ICS 65.020.20
B 15
DB36
江 西 省 地 方 标 准
DB36/T 1774—2023
桑螟虫情监测与防控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e monitoring and control of Glyphodes pyloalis (Walker)
2023 - 04 - 07发布 2023 - 10 - 01实施
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36/T 1774 —2023
I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虫情监测 .......................................................................... 1
5 综合防治 .......................................................................... 2
6 防控效果检查 ...................................................................... 3
7 资料整理和管理 .................................................................... 3
附录 A(资料性)桑螟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危害特点及寄主与分布 ........................ 5
附录 B(规范性)桑螟虫情监测调查资料表 ................................................ 6
附录 C(规范性)桑螟防控效果计算公式 .................................................. 9
DB36/T 1774 —2023
I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江西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江西省经济作物研究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曹红妹、胡桂萍、胡丽春、石旭平、王军文、王丰、蔡翔、王亚威、张国彪、
张春云、欧阳雪灵、王礼献、黄美珍。
DB36/T 1774 —2023
1 桑螟虫情监测与防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桑螟的虫情监测、综合防治和防效检查方面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桑螟的监测和防治防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4882 松毛虫防治技术规程
LY/T 1681 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及成灾标准
LY/T 1915 诱虫灯林间使用技术规程
NY/T 1027 桑园用药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桑螟 Glyphodes pyloalis (Walker)
属鳞翅目 Lepidoptera 螟蛾科Pyralidae ,又名卷叶虫、青虫、桑绢野螟等,是桑树重要害虫之一。桑
螟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危害特点及寄主与分布参见附录A。
3.2
监测 Monitoring
在生物学、生态学及生理学基础上,运用技术手段和科学调查方法,观察桑螟种群动态规律。
3.3
标准地 Sample plot
在桑螟调查区设置的有代表性的固定样地,面积一般为 0.2 hm2(50 m×40 m )。
3.4
标准株 Sample strain
在标准地内按照对角线法或“ Z”字形法选取的作为调查对象的桑树植株。
DB36/T 1774 —2023
2 4 虫情监测
4.1 踏查
4.1.1 踏查时间
在桑螟的幼虫、成虫发生期进行踏查,以幼虫期为主,从 4月下旬开始至 10月下旬结束。
4.1.2 踏查内容
随机在桑园内边走边观测调查。 主要查看桑树嫩芽和桑叶背面是否有桑螟危害, 踏查记录发生地点、
范围、发生程度、虫态、有虫株率、虫口密度等内容。调查内容见附录 B1。
4.2 标准地调查
4.2.1 确定标准地和标准株
在桑螟调查区,按照不同的立地条件,以行政村或自然村为单位,选有代表性的桑园,划定标准地
0.2 hm2(50 m×40 m )。每块标准地,按照对角线法或“ Z”字形法,抽取 10~20株桑树作为标准株。
4.2.2 发育进度调查监测
调查自4月下旬越冬代产卵开始,每间隔 5 d调查一次,至 10月下旬结束。发育进度调查时,对标准
株逐一详查,分株调查记录各龄期幼虫数量。发育进度调查监测内容见附录 B2。
4.2.3 成虫调查监测
成虫羽化期前,设置黑光灯监测桑螟成虫发生动态。黑光灯安装使用参照 LY/T 1915 技术规程执行。
成虫调查监测内容见附录 B3。
4.3 虫情评价
4.3.1 发生程度
按LY/T 1681 技术规程执行。桑螟危害程度以百叶虫数(条/百叶)确定,即桑螟幼虫百叶虫数为 3~
7条/百叶、 8~15条/百叶及 16条/百叶以上时,其发生程度分别为轻、中、重。
4.3.2 成灾标准
平均叶片被食失叶率达 60%以上或死亡株率 3%以上即为成灾。
4.3.3 防治指标
按NY/T 1027 技术规程执行。每 667 m2桑螟幼虫达到 1600~3000头。
5 综合防治
5.1 加强桑螟虫情监测
加强桑树桑螟虫情监测工作,及时掌握桑螟发生程度,把握桑螟防治的适宜时期。
5.2 农业防治
合理施肥,如夏伐后施复合肥和氯化钾、冬伐后施有机肥,增强树势,提高抗虫能力。
DB36/T 1774 —2023
3 桑园剪伐的枝条、落叶和杂草等要及时清理出园,减少虫源基数。
灵活控水,雨水多时要及时开沟排水防止积水,雨水少时要及时浇水防止干旱。
人工捕杀,在各代卵期,摘除卵块,集中销毁;在受害的嫩梢、卷叶、叠叶中捕捉桑螟幼虫、在树
缝裂隙或地表落叶中捕捉蛹,集中销毁。
5.3 理化诱控
5.3.1 灯光诱杀
在桑园内安装太阳能频振杀虫灯或 LED杀虫灯诱杀桑螟成虫,减少桑螟次代虫口发生量。每 10
hm2~30 hm2设置1盏,使用时间为当年越冬代桑螟成虫羽化的始期(4月下旬)至当年桑螟成虫活动末
期(10月下旬)。
5.3.2 性诱剂诱杀
将桑螟性诱剂诱芯与诱捕器组装使用,性诱剂及诱捕器在杂交桑园安装高度控制在 60 cm~90 cm、
在嫁接桑园安装高度控制在 110 cm~135 cm,安装密度为 1套/667m2,诱芯使用量 1根/套,安装位置为
正中与边缘之间的位置,诱芯更换时间为桑螟成虫发生高峰期,诱芯使用周期不超过 12周。
5.3.3 食诱剂诱杀
将配置好的食诱剂与诱捕器组装使用, 使用时间为当年越冬代桑螟成虫羽化的始期至当年桑螟成虫
活动末期。食诱剂及诱捕器在杂交桑园安装高度控制在 60 cm~90 cm、在嫁接桑园安装高度控制在 110
cm~135 cm,单个诱捕器的食诱剂使用量为 50 mL~70 mL,轻晃摊平,避免食诱剂流淌出来;安装密
度为2~3套/667 m2,在桑螟羽化高峰期前后通过加水来延长食诱剂的有效期,达到防治整个世代桑螟
的效果。
5.4 生物防治
保护桑园生态环境,人工释放天敌生物。在桑螟幼虫1龄时期释放桑螟绒茧蜂 Apanteles heterusiae
(Wilkinson )、长距茧蜂 Macocentrus sp .、广大腿小蜂 Brachymeria lasus (Walker)等寄生蜂成虫或卵
块蜂卡,释放量为 1000~2000头/667 m2。
5.5 化学防治
所用药剂根据桑螟危害特点、养蚕用叶期、药剂在桑园使用的安全间隔期进行选择。桑螟化学药剂
防治最佳时期是幼虫 3龄期之前,桑园药剂安全使用规范参照 NY/T 1027 技术规程执行。
6 防控效果检查
6.1 检查时间
防控效果显示后进行, 其中药剂防治效果调查在防治后 2d~5d进行, 其他防治在效果出现后进行。
6.2 检查内容
检查桑螟虫口密度和虫口减退率,用虫口密度和虫口减退率表示防治效果。
6.3 检查方法
DB36/T 1774 —2023
4 在桑螟发生防治区设置标准地,标准地内随机选取 20~30株
DB36-T 1774-2023 桑螟虫情监测与防控技术规程 江西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3-06-24 08:44:08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