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7.080.01 X 26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9368—2012 银耳菌种生产技术规范 Technology regulation for spawn production of whitejelly fungus 2012-12-31发布 2013-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29368—2012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银耳标准化工作组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古田县食用菌产业管理局、福建农林大学菌物研究中心、古田县兴华真菌研究所、 古田县兴达银耳研究所、福建省标准化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阮淑珊、雷银清、朱坚、吴小平、黄聿善、邓优锦、温志强、彭冬祥、戴维浩、 张汉文、赵理、曾丽平、高华娟。 I GB/T29368—2012 银耳菌种生产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银耳菌种生产的术语和定义、要求、一级种制作、二级种制作、三级种制作、接种室 (箱)消毒处理、培养室处理、培养期检查、菌种生产档案和标志、包装、运输 本标准适用于银耳菌种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NY/T528一2010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 食用菌菌种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令第62号)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银耳whitejellyfungus 银耳隶属担子菌纲(Basidiomycetes),银耳目(Tremellales),银耳科(Tremellaceae),银耳属 (Tremella),其子实体由数片至十几片纯白或乳白色胶质瓣组成,形似菊花形、牡丹形或绣球形。 注:Tremella fuciformis Berk 3.2 银耳菌丝 myceliumof whitejellyfungus 银耳营养生长阶段,颜色白至黄色,纤细,具分枝及分隔,锁状联合明显。 注:银耳菌种主要用银耳菌丝进行生产。 3.3 香灰菌cohabitantfungus 银耳生长过程中与银耳菌丝伴生,并能分泌黑色素的一种羽毛状真菌。 注: Hyporylon spp. 3.4 白毛团 mycelium pellet 银耳菌丝与香灰菌丝混生在培养基表面形成的白色菌丝团。 3.5 耳基 基basal tissue of white jelly fungus fruit body 银耳子实体基部组织,呈桔黄色或垩白色,硬实,俗称蒂头。 3.6 混合培养 mix culture 将培养成熟的银耳菌丝与香灰菌丝按一定比例混合,制备成有生产价值的银耳菌种的过程,俗称 1 GB/T29368—2012 交合。 3.7 基质块 substrateblock 在银耳耳基正下方,含有银耳菌丝和香灰菌丝的硬质层培养基。 3. 8 基内分离 substrate isolation 在基质块内分离出银耳菌丝和香灰菌丝混合培养物的过程。 3.9 分泌液liquidexudation 正常生长过程中在白毛团表面分泌的无色、黄色或红色液体,俗称吐水。 3.10 银耳母种stockcultureof Tremellafuciformis 经混合培养或基内分离得到的具有结实性的银耳菌丝和香灰菌丝的混合培养物,包括基内分离、混 合培养的木屑种和混合培养的试管种,也称银耳一级种。 4要求 2010中第4章的规定。 5一级种制作 5.1培养基制作 5.1.1PDA培养基制作 5.1.1.1配方应符合NY/T528—2010中附录A的规定。 5.1.1.2按常规方法进行培养基配制,装人试管,灭菌制成试管斜面。 5.1.2木屑培养基制作 配方:银耳适生树种(见附录A)木屑63%~73%、麸皮35%~25%、石膏粉2%,料水比 1 : 1.3~1 : 1.5。 按常规方法,将培养基拌匀,装瓶,料高7cm~10cm,高压灭菌,121℃~124℃,维持2h。 5.2生产工艺 5.2. 1 混合培养生产工艺 5.2.1.1材料选择 选择培养28d左右,银耳子实体直径7cm~8cm,朵形圆正,耳片白且厚,香灰菌丝生长有力,培 养料表面黑色素分布均匀,无病虫害的银耳菌袋。 5.2.1.2银耳菌丝分离 5.2.1.2.1制备基质块 切除银耳子实体,取出基质块,并切成约1cm×1cm×1cm的硬方块做分离材料。 2 GB/T29368—2012 5.2.1.2.2基质块脱水 将基质块用无菌纱布包好,置于装有干燥剂的干燥器中脱水10d~20d,或置于阴凉通风处风干 30d左右,直至香灰菌丝死亡。 5.2.1.2.3分离培养 在无菌条件下,切开分离材料,取内部约1mm的基质块至表面无积水的PDA斜面上,每支斜面 放1块~3块,接种后至21℃王2℃的温度下培养8d10d。 5.2.1.2.4转管 块移至表面无积水的PDA斜面培养基上,于21℃土2℃下培养8d10d,备用。 5.2.1.3香灰菌丝分离 在无菌条件下,从银耳菌袋远离基质块的培养料中直接钩取约0.5mm菌丝块至表面无积水的 PDA斜面培养基上,于21℃土2℃温度下培养7d~10d。 在无菌条件下,挑取菌落边缘约0.5mm菌丝块至表面无积水的PDA试管斜面培养基上,于 21℃±2℃温度下培养7d~10d。 5.2.1.4混合培养 在无菌条件下,分别挑取直径为5mm~7mm的银耳菌丝块和直径为2mm的香灰菌丝块至菌种 瓶的培养基表面中央位置,确保两菌丝块相互接触,于21℃士2℃温度下培养30d~35d,选其中香灰 菌丝长势均匀、吃料快、白毛团胶质化快、出耳早、朵型圆正、耳片伸展好、无污染的菌种作为一级种 备用。 5.2.2基内分离生产工艺 5.2.2.1材料选择 同5.2.1.1。 5.2.2.2银耳菌袋表面消毒 切除子实体,用75%酒精消毒菌袋表面。 5.2.2.3基质块制备 团置于菌种瓶的木屑培养基表面中央位置。 5.2.2.4培养 置于21℃土2℃下培养,30d~35d后,选其中香灰菌丝生长健壮、分布均勾、分泌黑色素、白毛团 胶质化快、出耳早、朵型圆正、耳片伸长好、无污染的菌种为一级菌种。 3

pdf文档 GB-T 29368-2012 银耳菌种生产技术规范

安全标准 > 国标 >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GB-T 29368-2012 银耳菌种生产技术规范 第 1 页 GB-T 29368-2012 银耳菌种生产技术规范 第 2 页 GB-T 29368-2012 银耳菌种生产技术规范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思安2023-02-09 17:31:13上传分享
给文档打分
您好可以输入 255 个字符
网站域名是多少( 答案:github5.com )
评论列表
  • 暂时还没有评论,期待您的金玉良言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