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5. 150 B 50 河 DB1 3 北 省 地 方 标 准 DB13/ T 1127- 2009 中华鳖穿孔病防治技术规范 2009-08-10发布 2009-08-25实施 河d 匕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1 3 汀1 1 2 7 - 2 0 0 9 月 i j 青 本标准由河北省水产局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保定市水产技术推)’‘站、廊坊市水产技术推广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耀红、刘学军、杨方辉、徐彩利、李盼刚、王艳池、葛京、张修建、韩占江、 高倩 DB13/ T 1127- 2009 中华鳖穿孔病防治技术规范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由嗜水气单胞菌、产碱假单胞菌引起的中华鳖穿孔病的诊断和防治技术。 本标准适用T-中华鳖养殖生产中穿孔病的诊断和防治。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汀6682-199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T 18088-2000出入境动物检疫采样 SC/T 1010中华鳖池塘养殖技术规范 SC/T 1047中华鳖配合饲料 NY 5051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 NY/T 5067无公害食品中华鳖养殖技术规范 NY 5070无公害食品水产品中渔药残留限量 NY 5071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NY 5072无公害食品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 3流行特点及病因 发病期4月一10月,5月一7月为高发期,流行水温25 C--30¡ãC;可感染任一阶段的中华鳖,尤其 对温室幼鳖危害最大,发病率可达50%;常与腐皮、疖疮病并发:具有流行面广‘、传染性强、病程长、 伴随继发感染等特点;饲养环境恶化、饲料腐败变质、受伤等导致鳖体抗病力下降,是该病发生的主要 原因。 4 病原 中华鳖穿孔病的致病菌为气单胞菌属的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hydr叩hila)和产碱假单胞菌 (Pseudomonas pseudoalcaligenes) o 5样品采集、保存 选择症状明显的中华鳖,按GB/T18088-2000进行产地采样、保存:在无菌操作下挑取病灶放入盛 有无菌水和玻璃珠的二角烧瓶中,120rpm振荡,4℃保存。实验室用水符合GB汀6682-1992要求。 6 诊断 6. 1临床诊断 发病初期,病鳖的背甲、腹甲及裙边出现直径大约为0. 2 cm-1.0 cm的白色疮痴,其周围出血, 疮痴挑开后,内容物呈脓汁状,并伴有腥臭味;随着病情的发展,患部溃烂成洞穴,深者通达体腔,病 鳖行动缓慢,反应迟钝,拒食,头不能缩回背甲内;解剖观察,病鳖肝、胰、脾肿大,呈化脓性淤血, 颜色趋紫黑色,口腔、咽部淤血发黑,肠充血,肺呈紫黑色,有的腹腔内有腹水。 DB13/ T 1127- 2009 6.2病理诊断 6.2. 1血细胞形态及生理指标 病鳖血液中红细胞总数减少,低于4.5X105个/mm3,且形态不规则、破碎的、不成熟的红细胞增 多。白细胞总数明显增多,高于1.5X10丬个/mm3,其中单核细胞明显增加,占白细胞总数的2%以上; 嗜中性粒细胞明显增加,变形较大,部分细胞内特殊颗粒排列疏松,有的颗粒散落一边;部分淋巴细胞 个体增大。 6.2.2血液生化特性 病鳖的血液中谷草转氨酶、葡萄糖、钙均值分别大于900 IUL一‘, 5 mmolL一,, 2.2 mmolL`;血液 氯、钠、尿素氮均值分别小于80 mmol¡¤ L', 110 mmol¡¤ L一,、2.8 mmol¡¤ L' ¡ã 6.2.3器官组织显微观察特性 6.2.3. 1肺 局部坏死,肺泡壁上皮细胞和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肿胀、变性,胞核固缩、碎裂乃至坏死解体。肺泡 壁毛细血管破裂、出血。肺泡隔内血管充血,部分红细胞核消失、解体,仅留残骸;并有血浆渗出和嗜 中性白细胞。肺泡内有许多组织渗出液、红细胞及嗜中性白细胞。肺组织间嗜中性白细胞大量浸润,核 碎裂,坏死成脓细胞,肺组织呈局部化脓灶。 6.2.3.2肝脏 肝内黑色素增多,淤血:肝细胞混浊肿胀;肝血管充血,血浆渗出;进而细胞核碎裂,溶解,胞质水 样变性,并有嗜中性自细胞浸润,白细胞核碎裂,坏死成脓细胞,形成化脓灶。 6.2.3.3肾脏 肾小管上皮细胞混浊肿胀。随着病情的发展,’肾局部坏死,肾小管上皮细胞核碎裂、溶解,管腔内 有嗜伊红的蛋自及红细胞。有大量红细胞从血管中渗出,嗜中性白细胞浸润,坏死,形成化脓灶。肾小 球萎缩,囊腔相对扩大,并有嗜伊红的浆液渗出物。 6.2.3.4脾脏 脾包膜出血,脾小叶界限模糊,红髓扩大并聚集大量红细胞,白髓明显缩小。 6. 2. 3. 5肠 肠壁充血、出血。肠腔内大量嗜中性白细胞浸润,核固缩、碎裂,变成脓细胞。 6. 2. 3. 6心 心肌间有大量渗出液和红细胞;部分心肌纤维弯曲、断裂。 6.3病原学诊断 6.3. 1嗜水气单胞菌 6.3.1.1分离培养 在无菌状态下,取病鳖的肺、脾、肝、血液等病料分别接种于普通肉汤培养基中(接种前加30¦Ìg/mL 氨苄青霉素),置28¡ãC^-30¡ãC培养6 h--8 h,分别移植普通琼脂平板,再继续培养18 h-24 h,挑选纯 化单独大菌落分别移植厌氧培养基、M培养基、SS培养基、EMB培养基、RS培养基、血平板培养基, 革兰氏染色,分离菌保存,按Bergey's系统细菌学分类鉴定和检索表程序对分离菌株进行鉴定。 6.3.1.2鉴定 菌体短杆状,直形略有弯,大小((0.6-0.9)林mX (1.0-2.0)林m,两端钝圆,单个或两个相连, 无英膜、无芽抱,极生单鞭毛,有运动性。结合生理生化特性鉴定分离菌为嗜水气单胞菌。 6.3.1.3分离菌的人工感染 将分离菌株用无菌生理盐水稀释到5X 10'个/ml'--5. 5 X 10'个/ml。之后取巧g'-20 g的健康幼鳖各 10只进行腿部肌肉注射和腹甲划痕后涂抹,每只0.1ml,1h后分别置于不同的水族箱中,于(30士1) ℃水温中饲养。对照组注射或涂抹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6-7 d后试验组幼鳖出现于自然病历相同的 感染结果。并从其肝脏、’肾脏、皮肤病灶分离出与接种菌相同的细菌。而观察期内对照鳖无异常表现。 因此嗜水气单胞菌是穿孔病的致病菌。 DB 13汀1127-2009 6.3.2产碱假单胞菌 6.3.2. 1分离培养 在无菌状态下,取病鳖的肝、脾、肾等病料接种普通营养琼脂平板28¡ãC培养24 h,挑取单个菌落接 种普通营养琼脂斜面进行纯培养,28℃培养24h。取纯化的细菌接种于肉汤培养基,28℃培养24h。观 察分离得到的菌落形态并进行革兰氏染色。按Bergey' s系统细菌学分类鉴定和检索表程序对分离菌株 进行鉴定。 6.3.2.2鉴定 革兰氏阴性短杆菌,单个或成双排列,链状较少,一般大小为((0.4-0-6)卩mX(1.0-1.5)阝mo 无芽胞,无荚膜,极生单鞭毛,有运动力。结合生理生化特性分离菌为产碱假单胞菌。 6.3.2.3人工再感染 方法步骤及感染结果同6.3.1.3,因此产碱假单胞菌是穿孔病的致病菌之一。 7 防治 7. 1预防 7.1.1水质调控 养殖池的水质指标符合NY5051的要求,室内池水温稳定在28℃士2¡ãC,养殖过程中采用微生态制 剂调水:室外池采用鱼鳖混养、移栽水草、接种有益微生物等措施调控水质。 7.1.2环境消毒 水体、用具、饵料台、晒背台的消毒按照Sc汀1010进行;温室采用甲醛喷雾或紫外灯光照射灭菌, 紫外灯设置密度40瓦八Om2,每天照射15min-20min. 7. 1. 3饲喂 每日投喂2--5次,定点投喂符合SC/T1047,NY5072规定的全价配合饲料,以30min内吃完为宜。 7.1.4逐级培育,合理放养 根据NY/T5067,适时分级、分池饲养,避免因争斗产生外伤。 7.1.5病鳌隔离 发现患鳖,隔离治疗。 7.1.6中草药预防 7.1.6.1芪参免疫散 将芪参免疫散按每kg鳖lg-2g(以5%投饵率计)制成药饵,投喂Id-2d,间隔15 d重复给药。 7.1.6.2六味地黄散 将六味地黄散按每kg鳖0. 1 g(以5%投饵率计)制成药饵,连续投喂5 da 7. 1.7免疫预防 扩大培养分离的嗜水气单胞菌、产碱假单胞菌,制备灭活二联菌苗,菌体浓度2.5 X 108/mL-3X 108/mL, 50g的幼鳖每只注射鳖体。.2mL^-0.3mL,可获得85%以上的保护率。 7. 2治疗 7.2. 1肌肉注射 在后腿肌肉注射庆大霉素或卡那霉素10万IU/kg-20万IU/kgo 7.2.2投喂中草药药饵 常用中草药药饵品种及用法用量见表10 DB1 3厅1127- 2009 表1 品名 银翘板蓝根散 大黄芩蓝散 三黄散 大黄五倍子散 主要成分 板蓝根、金银花、黄芪、 连翘、黄柏 大黄、大青叶、地榆、板 蓝根、黄芩 黄芩、黄柏、大黄、大青 备注 按每kg鳖0. 16 g-0. 24 g制成药饵, 1、用量均以5%投饵率 连续投喂4d-6 do 计;2、使用前加适量 按每kg鳖0.25g一。.5g制成药饵,连 粘合剂,与饵料混匀、 粘合后投喂。 续投喂3 d-5 do vi- do 大黄、五倍子 用法用量 按每kg鳌0.25g制成药饵,连续投喂7 按每kg鳖0. 5g-1. 0g制成药饵,连 续投喂5 d-7 de 7.2.3投喂抗菌药饵 7.2.3. 1有效抗菌药物筛选 通过新分离的菌株采用药敏片直接扩散法筛选对其敏感的药物,抑菌圈直径大于16 mm,可以作 为优选药物。优选药物有庆大霉素、诺氟沙星、妥布霉素、多粘菌素、氟苯尼考、阿米卡星、盐酸多西 环素等。 7.2.3.2药饵投喂 常用抗菌药饵及使用方法见表2. 表2 备注 按每kg鳌用本品0. 1 g^-0.巧g制成药饵, 1、用量均以5%投饵率计;2, 100: 10 氟苯尼考粉 一日一次,连续投喂3d-5 de 使用前加适量粘合剂,与饵料 按每kg鳌用本品0. 4 g^-0.6 g制成药饵,一 混匀、粘合后投喂。3、使用 100: 5 诺氟沙星粉 及休药期遵循NY 5071, NY !J一次,连续投喂3 d-5 do 诺氟沙星、盐酸 100 g:诺氟沙星9 按每kg鳖用本品0.6g制成药饵,一日一次, 5070的规定。 连续投喂3 de 小劈碱预混剂 g+盐酸小劈碱2g 100: 10 (1000万单 按每kg鳖用本品0. 2 g制成药饵,一「!一次, 盐酸多西环素 位) 连续投喂3 d-

pdf文档 DB13-T 1127-2009 中华鳖穿孔病防治技术规范 河北省

安全标准 > 国标 >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13-T 1127-2009 中华鳖穿孔病防治技术规范 河北省 第 1 页 DB13-T 1127-2009 中华鳖穿孔病防治技术规范 河北省 第 2 页 DB13-T 1127-2009 中华鳖穿孔病防治技术规范 河北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2022-10-27 22:17:20上传分享
给文档打分
您好可以输入 255 个字符
网站域名是多少( 答案:github5.com )
评论列表
  • 暂时还没有评论,期待您的金玉良言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