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DB63 青 海 省 地 方 标 准 DB 63/ T886—2010 胡麻品种观察记载规范 nvestigation and records of flax cultivar 文稿版次选择 2010 - 06 - 17 发布 2010 - 07 - 17 实施 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DB63/ T886—2010 前 言 本规范依据GB/T1.1-2009编写。 本规范由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提出并归口。 本规范由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本规范起草单位是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青海省种子管理站、西宁市种子管理站。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李毅、王莉、王慧、贺庆安、王志远、胡延萍、杨建、赵利、任刚。 I DB63/ T886—2010 胡麻品种观察记载规范 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胡麻品种观察记载规范的术语和定义、品种名称及来源、记载项目和标准。 本规范适用于各级农业科研、教学、推广、生产单位和种子部门从事胡麻育种、品种比较试验、 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和原(良)种生产时对品种的观察记载。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3543.4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 发芽试验 GB/T 9822 粮油检验 谷物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测定 GB/T 14488.1 植物油料 含量测定 GB/T 14489.2 粮油检验 植物油料粗蛋白质的测定 GB/T 17376 动植物油脂 脂肪酸甲脂制备 GB/T 17377 动植物油脂 脂肪酸甲脂的气相色谱分析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播种期 seeding date 实际播种日期。 3.2 出苗期 emergence date 50%幼苗出土,第一片真叶完全展开的日期。 3.3 枞形期 fir-needle date 50%植株高 5 厘米,上部叶片聚生呈枞树状的日期。 3.4 现蕾期 budding date 50%植株顶端出现花蕾的日期。 1 DB63/ T886—2010 3.5 始花期 first flowering date 10%植株主茎顶端第一朵花开放的日期。 3.6 盛花期 full flowering date 50%植株主茎顶端第一朵花开放的日期。 3.7 成熟期 mature date 75%植株上硕果开始变色,叶片凋萎、种子呈固有色泽并与硕果隔膜分离,摇动植株沙沙作响时的 日期。 3.8 收获期 harvest date 实际收获的日期。 3.9 生育期 growth period 出苗期至成熟期的总日数。 3.10 全生育期 whole growth period 播种期至成熟期的总日数。 4 品种名称及来源 4.1 品种名称 原代号、曾用名、现定名、国外引种原名、译名。 4.2 种、变种名 4.3 品种来源 5 记载项目和标准 5.1 生育期 记录播种期、出苗期、枞形期、现蕾期、始花期、盛花期、成熟期、收获期的时间,以××月×× 日表示;记载生育期和全生育期的天数(×××天)。 5.2 5.2.1 生育天数及积温 播种期至出苗期的天数及期间的日平均气温≥0℃、≥5℃、≥10℃的积温。 2 DB63/ T886—2010 5.2.2 5.2.3 5.2.4 5.2.5 5.2.6 5.2.7 5.3 出苗期至现蕾期的天数及期间的日平均气温≥0℃、≥5℃、≥10℃的积温。 现蕾期至始花期的天数及期间的日平均气温≥0℃、≥5℃、≥10℃的积温。 始花期至盛花期的天数及期间的日平均气温≥0℃、≥5℃、≥10℃的积温。 盛花期至成熟期的天数及期间的日平均气温≥0℃、≥5℃、≥10℃的积温。 出苗期至成熟期的天数及期间的日平均气温≥0℃、≥5℃、≥10℃的积温。 播种期至成熟期的天数及期间的日平均气温≥0℃、≥5℃、≥10℃的积温。 熟性 5.3.1 5.3.2 5.3.3 5.4 5.4.1 早熟:生育期≤90 天。 中熟:90<生育期≤105 天。 晚熟:生育期>105 天。 形态特征 幼苗 5.4.1.1 生长习性:分为直立(大部分幼苗植株直立)、匍匐(大部分幼苗植株匍匐地面)、半匍匐 (介于上述二者之间)。 5.4.1.2 苗色:幼苗颜色分浅绿、绿、深绿等。 5.4.1.3 幼茎色:出苗 10 天,植株茎杆表面颜色(浅绿、黄绿、绿、深绿、淡红、褐、紫)。 5.4.1.4 幼苗分茎习性:分为分茎强(大部分幼苗植株在子叶痕处有分茎)、分茎弱(大部分幼苗植 株在子叶痕处不分茎)。 5.4.2 叶片 5.4.2.1 5.4.2.2 5.4.2.3 5.4.2.4 5.4.3 花 5.4.3.1 5.4.3.2 5.4.3.3 5.4.4 叶长:主茎第一分枝下 10.0 厘米内的叶片平均长度(厘米)。 叶宽:主茎第一分枝下 10.0 厘米内的叶片平均宽度(厘米)。 密度:主茎第一分枝下 10.0 厘米内着生叶片数(片)。 腊质:叶片上腊质少或无。 花色:花瓣颜色(白、粉、红、黄、浅蓝、深蓝、紫)。 形状:花冠形状(圆锥形、漏斗形、五角星形、碟形、轮形)。 大小:开花期花冠直径(厘米)。 植株 5.4.4.1 株型:花序侧面的形状,以花序分枝习性为准,分为紧凑、松散、中间三种类型。 5.4.4.2 株高:自子叶痕至植株顶部的长度(厘米)。矮:株高<40.0 厘米;中:40.0 厘米≤株高< 8.00 厘米;高:株高不少于 80.0 厘米。 5.4.4.3 工艺长度:自子叶痕至第一分枝点的长度(厘米)。长:工艺长度<25.0 厘米;中:25.0 厘米≤工艺长度<45.0 厘米;长:工艺长度不小于 45.0 厘米。 5.4.4.4 茎粗:主茎第一分枝下 10.0 厘米处的直径(厘米)。 5.4.4.5 分茎数:植株从子叶痕生长出来的分枝数(个/株)。 5.4.4.6 分枝数:主茎上部分枝数(个/株)。 5.4.5 硕果 3 DB63/ T886—2010 5.4.5.1 单株硕果数:成熟期 20 株胡麻植株的平均有效硕果数(个/株)。 5.4.5.2 果实封闭性:成熟期观测试验小区全部植株,以完全成熟硕果心皮间开裂程度(参照图 1) 确定果实封闭性(不开裂、稍开裂、开裂)。 图1 胡麻完全成熟硕果心皮间开裂程度模式图 不开裂 种子 5.4.6.1 5.4.6.2 0.1 克。 5.4.6.3 5.4.6.4 5.5 5.5.1 5.5.2 5.6 开裂 硕果着粒数:取植株上中部的蒴果 20 个,数其总粒数求其平均数(粒/果)。 硕果直径:成熟期 20 株胡麻植株的平均有效硕果数(个/株)。 5.4.5.3 5.4.5.4 5.4.6 稍开裂 种皮色:成熟种子的种皮颜色(乳白、浅黄、浅褐、褐、黑褐) 千粒重:随机选取脱粒干燥后的成熟完整种子 1000 粒,称重。取 3 次重复的平均值,精确到 大小:小粒:千粒重<5.0 克;中粒:5.0 克≤千粒重<8.0 克;大粒:千粒重不少于 8.0 克。 发芽率:按 GB/T3543.4 执行,精确到 0.1%。 产量 单株粒重:成熟期,单株胡麻所有成熟、饱满种子的重量(克)。测定 20 株取平均值。 产量:单位面积上收获的饱满、清洁种子的重量(千克/公顷) 品质特性 5.6.1 种子含油率:种子中油分重量占种子重量的百分数,按 GB/T14488.1 测定,精确到 0.1%。 5.6.2 α-亚麻酸含量:胡麻油中 α-亚麻酸重量占胡麻油重量的百分数,按 GB/T 17377 测定,精确到 0.01%。 5.6.3 γ-亚麻酸含量:胡麻油中 γ-亚麻酸重量占胡麻油重量的百分数,按 GB/T 17377 测定,精确到 0.01%。 5.6.4 亚油酸含量:胡麻油中亚油酸重量占胡麻油重量的百分数,按 GB/T 17376 或 GB/T 17377 测定, 精确到 0.01%。 5.6.5 亚麻酸含量:胡麻油中亚麻酸重量占胡麻油重量的百分数,按 GB/T 17376 或 GB/T 17377 测定, 精确到 0.01%。 5.6.6 油酸含量:胡麻油中油酸重量占胡麻油重量的百分数,按 GB/T 17376 或 GB/T 17377 测定,精 确到 0.01%。 5.6.7 硬脂酸含量:胡麻油中硬脂酸重量占胡麻油重量的百分数,按 GB/T 17376 或 GB/T 17377 测定, 精确到 0.01%。 5.6.8 木酚素含量:胡麻种子中木酚素含量,精确到 0.01mg/g。 4 DB63/ T886—2010 5.6.9 蛋白质含量:胡麻种子中蛋白质重量占胡麻种子重量的百分数,按 GB/T 14489.2 测定,精确到 0.01%。 5.6.10 膳食纤维含量:胡麻种子中膳食纤维重量占胡麻种子重量的百分数,按 GB/T 9822 测定,精确 到 0.01%。 5.7 抗逆性 5.7.1 耐盐碱性 5.7.1.1 盐碱溶液配制:1.5%复合盐溶液,其中 NaCl80%、MgSO410%、K2SO410%,用 10mol/L 的 NaOH 调解 pH9.5。 5.7.1.2 发芽试验:以盐碱溶液为处理、蒸馏水为对照,按 GB/T3543.4 分别测定发芽率。 5.7.1.3 耐盐碱指数 耐盐碱指数(%)=(对照发芽率-处理发芽率)/对照发芽率×100 ............. (1) 5.7.1.4 耐盐碱等级:强(耐盐碱指数<30%)、中(30%≤耐盐碱指数<70%)、弱(耐盐碱指数≥70%)。 5.7.2 耐旱性:胡麻植株忍耐或抵抗干旱能力,苗高 10 厘米-15 厘米时测定,分为强、中、弱。 5.7.3 耐涝性:胡麻植株忍耐或抵抗多湿水涝能力,苗高 10 厘米-15 厘米时测定, 分为强、中、弱。 5.7.4 抗倒性:开花后期或硕果形成初期植株抵抗倒伏能力,在雨后或大风后调查试验小区全部植株 的倒伏程度和发生的普遍性,抗倒等级分为 0 级、一级、二级和三级(见表 1)。 表1 胡麻抗倒性分级表 抗倒等级 胡麻植株倒伏程度 倒伏发生的普遍性 0级 植株直立 全部植株不倾斜 一级 植株略有倾斜,倾斜角度在 15°以下 1/3 以下植株倾斜 二级 植株明显倾斜,倾斜角度在 15°-45°之间 1/3-1/2 植株明显倾斜 三级 植株严重倾斜,倾斜角度大于 45° 1/2 以上植株严重倾斜 5.8 抗病性:抗病性鉴定采用田间自然发病或人工接种鉴定。自然发病鉴定注明病害

pdf文档 DB63-T 886-2010 胡麻品种观察记载规范 青海省

安全标准 > 国标 >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63-T 886-2010 胡麻品种观察记载规范 青海省 第 1 页 DB63-T 886-2010 胡麻品种观察记载规范 青海省 第 2 页 DB63-T 886-2010 胡麻品种观察记载规范 青海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2022-10-27 22:05:28上传分享
给文档打分
您好可以输入 255 个字符
网站域名是多少( 答案:github5.com )
评论列表
  • 暂时还没有评论,期待您的金玉良言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