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 体 标 准
柴胡(柴胡)煮散饮片
Chaihu(Chaihu)zhusanyinpianT/GDATCM0006-2023
2023-09-22发布 2023-12-22实施
广东省中药协会发布ICS11.120.99
CCSC273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GDATCM0006-2023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GDATCM0006-2023
I目 次
前言............................................................................III
引 言.............................................................................IV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规范性技术要素....................................................................1
附录A...............................................................................4
附录B...............................................................................5
参考文献........................................................................12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GDATCM0006-2023
III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本文件由广东省中医院(广东省中医药科学院)提出。
本文件由广东省中药协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广东省中医院(广东省中医药科学院)、中山市中智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廖保生、宫璐、苏贺、张丹纯、白俊其、张靖、丘小惠、徐文、黄娟、黄志海、
陈炜璇、陈勇军。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GDATCM0006-2023
IV引 言
柴胡为伞形科植物柴胡BupleurumchinenseDC.或狭叶柴胡BupleurumscorzonerifoliumWilld.的干燥
根。具有疏散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之功效。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胸胁胀痛,月经不调,子
宫脱垂,脱肛。产于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华东和华中各地,生长于向阳山坡路边、岸旁或草丛中。
本文中柴胡(柴胡)煮散饮片为伞形科植物柴胡BupleurumchinenseDC.干燥根炮制成饮片后的加
工品。传统煮散一般为捣碎至粗颗粒,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规定,煮散剂服法上多注“为粗末”,
然而并未详细规定其颗粒度大小。在充分参考历代煮散基本要求和现代煮散研究文献的基础上,特起草
了柴胡(柴胡)煮散饮片标准。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GDATCM0006-2023
1柴胡(柴胡)煮散饮片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柴胡(柴胡)煮散饮片的检测标准。
本文件适用于柴胡(柴胡)煮散饮片的质量控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4)《国家药品标准工作手册》
(5)《广东省中医药条例》
(6)《GB/T6003.12012试验筛技术要求和检验》
(7)《中药煮散饮片质量标准研究指导原则和技术要求》(试行)
3术语和定义
3.1来源
伞形科植物柴胡BupleurumchinenseDC.干燥根炮制成饮片后的加工品。
3.2中药煮散饮片
中药煮散饮片是将中药饮片按规定制成一定大小的颗粒状物,供调配或医院制剂使用。
4规范性技术要素
【制法】取柴胡,制成粒度为0.8~10.0mm的煮散饮片,即得。
【性状】本品呈不规则小块或颗粒形,粒径0.8~10.0mm,表面黄棕色至深棕色,气微,味苦。
【鉴别】(1)本品粉末灰棕色。木纤维较多,成束或散在,无色或淡黄色。直径8~17µm。导
管主为网纹、双螺旋纹导管,偶见网状具缘纹孔导管。薄壁细胞单个散在或数个成群。呈长圆形、类长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GDATCM0006-2023
2方形或长条形,直径14~46µm,长23~168µm,壁稍厚,纹孔大小不一,有的甚大,横长排列,孔沟
明显。
(2)薄层色谱鉴别或DNA条形码鉴定
薄层色谱鉴别取本品粉末0.5g,加甲醇20ml,超声处理10分钟,滤过,滤液浓缩至5ml,作为供
试品溶液。另取北柴胡对照药材0.5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柴胡皂苷a对照品、柴胡皂苷d对照
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各含0.5mg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20年版通
则0502)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乙酸乙酯-乙醇-水(8∶2∶
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2%对二甲氨基苯甲醛的40%硫酸溶液,在60℃加热至斑点显色
清晰,分别置日光和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
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或荧光斑点。
DNA条形码鉴定
模板DNA提取取本品适量,研成细粉,用植物基因组提取试剂盒提取供试品模板DNA溶液,
置-20℃保存备用。另取北柴胡对照药材适量,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模板DNA溶液,置-20℃保存备用。
PCR反应ITS2条形码通用引物:ITS2F(5′-ATGCGATACTTGGTGTGAAT-3′)和ITS3R
(5′-GACGCTTCTCCAGACTACAAT-3′)。PCR反应体系:在200μl离心管中进行,反应总体积为25μl,
反应体系包括2×TaqPCRMix12.5μl,通用引物(10μmol/L)各1μl,模板(基因组DNA<0.1μg)2μl,
无菌超纯水8.5μl。将离心管置PCR仪,ITS2条形码PCR反应参数:94℃预变性5分钟,循环反应40次(94℃
30秒,56℃30秒,72℃45秒),延伸(72℃)10分钟。另取无菌超纯水,同法上述PCR反应操作,作
为空白对照。
电泳检测照琼脂糖凝胶电泳法(中国药典2020年版四部通则0541),凝胶浓度为1.5%,凝胶中加
入核酸凝胶染色剂GelRed;供试品、对照药材与空白对照PCR反应溶液的上样量分别为5μl,DNA分子
量标记上样量为2μl(0.5μg/μl)。电泳结束后,取凝胶片在凝胶成像仪上或紫外透射仪上检视。供试品
及对照药材凝胶电泳图谱中,在约500bp同一位置处应有一条DNA条带,空白对照无条带。
测序在紫外光灯下迅速切取500bp处目的条带所在位置的凝胶,采用琼脂糖凝胶DNA回收试剂盒
进行纯化。以PCR扩增引物作为测序引物,使用DNA测序仪对目的条带进行双向测序。
中药材DNA条形码序列获得对双向测序峰图应用有序列拼接功能的专业软件进行序列拼接,去
除引物区,并使序列方向与PCR扩展正向引物方向一致。
结果判定将获得的序列与北柴胡基原植物柴胡B.chinense的ITS2条形码标准序列比对,应在变异
范围内。柴胡的ITS2序列比对后长度为233bp,有23个变异位点,分别为10位点T-C变异,17位点T-C变
异,31位点A-T变异,33位点A-G变异,39位点T-C变异,41位点G-T变异,49位点T-C变异,57位点A-T-C-G
变异,58位点C-G变异,62位点A-T-C-G变异,63位点A-T变异,64位点G-T变异,107位点C-G变异,108
位点A-T-C-G变异,118位点G-T变异,131位点T-C变异,143位点G-A变异,147位点A-T-C-G变异,157
位点G-T变异,162位点A-C变异,183位点C-G变异,193位点A-C变异,228位点G-A变异。柴胡B.chinense
的ITS2标准序列特征如下(图1,扫描二维码可读取核酸序列):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GDATCM 0006—2023 柴胡 柴胡 煮散饮片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3-09-30 10:01:18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