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03.100.01
CCS
A
90
团 体
标
准
T
/
NHLZ
0001
—
202
3
九江传统龙舟文化活动指南
总则
Jiujiang Traditional Dragon Boat Cultural Activity Guide
——
G
eneral principles
20
2
3
-
09
-
25
发布
202
3
-
10
-
01
实施
佛山市南海区九江龙舟协会
发 布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
NHLZ
0001
—
2023
I
目
次
前言
................................
................................
................
II
引言
................................
................................
...............
III
1
范围
................................
................................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
....
1
3
术语和定义
................................
................................
........
1
4
总体目标
................................
................................
..........
1
5
基本原则
................................
................................
..........
1
6
活动名称
................................
................................
..........
2
7
安全主体职责
................................
................................
......
2
8
活动
应急取消
机制
................................
................................
..
3
9
宣传工作
................................
................................
..........
3
10
活动事后评估
................................
................................
.....
4
11
九江传统龙舟活动
................................
................................
..
4
附录
A
(
资料性
)
九江传统龙舟活动
................................
....................
5
参考文献
................................
................................
.............
8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
NHLZ
0001
—
2023
I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
—
2020
《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一部分
:
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
》
的规定
起草
。
本文件
佛山市南海区九江镇文化发展中心
提出
。
本文件
佛山市南海区九江龙舟协会
归口
。
本文件起草单位
:
佛山市南海区九江龙舟协会
、
佛山市南海区九江镇文化发展中心
、
佛山市南海区
市场监督管理局九江市场监督管理所
、
广讯检测
(
广东
)
有限公
司
、
佛山市南海区邦文旅游开发有限公
司
、
佛山市日日新饮食服务有限公司
、
佛山市技师学院
。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
:
李永峰
、
林国晖
、
区俭安
、
朱石明
、
何佩瑶
、
黄崇党
、
陈智豪
、
张静
、
冯凤平
、
林永兴
。
本文件为首次发布
。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
NHLZ
0001
—
2023
III
引
言
从九江独特的地理位置说起
,
位于珠江流域西
、
北两江干流之间的九江
,
是南海唯一全境都在桑园
围内的镇街
,
有桑园围段最长的
22.6
公里江岸线和最开阔的
3.8
公里水域
。
密布的河网为龙舟的兴盛
创造了自然条件
,
九江乡民沿西江桑园围围塘养鱼
、
造田种桑育蚕
,
扒草艇运送生产物料成为必备的劳
动技能
,
男女老少都练就
了一手扒艇的绝活
。
“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
”
,
正是这种独特的岭南水乡环境
,
九江人利用农闲时间的扒艇比赛逐渐演化为赛龙船
(
舟
),
从而铸就了九江深厚的龙舟文化
,
造就一批
扒龙舟高手
。
九江龙舟队代表省
、
国家参加国内外重大赛事
,
获得七百多枚奖牌
,
其中金牌
428
枚
,
银
牌
216
枚
,
铜牌
115
枚
。
九江扒龙船
(
舟
)
自明代起盛行
,
据传最早的下西村
“
翘南洛溪社
”
龙船
(
舟
),
传承至今超
400
年历史
,
有记载沙咀慈悲有
380
多年历史
。
据
《
九江儒林乡志
》
载
:
“
乡人每夏五月
,
必斗龙舟
”
。
解
放前
,
九江传统龙船
(
舟
)
盛会常于神诞庙会以及端午
、
中
秋等传统节日时有举行
。
解放后由于水位
、
气候和农忙等因素
,
重大龙舟活动改为
“
五一
”
、
“
国庆
”
两大节日期间举行
。
九江传统龙船
(
舟
)
现
主要分布于南海区九江镇沙头
、
新龙
、
沙咀
、
上西
、
下西
、
南方
、
上东
、
下东
、
大谷
、
下北
、
梅圳
、
海
寿
、
烟南
、
璜矶
、
河清等村落
。
九江传统龙船
(
舟
)
多以坤甸木构造
,
可坐
40
-
80
人
,
船头
、
船尾分别以樟木雕刻龙头和龙尾
,
船
身饰以龙牌
、
彩旗
、
罗伞
、
帅旗
、
七星旗及锣鼓等
。
九江传统龙舟
活动主要包括起龙船
(
舟
)、
龙船采
青
、
阿契文化
(
结阿契
、
请阿契
、
送阿契
)、
吃龙船饭
、
龙船会
(
游龙
、
竞渡
、
竞艳
)、
龙船出
海
、
收
龙等环节
,
其中
,
尤以龙船会和龙船出海最为隆重
。
每年龙船会前
,
乡人择吉日在宗祠或庙宇拜祭龙头
、
龙尾之后
,
将埋在河涌淤泥里的龙舟挖出来
,
举行起龙仪式
;
龙船会前
3
-
5
天
,
“
龙舟
”
到关系好的村
落即
“
阿契
”
处拜访
,
主家村必以礼相迎
,
宴请客人
,
称
“
请阿契
”
。
龙船会多从
10
月
1
日起开始
,
持续
2
-
3
天
,
其活动分为游龙
、
赛龙和彩龙
(
艳龙
)
三种
。
游龙重神韵
,
多为龙舟表演
,
当地有
“
忠山锣
,
杉桥舦
”
的说法
,
即是指龙舟
“
忠山
”
敲锣者有一手
“
飞锣过桥
”
绝技
,
当龙舟飞速穿过小桥时
,
敲锣
者把铜锣凌空抛过小桥
,
龙舟刚跨过桥底
,
便能接住
铜锣继续敲打
。
彩龙是专门比美竞艳的龙船
,
越有
特色
、
越漂亮越能赢得观众喝彩
。
赛龙则重在竞渡
,
百舸齐发
,
如离弦之箭
,
千桡劈浪
,
若挥剑击波
。
《
九江竹枝词
》
中所谓
“
一声鼓响如飞去
,
人力让他沙咀头
”
就生动地描绘了九江龙舟竞渡的盛况
。
龙船会后第二天举行
“
龙船出海
”
仪式
,
出海仪式兵分三路
,
一路由
“
园所先锋
”
带队至观音庙祭
拜后折返
;
一路由
“
忠山飞龙
”
带队担担沙岛绕岛庆贺后折返
;
一路由六社村的
“
周将军
”
(
相传代表
西汉名将周亚夫
)
龙舟率领出征西江
,
拜祭大将庙
,
祈求来年风调雨顺
。
沿途所有龙舟按辈份高低排列
,
经沙口水闸至下东大将
庙附近
,
穿过海中的龙门后调头
,
并沿岸边接过彩旗再调头穿龙门
,
如此反复
,
直至所有龙舟接过彩旗并到大将庙拜祭后
,
按原路返回九江圩
。
九江传统龙舟在当地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
,
数百年来
,
作为当地群众庆祝节日的传统健身
、
休闲
、
娱乐方式
,
承载了岭南社会的风土人情
,
具有浓郁的民俗文化特征
。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
NHLZ
0001
—
2023
1
九江传统龙舟文化活动指南
总则
1
范围
本文件
提供
了
九江传统龙舟文化活动
的术语和定义
、
总体
T-NHLZ 0001—2023 九江传统龙舟文化活动指南 总则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4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4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3-09-30 10:01:14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