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SN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 SN/T 4871—2017 芒果白轮检疫鉴定方法 Detec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Aulacaspis tubercularis (Newstead) 2017-07-21发布 2018-03-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发布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SN/T 4871—2017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中华人民共和国福建出人境检验检 疫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梁帆、陈劲松、林莉、赵菊鹏、马骏、刘海军、吴佳教, I SN/T48712017 芒果白轮检疫鉴定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芒果白轮Aulacaspistubercularis(Newstead)的检测和室内鉴定等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进出境植物检疫工作中芒果白轮的检疫和鉴定。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介壳scalecovers 盾的保护构造,覆盖于虫体背面,由臀板上腺体分泌物、肛门胶质排泄物与若虫的蜕皮粘合而成。 2.2 盘腺diskpores 又名孔腺,为虫泌蜡腺的一种类型,包括三孔腺、五孔腺、多孔腺、筛状孔等多种形状的腺体。 2.3 管腺tubularpores 又称柱状腺,为虫泌蜡腺的一种类型,管身呈圆柱形,两边近乎平行,管口有时有一圈或两圈硬 化环。 2.4 背腺管 ceratubaeventrales 开口在臀板和身体背面的分泌腺。 2.5 围阴腺 perivulvarpores 阴门附近的盘腺,常在阴门周围成群分布。 2.6 腺瘤duct tubercle 位于头胸部腹面近侧缘、腹部第一腹节腹面近侧缘附近的瘤状凸起,内有腺管,常在气门前、前气门 侧、前后气门间、后气门侧、第一腹节侧分布。 2.7 臀板 pygidium 腹部末后数节(通常从第四节起)愈合骨化而成的板状体,与盾蜡被物的形成有关。 2.8 臀叶pygidiallobe 臀板边缘骨化的扁平瓣状附属突起,成对出现,对称分布于臀板边缘两侧。位于臀板中央的称为第 一对臀叶,也叫中臀叶;位于中臀叶两侧的一对称第二对臀叶,随后称第三对臀叶和第四对臀叶。 2.9 臀栉 fringes 臀板边缘的未骨化的薄片状附属突起,呈各种形状,多数分枝成梳状,有时臀前节上也有,亦称 臀棘。 I SN/T 48712017 2.10 腺刺ceraspines 生在臀板或体节边缘未骨化的刺状附属突起,其内通有腺管。 3芒果白轮基本信息 学名:Aulacaspistubercularis(Newstead1906) 异名:Diaspis(Aulacaspis)rosaeMaxwell-Lefroy1903 Aulacaspis(Diaspis)tubercularisNewstead1906 Aulacaspis cinnamomiNewstead 1908 Aulacaspis tubercularis Sanders-1909 Diaspis (Aulacaspis)cinnamomi var.mangiferae Newstead191l Diaspis cinnamomi mangiferae Green191l Aulacaspis cinnamomi-mangiferae Sasscer1912 DiaspismangiferaeAyyar1919 Aulacaspis mangiferae MacGillivray 1921 Aulacaspis sinnamomi Kuwana1926 Diaspis(Aulacaspis)cinmamomi Hall 1928 Diaspis(Aulacaspis)tubercularis Scott 1952 英文名:mangoscale 分类地位:芒果白轮隶属于半翅目Hemiptera、总科Coccoidea、盾科Diaspididae,轮盾属 Aulacaspini Cockerell 1893。 轮盾属种类都是亚洲东南部原产,已记录的约57.种,中国已记录的有28种。 芒果白轮群集于寄主枝、叶和果实上危害,在果实上引起黄色或红色斑。成虫随寄主传带是主要 传播途径。该虫的分布和寄主等其他信息参见附录A。 4方法原理 根据芒果白轮危害状,在检疫现场肉眼观察寄主植物的枝、叶、果实,收集样本。雄成虫识别特征 单一,不作为种的鉴定依据。分类鉴定主要以雌成虫的形态特征为依据,由于雌成虫体型小,鉴定时需 制成玻片标本,在生物显微镜下观察玻片标本进行鉴定。 器材和试剂 5.1器材 生物显微镜、体视显微镜、加热板、解剖刀、镀子、解剖针、比色Ⅲ、载玻片、盖玻片、烘箱、标签等。 5.2试剂 氢氧化钠、乙醇、酸性品红、冰乙酸、加拿大树胶、丁香油、甘油等。 6现场检疫 对检疫物的枝、叶、果实等部位仔细检查,发现盾介壳,将虫连同样品装入样品袋中,编号或贴 2 SN/T4871—2017 上标签,记录时间、地点、寄主、采集人等信息,送实验室进行鉴定。 7实验室鉴定 7.1玻片标本制备 玻片标本制备参见附录B。 7.2白轮盾属的鉴定特征 雌体长形,前体部明显膨大,后胸开始显著缩小;前体部前侧二头瘤常大,有些种类老熟时前体部不 显。体均很硬化。臀叶一般3对,少数2对或4对。中臀叶很发达,基部桥联,有的种类桥联处为1对 骨片;大多数种类中臀叶沉入臀板内,形成明显臀板凹,且二中叶叉向外;另一些种类则中叶突出,相互 靠近而平行。第二对臀叶很发达,常小于中臀叶,且双分,内分叶腹面有成对细长硬化棒。第三对臀叶 又小于第二对臀叶。第四对臀叶如存在,则仅为一突起。臀板缘腺刺直至第4腹节都很发达,再向前二 个。背大管几与缘背管同大,从第5腹节向前按节排成亚中亚缘系列,有的种类甚至后胸亦分布有此 背大管,然而第6腹节如存在,则仅有亚中列;还有一些种类前体部亦有这类背管。第2、3腹节侧叶上 常有小型大管。触角1毛。前气门腺多,后气门腺多数种类亦有。肛门在臀板背中部附近。围阴腺 5群,数多。 此属与雪盾属Chionaspis很相近,显著不同点在于体型,本属呈旧壁钟状,即前体部膨大,而后 体部细长,雪盾属则整体呈纺锤形。本属中大约有40多种与雪盾属的种类体型差异明显,另一些 则体形比较模糊,易使二属混淆。 7.3芒果白轮鉴定特征 7.3.1虫形态特征 雌介壳近圆形,扁,薄,常有皱纹,蜕皮近介壳边缘。蜕皮暗黄褐色,有黑色的中脊线。介壳直径 1.25mm~2mm。 雄介壳白色,蜡质;体狭长,两侧平行,背面有明显的3条脊线;蜕皮位于前端,黄色。介壳长 0.8mm~1.0mm,介壳宽约0.3mm。 7.3.2雌成虫形态特征 雌成虫前体部充分老熟时远宽于后体部,头瘤粗大,但端钝;臀板略圆。中臀叶沉人臀板内,小型, 细长,内缘锯齿不明或全无,桥联处有1对略会合的小骨片,其前端各有1条硬化棒伸向前。第2臀叶 外分叶略小于内分叶。第3对臀叶也很发达,其内、外分叶都宽于第2对内、外分叶。缘腺刺粗短,除板 基(第4腹节)2~3根外,臀板上均单个排列;臀前腺刺变短,在第2、3腹节每节每侧各为3~8,8~ 15根。亚中背管在第3,4,5,6腹节各侧分别为3~7,2~5,2~3,0~1个,亚缘管依上次序为4~7,2~ 4,1~4,0;亚中、亚缘列靠内者略向前移。第2、3腹节侧管各为6~9个。第1、3腹节侧后角各有1背 疤。喙侧片长。前气门腺7~12,后气门腺远少。围阴腺:10~16(18~32)17~28。 本种与阿里白轮蚜A.alissiana和樟树白轮A.yabunikkei近似。与A.alissiana区别是本种像 侧片有一瘤状突而后者喙侧片无瘤状突;与A.yabunikkei区别是本种有一长喙侧片而后者无喙侧片, 本种的后体部细长,而后种的宽大(参见附录C、附录D和附录E)。 3

.pdf文档 SN-T 4871-2017 芒果白轮蚧检疫鉴定方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SN-T 4871-2017 芒果白轮蚧检疫鉴定方法 第 1 页 SN-T 4871-2017 芒果白轮蚧检疫鉴定方法 第 2 页 SN-T 4871-2017 芒果白轮蚧检疫鉴定方法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11-02 18:41:17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