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SN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 SN/T 4401.1—2015 临床检验标本中毒品成分的 定性及定量分析方法 第1部分:氯胺酮 Methods of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for drug in clinical sample-- Part 1:Ketamine 2015-12-04发布 2016-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发布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SN/T4401.1-2015 前 SN/T4401《临床检验标本中毒品成分的定性及定量分析方法》分为4部分: 第1部分:氯胺酮; 第2部分:甲基苯丙胺类毒品; 第3部分:吗啡类毒品; 第4部分:大麻类毒品。 本部分为SN/T4401的第1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福建出人境检验检疫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高博、曹洁、张建明、蔡怡珊、黄恩炯、肖武, I SN/T 4401.12015 临床检验标本中毒品成分的 定性及定量分析方法 第1部分:氯胺酮 1范围 SN/T4401的本部分规定了大体尿液和血清申氯胺酮的三种测定方法,即气相色谱-质谱/质谱法 (GC-MS/MS)、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LC-MS/MS)和气相色谱法[包括配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GC-FID),配氮磷检测器(GC-NPD)。 本部分适用于人体尿液和血清中氯胺酮的定量测定:气相色谱-质谱/质谱法、液相色谱-质谱/质谱 法同时适用于人体尿液和血清中氯胺酮的定性确证。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永规格和试验方法 3.1原理 试样在碱性条件下,用乙酸乙酯提取生物检材中的氯胺酮,采用多反应监测质谱扫描模式 (MRM),用化合物的保留时间和质谱特征碎片离子丰度比定性,外标法定量。 3.2试剂与材料 3.2.1 实验用水为GB/T6682规定的二级水。 3.2.2 氢氧化钠:分析纯。 3.2.3 甲醇:色谱纯。 3.2.4乙酸乙酯:分析纯, 3.2.5氯胺酮标准品:CAS6740-88-1,纯度>99.0%。 3.2.6氯胺酮标准储备液:准确称取10mg(精确到0.1mg)盐酸氟胺酮标准品于10mL容量瓶中,用 甲醇溶解并定容至刻度,配制成浓度为1mg/mL标准样品储备液。于一18℃以下冰箱中避光保存一 年。试验中根据需要稀释使用。 3.2.7氨气:纯度≥99.999%。 3.2.8氮气:纯度≥99.999%。 3.31 仪器及器材 3.3.1气相色谱-质谱/质谱(GC-MS/MS)仪:配有电子轰击电离离子源(EI)。 3.3.2氮气吹干仪。 1 SN/T4401.12015 3.3.3 3离心机:转速不低于4000r/min。 3.3.4 分析天平:感量0.1mg 3.3.5超声波水浴。 3.3.6 涡旋混合器。 3.3.7实验室常用玻璃器材。 3.4# 样品前处理 取尿液或血清1mL置于10mL具塞离心管中,用4mol/L氢氧化钠调pH13用2mL乙酸乙酯 物用200μL甲醇溶解,取1μL进GC-MS/MS分析。 3.5气相色谱-质谱/质谱测定 3.5.1 仪器参考条件 包括: a) 色谱柱:5%苯基甲基聚硅氧烷石英毛细管柱,30m×0.25mm(内径)×0.25μm,或相当者。 b) 流速:1.0mL/min。 c) 程序柱温:120℃保持1min,以20℃/min的速率升温至250℃,保持1min。 d) 进样口温度:250℃。 e) 接口温度:280℃。 f) 进样方式:分流。分流比:10:1。 g) 进样量:1μL。 h) 电离方式:电子轰击电离(EI)。 i) 电离能量:70eV。 j) 离子源温度:230℃。 k) 四极杆温度:150℃。 1) 碰撞气:氮气。 m) 扫描方式:多反应监测(MRM),定量离子m/z180116.1(最优碰撞能量25V),定性离子 m/z:180>151(最优碰撞能量10V),m/z:180>145.1(最优碰撞能量10V)。 3.5.2标准曲线的绘制 取空白样品按照3.4处理。用所得的样品溶液将氯胺酮标准储备液(3.2.6)逐级稀释得到的浓度为 0.5μg/mL、1μg/mL、2μg/mL、5μg/mL、10μg/mL、25μg/mL的标准工作液,浓度由低到高进样检 测。以标准工作溶液浓度为横坐标,定量离子质量色谱峰面积为纵坐标,绘制标准工作曲线。标准溶液 的GC-MS/MS多反应监测质量色谱图参见附录A中的图A.1。 3.5.3定量测定 待测样液中氯胺酮的响应值应在标准曲线线性范围内,超过线性范围则应稀释后再进样分析。 3.5.4定性判定 按照上述条件测定试样和标准工作溶液,如果试样中的质量色谱峰保留时间与标准工作溶液一致 (变化范围在土2.5%之内),样品中目标化合物的两个子离子的相对丰度与浓度相当标准溶液的相对丰 度一致,相对丰度偏差不超过表1的规定,则可判断样品中存在氟胺酮。 2 SN/T4401.12015 表1定性离子相对丰度的最大允许偏差 >50% >20%至50% >10%至20% ≤10% 相对离子丰度比 ±20% ±30% ±50% 允许的相对误差 ±25% 3.5.5 结果计算 以外标-校准曲线法或按式(1)计算被测样品中氯胺酮浓度。 AV2 C: XCs ..( 1 ) A,V. 式中: -检材中氯胺酮的浓度,单位为微克每毫升或者微克每克(μg/mL或μg/g); A 一进样甲醇溶液中氮胺酮的峰面积; V.—进样甲醇溶液体积; Cs—加标样品中氯胺酮的浓度,单位为微克每毫升或者微克每克(μg/mL或μg/g); A2—加标样品中氯胺酮的峰面积; V.检材的体积。 3.6 空白试验 除不称取样品外,均按上述测定条件和步骤进行。 3.7方法定量限 本方法的定量限为2ng/mL。 3.8 3回收率 用五个平行样品进行标准氯胺酮样品添加回收以及精密度试验,结果表明其回收率均在80%~120% 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均<10%。 3.9 允许差 样品应按以上步骤同时平行测定两份,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超 过算术平均值的15%时,定量数据可靠,按两份检材平均值出定量结论。相对相差>15%,定量数据不 可靠,需重新进行测定。 4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LC/MS/MS) 4.1原理 试样在碱性条件下用乙酸乙酯提取生物检材中的氯胺酮,用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测定和确证,外 标法定量。 4.2试剂 4.2.1试验用水为GB/T6682规定的二级水。 3

.pdf文档 SN-T 4401.1-2015 临床检验标本中毒品成分的定性及定量分析方法 第1部分 氯胺酮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SN-T 4401.1-2015 临床检验标本中毒品成分的定性及定量分析方法 第1部分 氯胺酮 第 1 页 SN-T 4401.1-2015 临床检验标本中毒品成分的定性及定量分析方法 第1部分 氯胺酮 第 2 页 SN-T 4401.1-2015 临床检验标本中毒品成分的定性及定量分析方法 第1部分 氯胺酮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11-02 18:20:52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