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SN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 SN/T 4388—2015 皮革鉴定 扫描电镜和光学显微镜法 Leather identification-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and optical microscopy 2015-12-04发布 2016-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发布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SN/T 4388—2015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四川出人境检验检疫局、中华人民共和国福建出入境检验检疫 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徽出人境检验检疫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孟茹、俞凌云、刘苏锐、苟圆、唐振华、温演庆、孟毅祥。 SN/T4388—2015 皮革鉴定 扫描电镜和光学显微镜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皮革扫描电镜和光学显微镜的鉴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牛皮革、羊皮革、猪皮革、全粒面皮革和剖层革等的鉴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2889皮革物理和机械试验表面涂层厚度的测定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全粒面皮革 leather 皮革里层或表层具有其原有的纤维结构,经制后不易腐烂,毛发或绒毛可去除也可不去除,在赣 制前或棘制后表层可以被剖层,任何表面涂层均可以被涂饰,涂饰层厚度不能超过0.15mm。 注1:如果制后的皮里层或表层被机械破坏或化学分解成纤维颗粒、小片或粉末后,使用或不使用粘合剂,制成片 材或其他形式,这些片材或其他形式的材料不能称为皮革。 注2:如果粒面层已被完全去除,将不再适应于术语皮革,例如,剖层革。 3.2 剖层革 splitleather 皮里层或表层在生皮时从肉层或中间剖开,没有任何颗粒结构,制后不易腐烂。 注1:剖开是将里层或表层水平(分割)获得至少两个独立的层,顶层被称为粒面层,底部层被称为肉面层。 注2:如果从动物那里来源的名称,或动物的一部分,包含在说明书中,术语“剖层革”将被用作名词,例如,猪剖 层革。 3.3 涂层和涂层剖层革 coatedandcoated splitleather 皮革或剖层革表面涂层,适用于外端,不超过产品的总厚度的三分之一,厚度大于0.15mm,涂层厚 度按照GB/T22889测定。 3.4 合成革(PU) polyurethane 通常以织物为底基,微孔聚氨酯层作为粒面层制得的制品,其正、反面都与皮革十分相似,并具有一 定的透气性的。 3.5 人造革(PVC) polyvinyl chloride 通常以无纺布为底基,涂覆由合成树脂(聚氯乙烯)添加各种塑料添加剂制成的制品,外观、手感与 1 SN/T4388—2015 皮革相似。 3.6 超细纤维合成革microfibricleather 超细纤维三维交织在一起,起到骨架和支撑作用,形成类似于真皮胶原纤维结构的制品。 3.7 再生革 reclaimedleather 将皮革边角料或碎料撕磨成纤维,再用大然乳胶和合成乳胶等粘合剂压制成片状的制品。 4原理 用刀片垂直于材料的表面切断材料获得切割面,通过扫描电镜或光学显微镜拍摄获得切制面的图 片,与典型图片或已知样品的扫描电镜或光学显微镜图相比,进行皮革材质鉴定。 5仪器设备 5.1光学显微镜,配有放大倍率为10的目镜和放大倍率为20的物镜。 5.2扫描电镜,放大倍率至少为500倍。 5.3皮革切割机,配备切割模具,孔径为正方形10mm×10mm。 5.4刀片,能够切割出一个整的皮革切割面。 5.5导电胶,碳双面导电胶。 5.6扫描电镜样品座,直径30mm~50mm。 试验步骤 6.1 试验片的制备 用皮革切割机(5.3)切割样品,制备2份约10mm×10mm的试验片。 6.2测试片的制备 测试片1的制备:将刀片(5.4)的刀刃与试验片的表面垂直,垂直切制并通过试验片的整个厚度,确 保切割面平整。 测试片2的制备:将刀片(5.4)的刀刃与试验片的表面垂直,切割方向与测试片1的切割方向垂直, 垂直切割并通过试验片的整个厚度,确保切割面平整。 6.3鉴定 在测试片1和测试片2的切割面上分别贴导电胶(5.5)将其粘结在扫描电镜样品座(5.6)上:,并置于 扫描电镜(5.2)下,拍摄观察皮革特有的纤维结构,参照附录A(扫描电镜材质鉴定典型图片)作比较,进 行鉴定。 将测试片1和测试片2放在光学显微镜下,摄观察皮革特有的纤维结构,参照附录A(光学显微 镜材质鉴定典型图片)作比较,进行鉴定。 2 SN/T 4388—2015 7 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a) 样品名称; b) 样品图片; c) 鉴定图片; (P 鉴定结论: e) 鉴定方法,参照本标准; f) 鉴定日期。 3 SN/T4388—2015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扫描电镜和光学显微镜材质鉴定典型图片 A.1全粒面牛皮革的特征[图A.1a为扫描电镜图,A.1b)为光学显微镜图] A.1.1纤维分层特征 全粒面牛皮革自上而下分为3层:上层为胶原纤维细密编织层,中层为粗壮胶原纤维束编织层,下 层为胶原纤维束横向交织层。 a)扫描电镜图 b)光学显微镜图 图A.1全粒面牛皮革 A.1.2纤维结构特征 全粒面牛皮的上、中、下3层结构各有差异:上层的胶原纤维束细,且越往上与粒面的倾角越小,胶 原纤维以单根的形式与粒面平行分布,约占总厚度的20%,层中可见脱毛、去除脂腺和汗腺后残留的孔 SN/T4388—2015 洞。中层的胶原纤维束粗壮紧实,呈三维空间纵横交错,紧密交织,约占总厚度的60%。下层的胶原纤 维束与粒面的倾角更大,彼此呈横向紧密交织而自然终结,此层以垂直于背脊线方向的纤维束为主体, 约占总厚度的20%。 A.1.3与猪皮、羊皮、剖层皮的区别 分层特征不同:牛皮革(全粒面牛皮革)分为3层,细密编织层、纤维束编织层和纤维束横向交织层; 羊皮革(绵羊革和山羊革)分为两层,两层均为天然革纤维组织层;猪皮革没有明显的分层;剖层革也分 为两层,但上层为均匀的涂饰层,下层为天然革纤维组织层。 毛囊分布不同:牛皮革内毛囊平行于试样表面,无倾角;羊皮革内毛囊与试样表面程45°倾角;猪皮 革内毛囊贯穿整个内部。 A.2绵羊革的特征[图A.2a)为扫描电镜图,A.2b)为光学显微镜图] A.2.1纤维分层特征 绵羊革自上而下分为两层:上层为纤维编织紧密的粒面层,下面为纤维相对编织疏松的网状层。 A.2.2纤维结构特征 绵羊革的上下两层结构各有差异:粒面层内纤维编织紧密,层中可见残留的毛孔,毛孔粗细基本一 致,毛囊倾角大于45°(实际观察表明倾角应在粒面层最上层),该层占革身总厚度的比例较大,一般大 于50%;网状层的纤维较细,编织疏松,该层占革身总厚度的比例较小。 a)扫描电镜图 图A.2绵羊革 5

.pdf文档 SN-T 4388-2015 皮革鉴定 扫描电镜和光学显微镜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2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2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SN-T 4388-2015 皮革鉴定 扫描电镜和光学显微镜法 第 1 页 SN-T 4388-2015 皮革鉴定 扫描电镜和光学显微镜法 第 2 页 SN-T 4388-2015 皮革鉴定 扫描电镜和光学显微镜法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11-02 18:08:29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