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SN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 SN/T4368—2015 工业润滑油残留原始抗氧化剂含量的测定 线性扫描伏安法 Determination of remaining primary antioxidant content in industrial lubricatingoilsLinearsweepvoltammetry 2015-12-04发布 2016-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发布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SN/T 4368—2015 前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参考美国试验与材料协会标准ASTMD7590一09°《一种使用中工业润滑油残留原始抗氧 化剂含量检测指南》编制。 本标准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宁波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林振兴、王晓娟、叶佳帽、邬蓓蕾、王群威、奚中威。 H SN/T4368—2015 工业润滑油残留原始抗氧化剂含量的测定 线性扫描伏安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测定使用中工业润滑油中芳胺类、受阻酚类和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类抗氧化剂残留 原始相对含量的伏安分析法。 本标准适用于测定使用中工业润滑油中芳胺类、受阻酚类和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类抗氧化剂残留 原始相对含量。 本标准可作为润滑油状态的监测规程,在润滑油的使用过程中,监测油中抗氧化剂的衰减要比测定 其含量重要。本标准可用于监测含抗氧化剂润滑油的状态,为了防止基础油过度降解,抗氧化剂在保护 润滑油、防止其过度降解中起了重要作用。本标准提供了一种鉴别润滑油降解状况的有效方法,作为监 控规程时,监控频率可参照附录A进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4756石油液体手工取样法 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SN/T0826 进出口石油及液体石油产品取样法(手工取样) 3方法原理 用丙酮或乙醇电解液萃取待测油样中的抗氧化剂,使用白色石英砂将油沉积下来,将三电极体系插 入电解液中,在电化学分析仪上采用线性扫描伏安法检测抗氧化剂的含量,根据线性扫描伏安曲线峰面 积进行定量分析。 4试剂和材料 除非另有说明,在分析中仅使用分析纯的试剂,实验用水为符合GB/T6682规定的二级水。 4.1异丙醇。 4.2 高氯酸锂:优级纯。 4.3 3氢氧化锂:优级纯。 4.4 异丙醇-水(7十3,体积比)。 4.5 丙酮电解液:5mL,内含1g石英砂和0.053g高氯酸锂。 4.6 乙醇电解液:5mL,内含1g石英砂和0.012g氢氧化锂。 4.7 脱脂棉:用异丙醇溶液(4.4)浸泡,电极清洗用。 4.8 擦镜纸。 1 SN/T4368—2015 5仪器 5.1伏安分析仪:配有数字输出系统。最大控制电位范围:一10V~10V;最大电流:≥100mA;电位 精度:优于0.2%;测试电流精度:优于0.2%×电流挡量程;测试电流分辨率:优于0.001%×电流挡量 程;最大扫描速率:≥10V/s。 5.2电极:三电极体系。其中,工作电极为玻碳电极(直径为3mm),参比电极为铂丝电极(直径为 0.5mm),辅助电极为铂丝电极(直径为0.5mm)。 5.3漩涡振荡器:转速为2800r/min~3000r/min,带有合适的垫子。 5.4超声波仪。 5.5移液管:量程0.10mL~0.60mL,3.0mL~5.0mL或相当者。 6样品 6.1取样 按GB/T4756或SN/T0826取得代表性样品,样品应贮存于密闭干燥的容器内。 6.2样品制备 在每次取得试样前,应将样品充分混合均匀。对于黏稠样品,应以适当的加热方法把样品预热至流 动状态,再进行混匀。 7测定步骤 7.1测试前准备 镜面。 7.2空白样品测定 瓶底部的石英砂,采用线性扫描伏安法记录电解液的线性扫描伏安曲线,其中,扫描电位为从0V向 1.7V进行扫描,扫描速率为0.1V/s,记录峰面积为空白值A。,将电极从空白电解液中取出,并用脱脂 棉(4.7)将电极表面擦干净。将空白电解液测试至少2次,在测试前确保电极表面干净。 7.3新鲜油样的测定 准确移取0.4mL新鲜油样,加人电解液(4.5或4.6)中,盖上塞子,用漩涡振荡器(5.3)猛烈振荡 20s或用手振荡,使玻璃瓶中混合体系混合均勾,也可使用超声波仪(5.4)进行混合。静置30s(最长放 置时间不超过5min),待混合体系上部形成清澈的分析液,石英砂和油沉积在瓶底,立即将三电极体系 垂直插入上层清液中,采用线性扫描伏安法记录电解液的线性扫描伏安曲线,其中,扫描电位为从0V 向1.7V进行扫描,扫描速率为0.1V/s,此时记录的峰面积值为新鲜油样中抗氧剂的峰面积值A1。将 电极从溶液中取出,并用脱脂棉(4.7)将电极表面擦干净。将新鲜油样溶液测试至少2次,确保测试结 果的稳定性和重复性。 2 SN/T4368—2015 7.4 4使用中油样的测定 准确移取0.4mL使用中油样,按7.3步骤进行测试,此时记录的峰面积值为使用中油样的抗氧剂 的峰面积值A2。将电极从溶液中取出,并用脱脂棉(4.7)将电极表面擦干净。将样品溶液测试至少 2次,确保测试结果的稳定性和重复性。 注1:对于抗氧化剂浓度小于2mmol/L或具有较高噪声的新鲜油样,增加油样体积至0.6mL;对于浓度太高的油 样,减小油样体积,过高的峰电流会导致结果不准确,并造成电极损坏。 注2:对于空白样品、新鲜油样和使用中油样,所使用的电解液溶液和线性扫描伏安测试条件应保持一致;新鲜油样 和使用中油样测定时,加入的样品体积要保持一致。 注3:本标准规定的三类抗氧化剂,丙酮电解液(4.5)均适用;对于只含受阻酚类抗氧化剂的润滑油样品,也可使用 乙醇电解液(4.6)作为电解液,且其效果比使用丙酮电解液(4.5)更好。三类抗氧化剂的线性扫描伏安图参见 附录 B。 注4:在样品测定中出现如峰位置偏移、锯齿状峰形或重复性变差等异常情况,可参照附录C处理。 8计算 则按式(1)计算: A2-Ao X = X 100 ·(1) A, -A. 式中: 一使用中油样中的残留原始抗氧化剂相对含量,%; A 空白峰面积值; A 新鲜油样抗氧化剂峰面积值; A2 使用中油样抗氧化剂峰面积值。 9 精密度 9.1 重复性 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试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算术平均值的15%。 9.2 2再现性 在再现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试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算术平均值的25%。 3 SN/T4368-2015 附录 (资料性附录) 油样监控的分析频率 油样监控的分析频率见表A.1。 表 A.1 油样监控的分析频率 残留原始抗氧化剂相对含量X/% 油样的分析频率(除汽轮机油外) 汽轮机润滑油分析频率 50~100 3个月至6个月一次 3个月一次 25~50 最多3个月一次 每个月一次 <25 每个月一次 每2周一次 4 SN/T4368—2015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三种抗氧化剂的线性扫描伏安曲线图 三种抗氧化剂的线性扫描伏安曲线图见图B.1~图B.4。 1/μA 1000- 750 500- 250 ZDDP 0'0 2.5 5. 0 7.5 10. 0 12.5 E/V 图B.1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ZDDP)在丙酮电解液中扣除背景值后的伏安响应 1/μA B 1000 芳胺类 受阻酚类 +006 800- 700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 0. 0 2.5 5.0 7.5 10.0 12.5 15. 0 E/V 图B.2 芳胺类和受阻酚类抗氧化剂在丙酮电解液中扣除背影电流后的伏安响应 5

.pdf文档 SN-T 4368-2015 工业润滑油残留原始抗氧化剂含量的测定 线性扫描伏安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SN-T 4368-2015 工业润滑油残留原始抗氧化剂含量的测定 线性扫描伏安法 第 1 页 SN-T 4368-2015 工业润滑油残留原始抗氧化剂含量的测定 线性扫描伏安法 第 2 页 SN-T 4368-2015 工业润滑油残留原始抗氧化剂含量的测定 线性扫描伏安法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11-02 17:43:00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