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SN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 SN/T 4366—2015 金矿石中硫含量的测定 高频燃烧红外吸收法 Determination of sulfur content in gold oreHigh freguency combustion with infrared absorption method 2015-12-04发布 2016-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发布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SN/T 4366—2015 言 前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新疆出人境检验检疫局、广东出人境检验检疫局、甘肃出入境检 验检疫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琳琳、吕新明、田延河、周明辉、郑红文、王东、宁海龙、王伟。 I SN/T4366—2015 金矿石中硫含量的测定 高频燃烧红外吸收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高频燃烧红外吸收法测定金矿石中硫的含量。 本标准适用于进出口金矿石中硫含量的测定,测定范围为0.10%~15.00%。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007.1 散装矿产品取样、制样通则手工制样方法 3方法提要 试样用纯铁、纯钨和纯锡作助熔剂·在氧气气流中燃烧,生成的三氧化硫载人红外线检测器,根据被 测气体吸收特定波长的红外能变化测出硫的含量。 4仪器 4.1 高频红外碳硫仪。 4.2 分析天平:感量为0.1mg。 5试剂与材料 5.1 陶瓷埚:在1300℃马弗炉中灼烧4h,冷却后保存在干燥器中备用。 5.2 纯铁助熔剂:纯度>99.9%,S含量×0.0005% 5.3 锡助熔剂:纯度>99.95%,S含量<0.0003%。 5.4 钨助熔剂:L型,S含量<0.0003%。 5.5 金矿石有证标准物质。 5.6 氧气:纯度>99.5%。 5.7 动力气源:氮气或压缩空气,氮气纯度>99.5%。 6 试样制备 按照GB/T2007.1的规定取样和制样。试样粒度不大于0.147mm,并在60℃烘箱内烘4h后置 于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备用。 I SN/T4366—2015 分析步骤 7.1试样量 按表1称取试样,精确至0.1mg。独立进行两次测定,结果取其算数平均值。 表1推荐称取试样量 硫含量/% 0. 1~1 1~10 10~15 称样量/mg 200~100 100~50 500~200 仪器准备 7.2 检查调试仪器,确保仪器处于正常稳定的工作状态,选择最佳分析条件。 7.3 空白试验 按照试样分析方法(7.5),顺序添加0.3g的纯铁助熔剂(5.2),0.1g锡助熔剂(5.3),1g钨助熔剂 (5.4)。反复进行空白试验,至空白值稳定为止,并进行空白校正。 7.4校正试验 根据待测试样的含硫量,选相应的量程及通道,并选三个与被测试样基质相近的金矿石有证标准物 质(5.5)(有证标准物质硫含量应与待测试样的硫含量匹配)依次进行系统校正,确认系统的线性。校 正后测定的有证标准物质的结果波动均应在其允许误差范围内。 7.5 5试样分析 将试料置于盛有0.3g纯铁助熔剂(5.2)和0.1g锡(5.3)的陶瓷埚(5.1)中,再覆盖1g钨粒 (5.4),按照仪器设置条件进行测定。 结果计算与表述 8 根据红外吸收能与硫的浓度关系,从校准曲线上得出硫的质量分数(%)。结果保留至小数点后两位。 9 精密度 金矿石中硫含量测定结果的重复性限和再现性限如表2规定。 表 2 方法精密度 元素 质量分数范围/% 重复性限r/% 再现性限R/% 0. 01 0. 02 0.10~1.00 s 0. 17 0. 22 1.00~10.00 10.00~15.00 0. 34 0. 45 N

.pdf文档 SN-T 4366-2015 金矿石中硫含量的测定 高频燃烧红外吸收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SN-T 4366-2015 金矿石中硫含量的测定 高频燃烧红外吸收法 第 1 页 SN-T 4366-2015 金矿石中硫含量的测定 高频燃烧红外吸收法 第 2 页 SN-T 4366-2015 金矿石中硫含量的测定 高频燃烧红外吸收法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11-02 17:34:24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