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SN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 SN/T4355—2015 进出口纺织化学品毒理性质(Q)SAR模型 评估规范 Guidance on the validation of(Q)SAR models for chemicals of textiles-Toxicology 2015-12-04发布 2016-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发布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人境检验检疫 行业标准 进出口纺织化学品毒理性质(Q)SAR模型 评估规范 SN/T4355—2015 *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 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甲2号(100029) 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北街16号(100045) 总编室:(010)68533533 网址www.spc.net.cn 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刷厂印刷 * 开本880×1230 1/16 印张 1 字数26千字 2017年1月第一版 2017年1月第一次印刷 印数1-1100 * 书号:155066·2-30884 定价 18.00元 SN/T4355—2015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活性关系[(Q)SAR]模型的验证的指南文件》(英文版),其有关的技术内容与上述文件完全一致。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四川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金晶、吴孟茹、董伟、俞凌云、刘苏锐。 SN/T4355—2015 进出口纺织化学品毒理性质(O)SAR模型 评估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与纺织品相关的化学品(包括染料,助剂,整理剂等)毒理性质(Q)SAR模型的评估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所有与纺织品相关的化学品毒理性质的(Q)SAR模型。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定量)结构-活性关系(quantitative)structure-activityrelationships,(Q)SAR 一种借助分子的理化性质参数或结构参数,以数学和统计学手段定量研究有机小分子与生物大分 子相互作用、有机小分子在生物体内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等生理相关性质的方法。 2.2 分子描述符moleculardescriptor 分子的结构和物理化学性质,或者能够代表分子特性的分子结构的一部分被用作(Q)SAR模型的 独立变量。 2.3 终点endpoint 能被测量因而能被模型化的任何物理化学的,生物的或者环境的效应点。 2.4 应用范围applicabilitydomain 模型在给定的可靠条件下,对化学品进行预测时的响应和化学结构的空间范围。 2.5 运算算法algorithm 从化学品的结构和/或物理化学性质的信息来预测终点的方法和过程。 2.6 训练集(建模集)trainingset 用来建立(Q)SAR模型的化合物,能从中得到有关化合物的测量性质或效应。 2.7 测试集testset 测试集与训练集(建模集)相对应,是指不包含在训练集(建模集)中的一系列化合物,被用于对(Q) SAR模型的预测能力进行评价。 3 验证原则 3.1确定的终点。 SN/T4355—2015 3.2 明确的运算法则。 3.3确定的应用范围。 3.4对符合度、稳定性和预测能力的适当的评价。 3.5合理的机制解释,在可能的情况下提供。 4验证原则阐述 4.1确定的终点 4.1.1 在采用(Q)SAR模型对进出口纺织化学品进行毒理性质预测时,常用的终点见表1。 表1纺织化学品毒理性质(Q)SAR模型常用终点 正辛醇/水分配系数 理化性质 水溶性 皮肤急性毒性 皮肤刺激性 人体健康效应 吸人急性毒性 生殖毒性 4.1.2在采用(Q)SAR模型对进出口纺织化学品进行毒理性质预测时,常用的描述符有疏水性、亲电 性、电荷性、拓扑结构等。 4.1.3 一个确定的终点至少包含以下要素: a) 产生建模集数据的详细信息: 测试方案的不同不会导致终点数值的完全不同; c) 测试方案内部因素的不同不会导致结果的不同; d) (Q)SAR模型预测的化学品对象范围包含在测试方案的化学品对象范围内; e) (Q)SAR模型预测的终点与测试方案的终点相同; f) 科学定义的终点能够反映化学品结构间的不同。 4.2 明确的运算方法 当评价(Q)SAR模型的运算算法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终点数值和描述符数值的数据集; a) b) 对描述符的来源和测量的说明; c) 对测试集和训练集(建模集)的描述,并对异常点的剔除说明理由; 对数学模型进行描述; e) 对模型进行描述的统计学参数; f) 构成(Q)SAR模型的参数以及参数数值。 4.3 确定的应用范围 4.3.1(Q)SAR模型的适用广度和预测结果可靠性:在(Q)SAP模型的适用广度和预测结果的可靠性 之间存在着平衡:模型的使用范围越广泛,预测结果测整体可靠性越低。 4.3.2 (Q)SAR模型的应用范围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a) 建立与应用范围相关联的可信度范围; 2 SN/T4355—2015 b)建立对应用范围的限制方法; c) 评价应用范围的限制方法,以更好地理解其长处、局限性和适用性; d)对应用范围限制方法与传统的统计学方法联合应用。 4.4对符合度、稳定性和预测能力的适当的评价 4.4.1模型应具有统计学意义,许多统计学方法都能用来评价(Q)SAR模型的符合度、稳定性和预测 能力,并对模型运行进行评价。 4.4.2 一个具有高度统计学可执行意义的模型包括以下特征之一: a) 当采用最少量的变量时,具有最高可能的预测能力; b) 预测变量之间的关联很小。 4.4.3一个具有低统计学可执行意义的模型包括以下特征之一: 缺乏一个或多个相关变量,如:没有足够的拟合能力; 在拟合度和预测能力之间具有显著的差别; c) 一个或多个(噪声)变量偶尔会与响应相关; d) 预测变量之间有高度的相关性。 4.5 合理的解释机制(如果可能) 理解。 5验证报告的格式 5.1(Q)SAR模型验证的报告格式至少应该包括: a) 模型的来源; b) 模型的类型; 模型的验证; c) (P 可能的模型应用。 5.2 针对以上5个原则列出的评价表(参见附录A),用于在对进出口纺织品化学品毒理性质(Q)SAR 模型评估时使用。与纺织品相关的化学品的毒理性质的(Q)SAR模型评估示例,参见附录B和附录C。 3

.pdf文档 SN-T 4355-2015 进出口纺织化学品毒理性质 Q SAR模型评估规范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SN-T 4355-2015 进出口纺织化学品毒理性质 Q SAR模型评估规范 第 1 页 SN-T 4355-2015 进出口纺织化学品毒理性质 Q SAR模型评估规范 第 2 页 SN-T 4355-2015 进出口纺织化学品毒理性质 Q SAR模型评估规范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11-02 17:22:29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