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SN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 SN/T4169-—2015 扁浒苔检疫鉴定方法 Detec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Ulva compressa Linnaeus 2015-09-01实施 2015-02-09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 发布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SN/T4169—2015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结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宁波出人境检验检疫局、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中华人民共 和国青岛出人境检验检疫局、宁波象山旭文海藻开发有限公司、宁波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段维军、郭立新、庞国兴、朱文荣、徐年军、张慧丽、顾建锋、张永江、陈炯、 陈长法、陈先锋、朱水芳。 SN/T4169—2015 扁浒苔检疫鉴定方法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扁浒苔UluacompressaLinnaeus1753的检疫鉴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扁浒苔的检疫鉴定。 2 扁浒苷基本信息 学名:UlvacompressaLinnaeus1753 异名: Conferva compressa(Linnaeus)Roth 1797 Tubularia compressa (Linnaeus)Roussel 1806 Scytosiphoncompressus(Linnaeus)Lyngbye1819 Enteromorphacompressa(Linnaeus)Nees1820 Fistularia compressa(Linnaeus)Greville1824 Soleniacompressa(Linnaeus)C.Agardh1824 Ileacompressa(Linnaeus)Gaillon 1828 Fistulariaintestinalisvar,compressa(Linnaeus)J.P.Jones&Kingston1829 Hydrosolencompressus(Linnaeus)Martius1833 Enteronia compressa(Linnaeus)Chevallier1836 Enteromorphavulgarisvar.compressa(Linnaeus)Edmondston1845 Ulva enteromorpha var.compressa(Linnaeus)Le Jolis 1863 Enteromorpha intestinalisvar.compressa(Linnaeus)Rosenvinge1893 Enteromorphaintestinalissubsp.compressa(Linnaeus)M.W.R.N.deSilva&.E.M.Burrows1973 Enteromorpha compressavar.usneoides(Bonnemaison ex J.Agardh)Bliding Enteromorphaclathratavar.usneoides(J.Agardh)V.J.Chapman Enteromorpha compressa f.typicakjellman Enteromorpha complanata Kutzing1845 Enteromorphacompressavar.complanata(Kutzing)Rabenhorst1868 Enteromorpha usneoides Bonnemaison exJ.Agardh 1883 Enteromorphacompressaf.complanata(Kutzing)J.Agardh1883 EnteromorphachloroticaJ.Agardh1883 分类地位:真核生物域Eukaryota,植物界Plantae,绿色植物亚界Viridaeplantae,绿藻门Chloro- phyta,石莼纲Ulvophyceae,石莼目Ulvales,石莼科Ulvaceae,石莼属Ulua。 传播途径:可随压舱水等远距离传播。 该海藻的其他相关资料参见附录A、附录B和附录C。 3 方法原理 以扁浒苔的形态学特征和PCR检测结果作为鉴定依据。 SN/T4169—2015 4仪器和用具 4.1仪器 显微镜、超净工作台、人工气候箱、天平、高压灭菌锅、PCR仪、电泳系统、高速冷冻离心机、凝胶成 像系统、普通冰箱。 4.2用具 盐度计、光照计、烧杯、三角瓶、量筒、试管、玻璃培养Ⅲ(直径9cm)、酒精灯、镊子、剪刀、解剖刀、载 玻片、盖玻片、可调移液器(0.1μL2μL,1μL~10μL10μl~100μL,100~1000μL)及相应的 吸头、离心管、PCR管和研钵等。 5试剂和材料 除另有规定外,所有试剂均为分析纯。PCR缓冲液、dNTPs(dATP、dTTP、dCTP、dGTP)、Taq DNA聚合酶、引物、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氯化钠(NaCI)、三羟 甲基氨基甲烷盐酸、冰乙酸、溴化乙锭、乙醇、灭菌海水、灭菌水、蒸馏水。 6 鉴定方法 6.13 分离培养 采用断藻法进行分离,将疑似石纯属绿藻用无菌水冲洗3次后,用无菌刀片切割成长度为1mm~ 10 d。 6.2形态观察 从海水样品、其他采集样品或分离培养获得纯培养物、使用无菌镊子等分离工具,挑取出藻体进行 形态学观察与PCR检测。 6.3PCR检测方法 试剂配制见附录D.PCR检测方法见附录E 7鉴定特征 7.1 形态学鉴定特征 扁浒苔藻体柔软,常漂浮于岸边,多从下部开始分枝,上部少,下部细上部宽,分枝处多继缩,下部节 状,藻体中气泡多,管状,中空;基部区具有狭窄翼;细胞排列不规则,4~6边形,有时呈小圆圈状排列; 叶绿体有时呈帽状分布于细胞中(参见附录B和附录C)。 7.2PCR鉴定 若阴性对照和空白对照正常,待检样品经过PCR扩增后电泳在330bp出现特异性片段,则判定为 阳性。 2 SN/T41692015 8结果判定 若分离物的培养特征与7.1相符,可初步判定为检出扁浒苔,需利用7.2方法进一步检测。 若PCR凝胶电泳检测结果为阳性,而且扩增片段大小与描述相符,可判定为扁浒苔。 样品保存与处理 样品经登记和经手人签字后妥善保存。对检出扁浒苔的样品应保存于4℃冰箱中,保存期为1年, 有特殊需求保存期可延长,以备复验、谈判和仲裁。保存期满,应经高压灭菌后方可处理。 10 菌株保存与处理 从检测样品中分离并鉴定为扁浒苔的藻株,应妥善保存。将藻株接种于盐度调整为20的灭菌海 水,20℃培养96h,然后4℃冰箱保存,或将培养好藻株置于一80℃长期保存。对不需要长期保存的 藻株应及时高压灭菌处理。 11 结果记录与资料保存 和审核人员签字。PCR凝胶电泳检测需有电泳结果照片。 3

.pdf文档 SN-T 4169-2015 扁浒苔检疫鉴定方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SN-T 4169-2015 扁浒苔检疫鉴定方法 第 1 页 SN-T 4169-2015 扁浒苔检疫鉴定方法 第 2 页 SN-T 4169-2015 扁浒苔检疫鉴定方法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11-02 16:38:40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