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5.160 YC B 35 备案号:49168—2015 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行业标准 YC/T 525—2015 烟草种质资源 繁殖更新技术规程 Tobacco (N.tobacum)germplasm resources- Technical regulation on reproduction and regeneration 2015-01-26发布 2015-02-15实施 发布 国家烟草专卖局 YC/T 525—2015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国家烟草专卖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烟草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农业分技术委员会(SAC/TC144/SC2)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艳华、王志德、张兴伟、戴培刚、罗成刚、钱玉梅、任广伟、孔凡玉。 YC/T525—2015 烟草种质资源 繁殖更新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烟草种质资源的种子繁殖更新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普通烟草种质资源的繁殖更新。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1138—2007 烟草种子 GB/T23222—2008 烟草病虫害分级及调查方法 GB/T25241.1一2010烟草集约化育苗技术规程 第1部分:漂浮育苗 GR/T25241.2—2010 烟草集约化育苗技术规程 第2部分:托盘育苗 YC/T344—2010 烟草种质资源描述和数据规范 YC/T367—2010 烟草种子 雄性不育系种子生产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烟草种质 tobaccogermplasm 烟草亲代传递给子代的遗传物质。 3.2 雄性不育系 male sterileline 具有雄性不育特性的品种或品系,其雌性器官正常,雄性器官退化,没有花粉或花粉发育不正常,自 交不结实,授以正常花粉可受精结实。 [YC/T367—2010,定义3.1 3.3 保持系 maintainerline 特征特性与其不育系一致的可育品种或品系,将其花粉授予雄性不育系的雌蕊,可结成种子,播种 后仍可获得雄性不育植株。 注:改写YC/T367—2010,定义3.2。 3.4 繁殖 直reproduction 烟草种质(3.1)通过自花授粉或异花授粉(不育系)结实而繁衍种子的过程。 3.5 更新 Tregeneration 对保存的烟草种质(3.1)进行繁殖(3.4)并保持原有种质遗传完整性的过程。 1 YC/T525—2015 3.6 繁殖群体 reproductionpopulation 能够最大程度地保持烟草种质(3.1)遗传完整性的种植群体。 4 繁殖更新操作程序 繁殖更新操作程序流程图见附录A。 5 繁殖更新技术 5.1 地点选择 5.1.1 繁殖地区 育及其性状的正常表达, 5.1.2 试验地 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非烟草重茬田块,土壤碱解氮为60mg/kg~90mg/kg。 5.1.3 田间设计 按种质类型归类,随机排列,不设重复,每份种质种植20株~30株。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相 种植。 5.1.4 配套条件 选择具备播种、育苗、繁殖、收获、晾晒等试验条件和设施的试验基地。 5.2种子准备 5.2.1 核对种质 核对烟草种质名称、编号和种子特征。 5.2.2 播种量 普通烟草取0.3g~0.5g裸种,黄花烟草取0.5g~1.0g裸种。 5.2.3 分装编号 按烟草种质类型进行分类、登记和编号,每份烟草种质一个编号,并在整个繁殖更新过程中保持 不变。 5.3育苗 5.3.1种子消毒 用2%硫酸铜水溶液或0.1%硝酸银水溶液浸泡种子10min,用清水冲洗,晾干备用, 5.3.2 育苗设施与材料 按GB/T25241.1—2010或GB/T25241.2—2010执行。 2 YC/T 525—2015 5.3.3播种与假植 按GB/T25241.1—2010或GB/T25241.2—2010执行。 5.4移栽 5.4.1 田间种植 每份烟草种质单行种植,按顺序排列,试验小区之间留有人行道。 5.4.2 移栽规格 适时移栽,烤烟、晒烟、马里兰烟和白肋烟的行距1.1m~1.2m,株距40cm~50cm;黄花烟草和香 料烟的行距1.0m1.1m,株距35cm~40cm。 5.4.3 繁殖群体 地方烟草种质不少于25株~30株,其余类型不少于20株~25株。 5.4.4 查苗补苗 移栽后按时查苗补苗。 5.5 田间管理 5.5.1 施肥水平 根据土壤肥力和种质类型确定施肥量,繁种田比当地生产田每亩增施1kg~3kg纯氮。 5.5.2 栽培措施 中耕培土、病虫害防治按当地的生产管理执行,及时抹权,不使用抑芽剂,高秆、软秆烟草种质做好 防倒处理。 5.5.3 套袋管理 套袋后10d~15d进行第一次摘袋、喷药,然后将袋子重新套好。套袋期间重复摘袋喷药3次~ 5次。 5.6田间调查 5.6.1数据采集 在烟草种质现蕾期调查株型、叶尖、叶缘、叶色等描述性状,第一青果期测量株高、叶长、叶宽、节距、 叶柄长等性状以及调查主要病虫害自然发病率,数据采集方法按YC/T344一2010执行。病虫害调查 按GB/T23222—2008执行。 5.6.2 图像采集 在烟草种质特征、特性充分表现的盛花期采集图像,一般选择上午9:00~10:00拍摄。 5.7核对性状 核对繁殖更新种质的株型、叶形、花色以及叶色等性状,性状调查内容参见附录B,观察是否具有原 3

.pdf文档 YC-T 525-2015 烟草种质资源 繁殖更新技术规程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YC-T 525-2015 烟草种质资源 繁殖更新技术规程 第 1 页 YC-T 525-2015 烟草种质资源 繁殖更新技术规程 第 2 页 YC-T 525-2015 烟草种质资源 繁殖更新技术规程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10-29 00:38:36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