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65.020 CCSB04DB50 重庆市地方标准 DB50/T1608—2025 代替DB50/T1608-2024 槲蕨育苗技术规程 2025-09-22发布 2025-12-22实施 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DB50/T1608—2025 I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DB50/T1608-2024《槲蕨孢子育苗技术规程》,与DB50/T1608-2024相比,除结构 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标准名称修改为《槲蕨育苗技术规程》; b)修改了标准“范围”(见第1章); c)将“环境条件”独立成章(见第4章); d)增加了“根茎育苗”相关内容(见第6章); e)将“出圃”独立成章(见第7章)。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重庆市药物种植研究所提出。 本文件由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归口并组织实施。 本文件起草单位:重庆市药物种植研究所、重庆市彭水县农业农村委员会、重庆市农业科学院、重 庆市酉阳县农业农村委员会。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员:刘燕琴、曹敏、胡开治、杨小玉、张瀚月、姜晴春、肖忠、韩蓉蓉、张军、 蒲盛才、赵晓东、蒋晓英、吴廷和、谢立。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24年首次发布为DB50/T1608-2024;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DB50/T1608—2025 1槲蕨育苗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槲蕨育苗的环境条件、孢子育苗技术、根茎育苗技术、出圃及档案管理等。 本文件适用于槲蕨孢子、根茎育苗。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槲蕨drynariaroosiinakaike 槲蕨科槲蕨属植物。 4环境条件 环境空气质量应符合GB3095的规定;农田灌溉水质应符合GB5084的规定,土壤环境应符合 GB15618的规定;环境郁闭度0.5~0.6。 5孢子育苗 5.1播前准备 5.1.1孢子采集 槲蕨孢子成熟时,采集带黄色孢子的叶片,置室内通风阴凉处风干,收集孢子后去杂,装入牛皮纸 袋,4℃保存备用。 5.1.2基质准备 将河沙、腐殖土、紫色壤土分别过2号筛,按体积比1:1:1混匀。高压蒸汽灭菌锅121℃消 毒90min~120min后冷却;或用0.2%高锰酸钾水溶液浸湿,取出置通风处1h~2h。DB50/T1608—2025 25.1.3基质装盘 宜选带透明盖的塑料盘(长55cm、宽25cm、深6cm),将基质装盘、压实,基质厚3cm~5 cm,盘中留2cm~3cm纵向沥水沟。 5.2播种及管理 5.2.1播种 将孢子粉按照50mg/m2~60mg/m2均匀撒播在基质表面,盖上透明盖,置于温度23℃~ 27℃、空气湿度80%以上室内,每天光照(1000lx~2000lx)8h~10h至孢子萌发、变绿。 5.2.2播后管理 孢子萌发后14d~21d长出原叶体,每7d喷1次1/4MS营养液,至培育出2叶~3叶 孢子苗。 5.3壮苗 将草炭、蛭石、河沙分别过2号筛,按体积比2:1:2混匀,按本文件5.1.2消毒。将基质装盘、 压实,基质厚5cm~6cm;每窝栽2苗~3苗,窝、行距4cm,喷湿,盖上透明盖。置于温度20℃ ~25℃、空气湿度90%以上室内,每天光照(2000lx~2500lx)10h~12h。每10d喷施1/4MS 营养液,培养30d~50d。 5.4炼苗 将壮苗置常温下室内通风处,放置7d~10d。 5.5野外培育 5.5.1附着物 宜选有土层的岩壁、硬质树皮的树干或富含有机质的坡地。 5.5.2移栽 宜2月~5月或9月~11月移栽。将带土孢子苗按窝行距4cm,紧贴在附着物上。 5.5.3肥水管理 移栽后应及时浇水,保持湿润。定植40d后,宜在阴天,每20d~30d用1/4MS营养液或 0.1%磷酸二氢钾溶液喷施1次。 5.5.4病虫害防治 宜选用茶粕浸泡液防治蜗牛、蛞蝓,每15d~20d防治1次。 6根茎育苗 6.1育苗方法 6.1.1时间DB50/T1608—2025 1宜选择春、秋季,温度18~26℃,环境湿度70%以上时育苗。 6.1.2根茎选择及处理 宜选择2~3年生、无病害、完整鲜根茎为材料。切段8cm~12cm,先用0.2%~0.3%的 高锰酸钾水溶液喷湿、晾干,再用药剂“NAA90mg/L+6-BA5mg/L+GA31mg/L”水溶液喷湿,晾干。 6.1.3附着 附着物同5.5.1。方法,在石壁或树干上涂抹1cm~2cm湿泥土层,须根面紧贴石壁或树干(用 布条固定),株距5cm~6cm。坡地起高20cm~25cm、宽80cm~90cm土垄,垄上铺10cm 厚混合基质(粗泥炭土与粗河沙体积比为2:3),根茎插入基质3cm~4cm,每垄种植8~10行, 株距5cm~6cm。 6.1.4苗期管理 管理方法同5.5.3。虫害防治同5.5.4执行。及时除草。 7出圃 孢子苗野外培育12~24月、根茎苗培育6~12月,选健康壮苗出圃,以30~50株打捆, 标注品名、规格、产地、批号、起苗日期、生产单位、贮藏条件和注意事项等。 8档案管理 建立种苗生产档案,档案记录品名、规格、产地、批号、包装日期、生产单位等,原始记录存档5 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df文档 DB50-T 1608-2025 槲蕨育苗技术规程 重庆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50-T 1608-2025 槲蕨育苗技术规程 重庆市 第 1 页 DB50-T 1608-2025 槲蕨育苗技术规程 重庆市 第 2 页 DB50-T 1608-2025 槲蕨育苗技术规程 重庆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10-28 20:43:03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