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5.020.40 CCS B 64 DB21 辽宁省 地方标准 DB21/T 4185—2025 代替DB21/T 1819—2010,DB21/T 2588—2016 退化柞蚕场生态恢复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of ecological restoration for degraded tussah-feeding oak forests 2025 - 09 - 30发布 2025 - 10 - 30实施 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21/T 4185—2025 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 DB21/T 1819 -2010《退化柞蚕场生态恢复技术规程 》和DB21/T 2588 -2016《退化柞蚕场 生态恢复柞树 -红松混交林技术规程 》。本文件与 DB21/T 1819 -2010和DB21/T 2588 -2016相比,除了编 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增加了部分规范性引用文件; ——删除了部分术语和定义; ——修订了生态恢复目标; ——细化了适用对象有关内容,增加了 人工促进生态恢复 柞林需具备的条件; ——修订了生态恢复技术有关内容,增加了 人工促进生态恢复 柞林技术 措施; ——删除了生态恢复作业实施 和调查内容。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辽宁省林业和草原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辽宁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魏文俊,尤文忠,张慧东 ,云丽丽,王睿照,毛沂新,颜廷武,吴杨,于大炮, 周旺明,刘洪柳,易达,王嘉 ,战扬,梁泰铭,刘翔、黄新、李红艳、石峰、罗家新 。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 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10年首次发布为 DB21/T 1819 —2010; ——2016年首次发布为 DB21/T 2588 —2016;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本文件发布实施后, 任何单位和个人如有问题和意见建议, 均可以通过来电和来函等方式进行反馈, 我们将及时答复并认真处理,根据实际情况依法进行评估及复审。 归口管理部门通讯地址: 沈阳市和平区太原北街 2号,联系电话: 024-23448927 。 文件起草单位通讯地址: 沈阳市皇姑区鸭绿江街 12号,联系电话: 024-82241813 。 DB21/T 4185—2025 1 退化柞蚕场生态恢复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退化柞蚕场生态恢复目标、生态恢复技术、档案管理等技术措施及指标。 本文件适用于辽宁地区退化柞蚕场的生态恢复。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6000 主要造林树种苗木 质量分级 DA/T 22 归档文件整理规则 DB21/T 706 森林经营技术规程 DB21/T 1690 红松无性系果林营建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柞蚕场 tussah-feeding oak forests 柞林经人工砍伐修剪,培育成具有特定树型用于放养柞蚕的场地。 3.2 退化柞蚕场 degraded tussah-feeding oak forests 由于不规范的柞蚕放养或其他原因造成柞树提前或加速进入生理衰退期、株(墩)数减少,郁闭度 下降的柞蚕场。 3.3 砂化 sandification 因地表植被覆盖度下降,严重退化,植被生态功能减弱,造成地表原覆盖的腐殖质层、细粒土壤逐 渐流失,形成砂石裸露、土壤贫瘠化及地表粗糙度增加。 3.4 人工促进生态恢复 artificially facilitated ecological restoration 对退化生态系统停止一切经济活动, 依靠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与自组织能力使其向有序的方向 进行演替,或利用自修复能力,辅以人工措施促进生态恢复,使退化生态系统逐步恢复形成森林。 4 生态恢复目标 根据柞蚕场的退化程度确定生态恢复的目标: a) 采用人工促进生态 修复技术,将退化较严重的柞蚕场逐渐恢复成 一类蚕场(详见附录 A),使 植被进入 自然演替阶段 ; b) 采用人工促进生态 恢复柞林技术,将退化柞蚕场逐渐培育成柞树林; c) 采用人工促进生态 恢复柞树 -红松混交林技术 ,将退化柞蚕场逐渐培育成柞树 -红松混交林 。 DB21/T 4185—2025 2 5 退化柞蚕场生态 恢复技术 5.1 人工促进生态修复技术 5.1.1适用对象 同时具备 下列条件 的退化柞蚕场: a) 地处坡度 25°以上或山脊或岩石裸露或砂化的 退化柞蚕场; b) 郁闭度0.6 以下或灌草总盖度 65%以下的退化柞蚕场; c) 根刈墩数1500墩/hm2 以下或中刈墩数 1050墩/hm2 以下的退化柞蚕场。 5.1.2封山育林管护 具备以上条件的 退化柞蚕场 进行围封管护 : a) 警示:在封育区周界明显处,设置固定封山育林标牌, 标明工程名称、面积、年限、措施和 责任人等内容; b) 围封:在牲畜活动频繁地区,设置围栏进行围封 或栽植乔、灌木设置生物围栏; c) 界桩:封育区无明显边界或无区分标志物时, 设置界桩以示界线 ; d) 人工巡护:根据封育区面积和人、畜危害程度,设置专职或兼职护林员,加强封育区管护。 5.1.3 平茬复壮 在季树木停止生长 或早春树液开始流动前, 在生态恢复区内可根据需要对生长衰退且有萌蘖能力的 目的树种进行平茬,增强萌蘖能力,促进其生长。 5.1.4 补播补植 对生态恢复区内自然繁育能力不足或幼苗、幼树分布不均匀的间隙地块,可补播补植蒙古栎、辽东 栎、麻栎和红松等目的树种。 5.1.5 砂化治理 砂化斑面积较大的生态恢复区, 必须采取鱼鳞坑整地等小型水保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的方法 进行修复,将胡枝子、紫穗槐、花木兰、葛藤等先锋植物种与柞树相间播种或栽植配置,治理砂化斑。 5.1.6 侵蚀沟治理 在沟头上部采用生物措施或工程措施做好 防护, 在修建的沟头防护工程上及时栽植刺槐和紫穗槐大 苗,发挥两种措施相结合的作用。 5.2 人工促进生态恢复柞林技术 5.2.1适用对象 同时具备 下列条件 的退化柞蚕林 : a) 枯落物层厚 度>2cm,土壤深度 ≥30cm的棕壤或暗棕壤; b) 郁闭度在 0.5以上,林地草本灌木覆盖度达到 60%~80%。 5.2.2造林整地 清除病虫害寄主植物;保留有培育前途的柞树,清除非目的树种及濒死木、病腐木、枯立木;割除 的灌木、杂草、梢头、枝丫运出林地或窄带状沿等高线堆放,带宽 2 m以内,带间距 10m以上。在春季或 秋季造林前采 用穴状整地,规格为 60cm×60cm×30cm。 5.2.3补播与平茬更新 8月~9月采选优良橡实,随采随播;播种株行距 1.5m×2m ,每穴播橡实 4粒~6粒;播种后第 1 年~第2年应进行中耕除草;第 2年~第3 年春季,地表化冻时,从柞树干基部接触地面处切掉,进 行一次平茬更新。 5.2.4定点与补植柞树 DB21/T 4185—2025 3 除冠下造林外,按照造林密度定点; 秋季柞树休眠后至春季萌动前,移植蒙古 栎、辽东栎或麻栎等 的健壮树苗; 栽植株行距 1.5m×2m ; 采用穴栽移植方法, 底部覆盖 10cm厚腐殖土, 每穴栽植树苗 2株~ 3株。 5.2.5柞林抚育 郁闭成林后,稀疏过密萌蘖柞树萌条,保留主干通直、生长旺盛柞树进行培育。萌蘖柞树目标树以 及补播补植柞树后期的抚育 和修枝等具体技术 按照DB21/T 706 执行。 5.3 人工促进生态恢复 柞树-红松混交林技术 5.3.1适用对象 同时具备 下列条件 的退化柞蚕林 : a) 选择半阳坡、半阴坡和阴坡中下部; b) 排水良好,枯落物层厚 度>2cm,土壤深度 ≥30cm的棕壤或暗棕壤; c) 郁闭度0.4 以上,林地草本灌木覆盖度 >60%。 5.3.2造林整地和定点 具体见5.2.2和5.2.4。 5.3.3红松苗木选择 采用4年~5年Ⅰ级红松移植实生苗或嫁接苗, 具体按照GB 6000执行。 5.3.4造林方法 以顶浆造林为主,裸根苗造林在春季土壤解冻深度达到苗木主根长度时,苗木芽萌动前进行。容器 苗造林在雨季或春季进行; 穴深超过苗木主根长 5cm左右,将苗木放入穴内扶正,根系舒展,先填湿的 表土至穴深三分之二,轻提苗木后踩实,覆底土,再踩实,最后覆一层虚土,埋土深度高于苗木根颈原 土痕1cm~2cm。 5.3.5造林密度 采用见缝插针或 等规格穴状栽植 。在坡度大于 25°的退化柞蚕场,造林密度控制在 830株/hm2左 右;在坡度小于 25°的退化柞蚕场,造林密度控制在 625株/hm2左右;对于恢复目标为柞树 -红松(果 林)混交林,按株行距 4m×5m进行栽植。 5.3.6柞树除萌定株 在红松造林的第二

.pdf文档 DB21-T 4185-2025 退化柞蚕场生态恢复技术规程 辽宁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21-T 4185-2025 退化柞蚕场生态恢复技术规程 辽宁省 第 1 页 DB21-T 4185-2025 退化柞蚕场生态恢复技术规程 辽宁省 第 2 页 DB21-T 4185-2025 退化柞蚕场生态恢复技术规程 辽宁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10-28 20:41:28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