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T/ZB IICS65.020.20 CCSB15/19 ZBXH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植物保护学会团体标准 T/ZBXH128—2025 核桃腐烂病监测及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Technicalcodeformonitoringandintegratedmanagementofwalnutcankerdisease 2025-9-20发布 2025-9-27实施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植物保护学会  发布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ZBXH128—2025 II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中某些内容可能涉及相关知识产权保护内容,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相关识别等责任。 本文件由新疆农业大学提出。 本文件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植物保护学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新疆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马荣、阿地力·沙塔尔、田呈明、黄丽丽、孙洪涛、王文窈。 本文件适用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所有相关单位及组织,自愿采用。 本文件由采用本标准的单位及组织自行承担相关责任。 本文件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植物保护学会负责解释。 本文件为首次公布。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ZBXH128—2025 1核桃腐烂病监测及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核桃腐烂病监测及绿色防控的关键技术要求,包括病害发生监测方法、农业防治技术、 化学防治减量施药技术及生物防治技术。 本文件适用于核桃种植过程中核桃腐烂病的绿色防控技术。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8321.8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八) 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核桃腐烂病WalnutCankerDisease 核桃腐烂病又称烂皮病、黑水病,是由金黄壳囊孢(Cytosporachrysosperma)侵染引起一类真菌性 病害。主要危害枝干和树皮,病部深达木质部,周围出现愈伤组织,呈暗灰色菱形斑,水渍状,手指按 压时出现液体,有酒糟味。危害特征及分布情况见附录A。 4核桃腐烂病监测技术 4.1监测内容 于每年3月下旬至9月下旬开展核桃腐烂病发生情况的调查。根据病害发生程度设置等级。在核桃腐 烂病发生园区取1个~3个典型样地,每个样地设置30棵~50棵核桃树。监测过程中应调查病斑发生部位, 统计发生病斑最多的方向。 调查同时应记录好时间、GPS定位、乡镇村名、调查人员、联系电话等信息。 4.2监测方法 核桃腐烂病的系统监测需要定点定期调查、症状鉴别与实验室检测相结合的方法,监测重点应集中 于易感部位,尤其在春秋两季病害高发期,通过设定样地对核桃树体的主干、侧枝、剪锯口、枝杈等关 键部位进行重复观测,重点识别初期水渍状暗褐色病斑、组织下陷、流胶及潮湿环境下橘红色孢子角等 典型症状;对于可疑病斑,应使用无菌刀具刮取病变组织,通过形态学观察(镜检分生孢子器及孢子形 态)或分子生物学技术(如PCR)进行病原菌的精准鉴定,同时详细记录病斑位置、大小、发生频率及 树势状况,建立病害发生动态档案,为病害预测预报和防治提供数据支撑。 核桃腐烂病的感病调查方法采用分级计数法,见表1。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ZBXH128—2025 2表1核桃腐烂病分级标准 病级 分级标准 1 主干有几个小病斑或1~2个较大病斑(占周长0cm~1/4cm),枝干齐全 2 主干有多块病疤,或在粗大树干部位有3~4个较大病疤(占周长1/4cm~2/4cm),主干基本齐全 3 主干病疤较多,或粗大树干部位有几个大病疤(占周长2/4cm~3/4cm) 4 主干遍布病疤(占周长2/3cm以上),即将枯死 5 树体已经枯死 5绿色防控技术 5.1清洁田园 在核桃收获完成后及时清理园区内落叶、落果,修剪的枝条和枯枝及时带离园区进行焚烧处理,防 治病菌进一步扩散。 5.2合理施肥 3月下旬至4月上旬正是新梢生长以及开花期,每株约1.5kg尿素,灌水50kg株;;5月至6月核桃进 入果实膨大期,根部施尿素1kg/株,每株约1kg~2kg氮磷钾复合肥(N:P:K=20:10:10),6月 下旬至7月上旬核桃进入果实灌浆期,每株约1.5kg~2kg氮磷钾复合肥(N:P:K=15:15:15)。 5.3物理防治 春季核桃幼树期生长繁茂,出于扩张角度的考虑,适当修剪骨干枝叶,为了培养树形,尽早结果, 中短枝的比例可以适当增加一些。良好的通透性对于盛果期的核桃树尤为重要,此时要对过密枝进行疏 剪,过长枝截短,及时处理伤口,防止病菌侵染。秋季落叶前,及时修剪树体病枝、垂枝和枯枝,恢复 树势。在秋季采果后和春季萌芽前对树干进行2次石灰水涂白,降低树皮温差,防止树干冻害和日灼的 发生,减少病菌侵入通道。 5.4生物防治 于6月至7月核桃园腐烂病发生较轻时,可通过每月喷施1次喷施1000亿cfu/g解淀粉芽孢杆菌WP700 倍液+99%绿颖矿物油EC200倍液或3%中生菌素AS500倍液+99%绿颖矿物油EC200倍液对核桃腐烂 病进行绿色防控,施药液量约为26kg/亩~50kg/亩,全树喷施。 5.5化学防治 于4月至5月核桃腐烂病高发期喷施1.6%噻霉酮PF(常规用量减少50%)400倍液+透翠树皮穿透剂 100倍液或40%戊唑·咪鲜胺EW(常规用量减少30%)1428倍液+透翠100倍液,每月喷施1次于病害的 发生部位,施药液量约为26kg/亩~50kg/亩。 AA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ZBXH128—2025 3附录A (资料性) 核桃腐烂病危害特征及分布情况 A.1病害症状 核桃腐烂病主要危害树木的枝干和树皮,初期病部多自伤口或受冻处开始,主干或侧枝染病,病斑 初近梭形,暗灰色,水渍状,稍隆起,用手按压流有泡沫状液体,树皮变褐有酒糟味,失水下陷,病斑 上散生许多小黑点,即病菌分生孢子器,湿度大时,小黑点上涌出橘红色胶质丝状分生孢子角。(图 A.1)。 图A.1核桃腐烂病各部位识别特征 注:A:侧枝;B:分枝处;C:主干;D:剪锯口 A.2分布危害情况 核桃腐烂病在我国北方核桃产区(新疆、山西、陕西、辽宁、河北)广泛分布,尤以新疆受害较为 严重。1975年新疆农科院林科所调查发现该病在新疆各核桃产区(含栽培及野生林)普遍发生,阿克苏 地区发病率高达40%~100%。近年来,随着核桃种植区域面积的不断扩大,核桃腐烂病整体呈中等偏 重发生,在树龄较老的核桃种植园一般年份发病率在50%左右,个别重病园发病率达70%~90%,严重者 整园死亡。总之,核桃树腐烂病在新疆分布广泛且发病严重,对我国核桃产量与品质发展造成巨大的经 济损失。 A.3侵染循环 核桃腐烂病病原菌为具潜伏侵染性的弱寄生菌,多从伤口侵入死亡组织繁殖,产生毒素杀死周围活 细胞并形成繁殖体进行再侵染。该菌以菌丝体及分生孢子器在病部树皮或皮下木质部越冬。翌春随树液 流动开始活动,其后期形成的分生孢子器在湿度增大时涌出含分生孢子与胶质的橘黄色卷丝状分生孢子 角。分生孢子角借风雨、昆虫及农事活动传播,其胶质特性使其不易被风吹散,但可溶于水随雨露流淌 或飞溅扩散,亦可粘附于昆虫或人体表传播。经调查,新疆地区该病普遍于4月发病,5月达发病高峰期, 6月与7月趋于平稳,8月达第二发病高峰。该菌具潜伏性,待树体或局部组织衰弱时方侵染健康组织引 发皮层腐烂。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pdf文档 T-ZBXH 128-2025 核桃腐烂病监测及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5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5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T-ZBXH 128-2025 核桃腐烂病监测及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第 1 页 T-ZBXH 128-2025 核桃腐烂病监测及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第 2 页 T-ZBXH 128-2025 核桃腐烂病监测及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10-19 08:14:26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