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11.020 CCS C 05 团体标准 T/CACM 1556—2023 骨质疏松高风险人群中医辨识规范 The criteria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dentification in high- risk population for osteoporosis 2023 - 12 - 20发布 2023 - 12 - 20实施 中 华 中 医 药 学 会 发布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CACM 1556—2023 I 目 次 前言 ................................................................................ II 引言 ............................................................................... III 1 范围 ................................ .............................................. 1 2 规范性引 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 义 ........................................................................ 1 4 骨质疏松 高风险人群中医辨识量表 .................................................... 1 5 骨质疏松 高风险人群中医辨识依据 .................................................... 2 附录A(资料 性) 骨质疏松的流行病学、筛检工具及中医研究进展 ........................... 3 附录B(规范 性) 骨质疏松的诊断标准 ................................................... 7 参考文献 ............................................................................. 8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CACM T/CACM T/CACM 1556—2023 I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 —2020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中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起草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上海交通大学 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人民医院、兰州大学循证医学中心、北京积水潭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武汉市中医院、福建省中医药研究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北京医院、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循证与转化医学中心、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甘肃省中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省中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中国循证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浙江省中医院、河北省中医院、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陈卫衡、詹红生、章振林、秦岭、林娜、谢雁鸣、王拥军、王和鸣、王亮。 本文件其他 起草人(按姓氏拼音排序):陈耀龙、程晓光、邓伟民、董晓俊、董亚炜、葛继荣、 龚春柱、郝微微、何海军、黄宏兴、纪泉、焦峰、靳英辉、孔西建、李刚、李盛华、李泰贤、李无阴、刘又文、卢敏、马勇、沈计荣、沈霖、史晓、史晓林、孙继高、孙鑫、唐海、童培建、王金榜、姚新苗、袁普卫、张岩、张彦琼、赵咏芳。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CACM T/CACM T/CACM 1556—2023 III 引 言 骨质疏松(osteoporosis, OP )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有研究报告我国的骨量减少患者已超过 2 亿人,而 2016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骨质疏松症患病率达 36%,已成为我国面临的十分重要的公共 卫生问题[1, 2]。OP也让个人遭受严重的骨痛甚至骨折[3, 4]。据统计,有超过 60%的骨质疏松症患者会发 生脆性骨折[5, 6]。根据预测,到 2050年,中国的骨质疏松性骨折可能增加到近 600万例,导致相关治 疗费用超 254亿美元[7]。可见,OP 非常严重影响患者及其家庭,给社会也带来沉重的负担。 骨质疏松症可防、可治,加强对骨质疏松高风险人群的早期筛查与识别非常重要[8,9]。虽然目前 OP 筛检工具众多,但无论中医还是西医的筛查量表和工具主要用于骨质疏松症的早期诊断和评估,多依 靠年龄、体重等危险因素计算,而且各种工具评估的准确性、有效性仍存在一定的争议,临床仍缺少实用性好且较为公认筛检骨质疏松高风险人群的中医辨识工具(附录 A)。 因此,本项 目在充分总结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广泛征询临床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形成骨质疏 松高风险人群的中医辨识规范,将筛检的关口从骨质疏松症前移至骨量减少阶段,从而辨识骨质疏松高风险人群,为在“未病”阶段进行干预提供客观依据,为临床辨识筛检骨质疏松高风险人群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项目依托于 20 18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编号 2018YFC1704703 )——骨质疏松高风险人群 中医“治未病”干预技术示范研究,于 2018年12月成立项目组并开展规范制定工作,经费资助来 源于该重点项目。 本文件共收集 37份利益 冲突申明表,其中专家与秘书 37份,所有利益声明表已经实名填写。在 共识制定过程中,所有相关参与者均无利益冲突。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CACM T/CACM T/CACM 1556—2023 1 骨质疏松高风险人群中医辨识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界定了骨质疏松高风险人群的定义,明确了骨质疏松高风险人群的辨识方法、判断标准等 关键性问题。 本文件适用于包括中医、西医和中西医结合医生在内的各级各类临床医护人员,用于指导临床医 护人员辨识判断骨质疏松高风险人群。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 用于本文件。 GB/T 15657—2021 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 国际疾病分类 [ 第11版(2018) ICD- 11] 3 术语和定义 GB/T 15657—2021、 ICD-1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骨质疏松 osteoporosis;OP 一种以骨量减低、骨组织微结构损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 注:西医诊断为“骨质疏松”,中医疾病名为“骨痿”。 3.2 骨质疏松高风险人群 high-risk population for osteoporosis 基于中医“治未病”理论,指年龄 40岁以上容易发展为骨质疏松症的骨量正常或骨量减少人群, 特别是40岁到70岁的低骨量的人群。高风险人群若不及早发现和早期防治,容易发展为骨质疏松症 甚至发生骨松骨折等严重后果。西医诊断为骨量低下。 4 骨质疏松高风险人群中医辨识量表 采用骨质疏松高风险人群中医辨识测试题进行风险评估和判断,辨识骨质疏松高风险人群的中医 症状表现(30 个):腰痛、背痛、周身疼痛、腰膝酸软、驼背、身高变矮、下肢拘挛、倦怠乏力、下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CACM T/CACM T/CACM 1556—2023 2 肢困重、足跟痛、发脱齿摇、遇寒痛甚、夜尿频多、畏寒、体重减轻、肢体麻木、胁肋胀痛、多梦易 惊、毛发枯槁、面黄肌瘦、气短、失眠、耳鸣、易怒、目眩、口燥咽干、纳呆、视物模糊、目睛干涩、头晕。 骨质疏松高风险人群中医辨识量表见表 1。 表1 骨质疏松高风险人群中医辨识量表 编号 中医症状 有 无 编号 中医症状 有 无 主要中医症状条目 (1) 腰痛 (2) 背痛 (3) 周身疼痛 (4) 腰膝酸软 (5) 驼背 (6) 身高变矮 (7) 下肢拘挛 (8) 倦怠乏力 (9) 下肢困重 (10) 足跟痛 次要中医症状条目 (1) 发脱齿摇 (2) 遇寒痛甚 (3) 夜尿频多 (4) 畏寒 (5) 体重减轻 (6) 肢体麻木 (7) 胁肋胀痛 (8) 多梦易惊 (9) 毛发枯槁 (10) 面黄肌瘦 (11) 气短 (12) 失眠 (13) 耳鸣 (

.pdf文档 T-CACM 1556-2023 骨质疏松高风险人群中医辨识规范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4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4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T-CACM 1556-2023 骨质疏松高风险人群中医辨识规范 第 1 页 T-CACM 1556-2023 骨质疏松高风险人群中医辨识规范 第 2 页 T-CACM 1556-2023 骨质疏松高风险人群中医辨识规范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10-19 07:59:15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