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93.160 CCSA2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6404—2025 水文化遗产资源分类与代码 Classificationandcodesforwaterculturalheritage 2025-10-05发布 2025-10-05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目 次 前言 Ⅲ ………………………………………………………………………………………………………… 引言 Ⅳ ………………………………………………………………………………………………………… 1 范围 1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 3 术语和定义 1 ……………………………………………………………………………………………… 4 分类原则与分类方法 1 …………………………………………………………………………………… 5 编码方式与代码结构 2 …………………………………………………………………………………… 6 分类代码表 2 ……………………………………………………………………………………………… 6.1 不可移动水文化遗产资源 2 ………………………………………………………………………… 6.2 可移动水文化遗产资源 4 …………………………………………………………………………… 6.3 非物质水文化遗产资源 6 …………………………………………………………………………… 参考文献 9 ……………………………………………………………………………………………………… ⅠGB/T46404—2025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全国资产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83)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广东省水 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中国计量大学、长江水利委员会宣传出版中心、中国文物信息咨 询中心(国家文物局数据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科 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湖北大学、中国水利学会。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万金红、谢遵党、高昂、黄本胜、易文利、李匡、贾兵强、赵楠、余族华、雷添杰、 吉红香、宫阿都、刘宝印、冯杰、刘昱玮、马强、沈贵华、茅海军、赵海根、童飞、李小芬、郑晓云、韩诗、 王嘉宝、赵莉花、刘彧、李钢、文东红、陈东攀、吴楠、韩松、王琼、苑文会、王晓璐、李郑淼、李云鹏、赵何晶、 李雪迎。 ⅢGB/T46404—2025 引 言 妥善保护传承利用水文化遗产是当代人的历史责任。2017年,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批准成立水与 遗产国际科学委员会试行工作组,旨在发掘、保护、研究与水有关的文化遗产。与此同时,我国在水文化 遗产保护政策制定、技术研发、经费支持方面做出诸多努力,自2019年开始相继开展大运河国家文化公 园、黄河国家文化公园、长江国家文化公园等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并已经成为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我国 重要的国家文化工程。保护利用传承水文化遗产正是上述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重要内容。2023年, 《水文化遗产价值评价指南》(GB/T42934—2023)发布实施,水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变得更加精准,传 承利用工作更加合理有序,科学研究工作更加规范深入,公众认同更加深刻广泛,水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利用工作进入了新的篇章。2024年,水利部、财政部、自然资源部、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国家林草 局启动的幸福河湖建设工作将水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列为工作内容,水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成为检验 幸福河建设成效的主要考核指标。 分类保护是当前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工作手段。充分结合我国水文化建设工作的现实需求,综合 考虑水文化遗产的功能特征和表现形式,科学合理地开展水文化遗产分类与编码标准制定,有助于全面 清晰地了解水文化遗产资源的整体状况,促进遗产资源信息采集、存储、交流与共享,实现水文化遗产资 源规范有序管理;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实施针对性的保护措施,提高水文化遗产保护的科学性和有效 性;有助于梳理我国水文化的历史文化脉络,揭示水文化的传承与演变规律,推动水文化遗产学科研究 工作;有助于依托各类线上线下展示展陈平台呈现水文化遗产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突出水文化遗产特色 和突出普遍价值,为公众提供更丰富、更有层次的参观体验;有助于根据遗产特点开展专题教育和科学 普及工作,引导社会保护和传承各个历史时期、各个民族的优秀水文化遗产资源。 ⅣGB/T46404—2025 水文化遗产资源分类与代码 1 范围 本文件确立水文化遗产资源的分类原则,描述了水文化遗产资源分类方法,给出了水文化遗产资源 编码方式、代码结构和代码表的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水文化遗产资源的管理与分类、检索与标识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T7027 信息分类和编码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水文化遗产 waterculturalheritage 人类在认识水、开发水、利用水、治理水、保护水、鉴赏水的过程中所遗留下的具有历史、科技、文化 和社会价值的文化遗存或文化表现形式。 [来源:GB/T42934—2023,3.1,有修改] 4 分类原则与分类方法 4.1 水文化遗产资源分类遵循科学性、真实性、完整性、系统性、合理性、可扩展性和实用性原则。 注1:真实性,强调水文化遗产的价值认知基于真实和可信的信息来源,历史上积累的,涉及文化遗产原始及发展变 化的特征的信息来源的认识和理解,是评价真实性各方面的必要基础。 注2:完整性,强调水文化遗产在空间、时间和文化内涵上的整体完整。在空间角度,完整性包括水文化遗产本 身,还包括其周边的环境、附属设施等;在时间角度,完整性要求保护水文化遗产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连续性; 从文化内涵角度,完整性要求全面保护水文化遗产所承载的历史、艺术、科学、社会、经济等多方面的价值。 4.2 本文件采用GB/T7027提出的线分类法,将水文化遗产资源划分为大类、中类和小类3个层次。 其中: a) 大类分为不可移动水文化遗产资源、可移动水文化遗产资源和非物质水文化遗产资源3类; b) 中类是在大类基础上进行的扩展分类,其中不可移动水文化遗产资源划分为水利工程类水文 化遗产资源和非水利工程类水文化遗产资源2类,可移动水文化遗产资源划分为水利建设与 生产运输类水文化遗产资源、文化艺术类水文化遗产资源、日常生活类水文化遗产资源和其他 可移动水文化遗产资源4类,非物质水文化遗产资源划分为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 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和民俗10类水文化遗产 资源; 1GB/T46404—2025 c) 小类是在中类基础上依据水文化遗产的功能特征或表现形式进行的扩展分类。 5 编码方式与代码结构 5.1 水文化遗产资源的编码遵循唯一性、稳定性、可扩展性和实用性原则。 5.2 水文化遗产资源的分类代码采用分层次编码方式。 5.3 分类代码由5位阿拉伯数字组成,代码结构见图1,其中: a) 第一位为大类代码,用1位阿拉伯数字表示,从1开始按顺序编码; b) 第二位、第三位为中类代码,用2位阿拉伯数字表示,从01开始按顺序编码; c) 第四位、第五位为小类代码,用2位阿拉伯数字表示,从01开始按顺序编码。 × 大类代码×× 中类代码×× 小类代码 图1 分类代码结构图 示例:10203为涉水石刻及岩画的代码,其中:“1”为不可移动水文化遗产资源的大类代码,“02”为非水利工程类水 文化遗产资源的中类代码,“03”为涉水石刻及壁画的小类代码。 5.4 本文件的小类,设立带有“其他”字样的收容项。为了便于识别,规定收容项的代码尾数为“99”。 6 分类代码表 6.1 不可移动水文化遗产资源 不可移动水文化遗产资源的分类与代码见表1。 表1 不可移动水文化遗产资源分类代码表 代码 类别名称 说明 10000不可移动水文化遗产资源指人类在认识水、开发水、利用水、治理水、保护水、鉴赏水的过程中形 成的不可移动物质文化遗存 10100 水利工程类水文化遗产资源指历史上修建并延续至今的,控制、调节和利用地表水和地下水,以达 到除害兴利目的的各种水利工程遗产 10101 灌溉工程遗产指历史上为灌溉农田而兴建的水利工程和设施,包括水井、陂塘、旱 池、山塘、堰坝、取水口、分水鱼嘴、灌溉排水渠道体系、水闸、渡槽、地 下管涵等,如都江堰灌溉工程系统、莆田木兰陂灌溉工程、新疆坎儿井 灌溉系统、林州红旗渠、泾阳郑国渠、诸暨桔槔井灌系统等灌溉工程系 统;云浮长岗坡渡槽、泸县奇峰华丰渡槽等渡槽工程 10102 防洪(潮)排涝工程遗产指历史上为控制、防御洪水(海潮)、排泄涝水,减免工农业损失而兴建 的水利工程和设施,包括堤防、水坝、控导工程、分洪闸,以及沿海海塘 系统等,如荆江分洪闸、南宁邕江防洪古堤、洪泽湖大堤等堤防水闸; 高淳水阳江明代水牮等控导工程,莆田镇海堤、上海华亭海塘等古代 海塘工程等 2GB/T4640

.pdf文档 GB-T 46404-2025 水文化遗产资源分类与代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5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5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GB-T 46404-2025 水文化遗产资源分类与代码 第 1 页 GB-T 46404-2025 水文化遗产资源分类与代码 第 2 页 GB-T 46404-2025 水文化遗产资源分类与代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10-19 07:53:28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