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29.020 CCS F29 DL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电力行 业 标 准 DL/T 2162 —2020 用户参与需求响应基线负荷评价方法 Baseline load assessment method for user participation demand response 2020 -10 -23发布 2021 -02 -01实施 国家能源局 发布 XX/T XXXXX —XXXX I 目次 前 言 ................................ ................................ ................................ ................................ ................................ .. II 1 范围 ................................ ................................ ................................ ................................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 ................................ ................................ ............... 1 3 术语和定义 ................................ ................................ ................................ ................................ ....................... 1 4 基线负荷评价原则 ................................ ................................ ................................ ................................ ........... 1 5 数据要求 ................................ ................................ ................................ ................................ ........................... 2 6 基线负荷评价 ................................ ................................ ................................ ................................ ................... 2 附录 A (资料性附录) 典型基线负荷计算方法 ................................ ................................ ........................... 4 附录 B (算例) 典型基线负荷计算评价方法 ................................ ................................ .............................. 5 XX/T XXXXX —XXXX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 -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电力需求侧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SAC/TC 575)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南大学,中 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促进中心,国网(江苏)电力需求侧管理指导中心有限公 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计量中心,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华南理工大学,国网冀 北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广东卓维网络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王岩,肖勇,王宗义,韩文德,高赐威,裴丛仙子,董明宇,杨迪,陈宋宋, 周珏,李健,吴婉璐,杨苹,王婷,黄宇魁。 本文件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反馈至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管理中心 (北京市白广 路二条 一号,100761)。 XX/T XXXXX —XXXX 1 用户参与需求响应基线负荷评价方法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电力需求响应基线负荷的评价原则和评价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监管机构、电力公司、电力用户、售电公司或第三方服务商实施需求响应工作, 为需求响应基线负荷计算的效果评价提供参考。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 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900.58 -2008 电工术语 发电、输电及配电电力系统规划和管理 GB/T 2900.84 -2009 电工术语 电价 GB/T 2900.87 -2011 电工术语 电力市场 GB/T 32127 -2015 需求响应效果监测与综合效益评价导则 GB/T 37016 -2018 电力用户需求响应节约电力测量与验证技术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GB/T 2900.58、GB/T 2900.84 、GB/T 2900.87 、GB/T 32127 、GB/T 37016 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 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 3.1 基线负荷 Baseline load 用户在需求响应期假定不实施需求响应的情况下,按一定时间周期统计计算的负荷曲线。 3.2 基线偏差 Baseline deviation 基线偏差是指在非需求响应日,利用选取的用户基线计算方法,计算假定需求响应事件发生时 段的用户基线负荷,与实际消耗的负荷相比较的偏差。 4 基线负荷评价原则 4.1 公平合理 制定的评价 方法应考虑不同的基线负荷计算方法、负荷规模、负荷特性等。 4.2 准确简明 用户基线负荷评价方法应基于当前技术水平合理设置阈值,易于管理者与用户的使用。 XX/T XXXXX —XXXX 2 4.3 数据典型 所选择的历史数据应与所计算的用户基线负荷强相关。 5 采集数据要求 5.1 数据项要求 用户负荷数据(正向有功总功率)。 5.2 数据采集频度要求 不低于 15分钟 /次采集频度。 5.3 数据质量要求 为保证用户用电数据周期完整性,采集的数据至少连续 7天,日完整率不低于 80%,缺失数据 连续时间不超过 2小时。 5.4 数据补数推荐算法 相似日类比法(最近距离法)、平均值插值法。 6 基线负荷评价 6.1 基线负荷计算方法 基线负荷计算方法可参照 《 GB/T 37016 -2018 电力用户需求响应节约电力测量与验证技术要求》 推荐的相似日匹配法,也可采用二次指数平滑法和加权法等需求响应参与各方认可的其它短期负荷 预测算法。 6.2 评价原理 采用某预测方法对需求响应日前 5个连续同类型 典型日的负荷进行预测,如其预测精度满足要 求,则基于该方法计算的目标日需求响应基线为合格,该结论可视情况沿用。 6.3 评价指标 6.3.1 基线负荷偏差率 %100 ,, fii fi iPP PE (1) 式中: iE ——时刻 i的基线负荷偏 差率, %; fiP, ——评价日时刻 i的实际负荷值, kW; XX/T XXXXX —XXXX 3 iP——时刻 i基线负荷值,kW。 6.3.2 日平均基线负荷准确率 %100) 1(  RMSE Ad (2)  n iiEnRMSE 12 1 (3) 式中: dA ——日平均基线 负荷准确率, %; RMSE ——日平均基线 负荷偏差率均方根; iE ——时刻 i的基线负荷偏 差率, %; n ——日实际考核 点数。 6.3.3 平均日平均基线负荷准确率 %1001 1 m id m AmA (4) 式中: mA ——典

.pdf文档 DL-T 2162-2020 用户参与需求响应基线负荷评价方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L-T 2162-2020 用户参与需求响应基线负荷评价方法 第 1 页 DL-T 2162-2020 用户参与需求响应基线负荷评价方法 第 2 页 DL-T 2162-2020 用户参与需求响应基线负荷评价方法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10-19 07:44:54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