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83.080.20 CCSG31SH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化工行业标准 SH/T1850—XXXX 塑料低密度聚乙烯(PE-LD)支化度的测定 红外光谱法 Plastics-Determinationoflowdensitypolyethylene(PE-LD)branchingdegreeby infraredspectrometry 报批稿 (本稿完成日期:2024-04-07) XXXX-XX-XX发布 XXXX-XX-XX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SH/T1850—XXXX I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塑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石化塑料树脂产品分会(SAC/TC15/SC1)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兰州石化分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石 油化工研究院、北京燕山石化高科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浙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中韩(武汉)石油化工 有限公司、陕西延长中煤榆林能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有限责任公司、青岛海关 技术中心、中华人民共和国青岛大港海关、中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燕山分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高杰、裴鑫杰、赵家琳、王晓丽、刘丽莹、肖爱玲、乔然、王会能、梁俊虎、 王莉、邓可、李洲、赵霞、宋丹、赵铁凯、贺冲、吕正忠、高建国。SH/T1850—XXXX 1塑料低密度聚乙烯(PE-LD)支化度的测定红外光谱法 警示——使用本文件的人员应有正规实验室工作的实践经验。本文件并未指出所有可能的安全问 题。使用者有责任采取适当的安全和健康措施,并保证符合国家有关法规规定的条件。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采用红外光谱法测定低密度聚乙烯(PE-LD)支化度的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低密度聚乙烯支化度的测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 于本文件。 GB/T1845.2塑料聚乙烯(PE)模塑和挤出材料第2部分:试样制备和性能测定 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支化度degreeofbranching B 每1000个碳中含有的甲基数量。 4方法概要 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扫描正构烷烃,得到正构烷烃在1378cm-1波数处甲基特征吸收峰峰高和2 019cm-1波数处亚甲基特征吸收峰的峰面积。计算正构烷烃甲基与亚甲基的摩尔比。以正构烷烃的 作为横坐标,以正构烷烃的甲基和亚甲基的摩尔比(CH3/(CH2)n)作为纵坐标, 绘制校准曲线。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扫描样品,通过样品的 换算得到样品 的支化度。 5仪器和材料 5.1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光谱范围4000cm-1~400cm-1,分辨率优于1cm-1,波数精度优于0.02 cm-1。配备磁性薄膜样品架、溴化钾窗片(KBr)(或其它耐高温、透光率好的材质)及样品架。 5.2模压机:压力0kN~500kN,模压板最高加热温度不低于180℃。 SH/T1850—XXXX 25.3红外压片机:压力0kN~150kN,压力稳定性不大于1MPa/min。 5.4正构烷烃:推荐购买正十四烷、正十六烷、正二十二烷、正四十烷,色谱纯。 5.5测厚仪:测量精度不低于0.01mm。 6试验步骤 6.1仪器操作条件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操作条件见表1。 表1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操作条件 操作条件 设置要求 扫描次数 不低于16次 分辨率 4cm-1 CH3测量谱峰 1380cm-1~1376cm-1范围内最强吸收峰 CH3测量基线 1395cm-1~1330cm-1范围内吸收峰肩相切直线 CH2测量谱峰 2061cm-1~1996cm-1范围内吸收峰的峰面积 6.2仪器校准 6.2.1运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软件,扫描空气背景。 6.2.2选取正十四烷或正十六烷1滴均匀涂抹于KBr窗片,放入样品架,进行红外扫描。取正二十二 烷或正四十烷约0.1g置于KBr窗片,放入样品架,在加热板上(或用红外灯)加热,待试样融化后, 立即进行红外扫描。仪器扣除空气背景后得到正构烷烃的红外谱图。 6.2.3按表1中给定的操作条件,测定正构烷烃的 。各正构烷烃5次重复测定结 果的相对偏差不大于2%,取其算术平均值,满足表2的要求。 表2典型的仪器校准要求 正构烷烃 允许差 正十四烷 1.95 0.05 正十六烷 1.71 0.04 正二十二烷 1.22 0.04 正四十烷 0.66 0.02 6.3样品的制备 按照GB/T1845.2中给定的操作条件,压塑低密度聚乙烯样片,也可采用红外压片机进行低密度聚 乙烯样品的压制,样片厚度为0.1mm~0.3mm。 6.4样品的测试 将聚乙烯样片夹于磁性薄膜样品架。运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工作站,扫描空气背景和样片,得 到样品的 。低密度聚乙烯在1378cm-1甲基特征吸收谱带、在2019cm-1亚甲 基特征吸收谱带的典型谱图见图1、图2。 SH/T1850—XXXX 3 图1低密度聚乙烯在1378cm-1甲基特征吸收谱带 图2低密度聚乙烯在2019cm-1亚甲基特征吸收谱带 7计算 低密度聚乙烯样品的支化度按式(1)计算: 100010085.0 0893.00.0085 0.0893xxB ............................................................(1) 式中: B ——支化度; x ——聚乙烯样品的 ; 0.0893——校准曲线的斜率,具体见附录A; 0.0085——校准曲线的截距,具体见附录A。 在同一试样样片不同位置测定3次,并计算其算术平均值,所得结果按照GB/T8170中的修约值比较 法修约至小数点后一位。 SH/T1850—XXXX 48精密度 多家实验室对部分低密度聚乙烯进行了支化度测试方法的精密度试验,精密度计算结果见附录B。 9试验报告 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a)注明引用本文件; b)有关试样的全部信息,例如样品名称、批号等; c)样品谱图中甲基的峰高与亚甲基的峰面积; d)分析结果; e)测定中观察到的异常现象的说明; f)试验日期等。SH/T1850—XXXX 5附录A (资料性) 校准曲线的制作 A.1运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软件,扫描空气背景。 A.2分别取正十四烷、正十六烷各1滴均匀涂抹于KBr窗片,放入样品架进行红外扫描。分别取正二十 二烷和正四十烷约0.1g置于KBr窗片,放入样品架,在加热板上(或用红外灯)加热,待试样融化后, 立即进行红外扫描。仪器扣除空气背景后得到正构烷烃的红外谱图。 A.3按6.1中给定的操作条件,测定正构烷烃的 。各正构烷烃5次重复测定结果 的相对偏差不大于2%,取其算术平均值。计算正构烷烃中甲基和亚甲基的摩尔比。 A.4以正构烷烃的 作为横坐标,以正构烷烃的甲基和亚甲基的摩尔比作为纵 坐标,绘制校准曲线。 A.5典型校准曲线公式见式(A.1)。 0085.0 0893.0  x y………………………………………(A.1) 式中: y——正构烷烃甲基和亚甲基的摩尔比(CH3/(CH2)n); x——正构烷烃的 。 SH/T1850—XXXX 6附录B (资料性) 精密度数据统计结果 在12个实验室对低密度聚乙烯树脂4个样品进行了支化度测试方法的精密度试验。按GB/T6379.2 对精密度实验结果进行数理统计,并计算精密度结果,见表B.1。 表B.1低密度聚乙烯树脂4个样品的精密度数据 表B.1中的数据只是有限的试验结果,并不能覆盖所有材料、批号、试验条件及实验室,因此,严 格地说,不能将其视为判别接收或拒收的依据。序号样品实验室参 加数/ 个支化度平 均值 B实验室内 实验室间 标准偏差 Sr重复性限 r(2.8Sr)重复性 相对误差 r/B/%标准偏差 SR再现性限 R(2.8SR)再现性 相对误差 R/B/% 12220H1222.00.10 0.2 0.91 0.88 2.4 10.91 22420H1114.40.04 0.1 0.69 0.54 1.5 10.42 32426H1216.00.05 0.1 0.31 0.67 1.8 11.25 4LD26D1212.40.11 0.3 2.42 0.54 1.5 12.10

.pdf文档 SH-T 1850-2025 塑料 低密度聚乙烯 PE-LD 支化度的测定 红外光谱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SH-T 1850-2025 塑料 低密度聚乙烯 PE-LD 支化度的测定 红外光谱法 第 1 页 SH-T 1850-2025 塑料 低密度聚乙烯 PE-LD 支化度的测定 红外光谱法 第 2 页 SH-T 1850-2025 塑料 低密度聚乙烯 PE-LD 支化度的测定 红外光谱法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10-18 15:01:25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