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13.300 CCSA8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1610—2025 代替GB/T21610—2008 化学品 啮齿类动物显性致死试验方法 Chemicals—Testmethodofrodentdominantlethal 2025-08-29发布 2025-12-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GB/T21610—2008《化学品 啮齿类动物显性致死试验方法》,与GB/T21610—2008 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 更改了试验基本原则(见第4章,2008年版的第5章); b) 更改了对实验动物的要求(见5.1.1,2008年版的6.3.1); c) 更改了阳性对照物及其使用剂量(见5.1.3,2008年版的6.2.3); d) 更改了对染毒期和交配间隔的要求和说明(见5.2.1,2008年版的6.5.1.4、6.5.2); e) 更改了受试物所采用的限制剂量水平(见5.2.2,2008年版的6.4.2); f) 更改了对染毒方式的要求,受试物不宜采用腹腔注射的方式(见5.2.3,2008年版的6.5.1.2); g) 增加了对动物体重和饲料消耗量、饮用水消耗量的测量(见5.2.4); h) 增加了着床前丢失率、着床后死亡率、死胎数、显性致死指数等的计算公式(见6.2); i) 增加了试验的可接受标准(见6.3); j) 更改了结果评价和解释(见6.4,2008年版的6.6.3和第8章); k) 更改了试验报告应包括的内容(见6.5,2008年版的第7章)。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全国危险化学品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51)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中检科健(天津)检验检测有限责 任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程娟、郑敏、吴智君、张意、鱼涛、刘黎、张林媛、谢文平。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08年首次发布为GB/T21610—2008;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ⅠGB/T21610—2025 引 言 显性致死试验的目的是研究化学物质是否会导致雄性生殖细胞染色体损伤,可用于进一步确证体 外试验或其他试验系统获得的阳性结果,也可预测通过种系传播的遗传疾病的危害和风险。本文件中 的试验方法可以同时考察受试物的遗传毒性、发育毒性或生殖毒性,但这种测试方法消耗动物数量较 多,比较昂贵、耗时。另外,由于显性致死突变的自发频率相当高,在检测突变频率小幅增加时,本文件 试验方法的敏感性相对有限。因此,本文件试验方法建议作为一种补充试验方法,在没有其他监管要求 时使用。 ⅡGB/T21610—2025 化学品 啮齿类动物显性致死试验方法 1 范围 本文件确立了啮齿类动物显性致死试验的基本原则,描述了试验方法,规定了试验数据和试验报告 的内容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检测化学品对啮齿类动物雄性生殖细胞染色体损伤的试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14925 实验动物 环境及设施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黄体 corporaluteum 成熟卵泡排卵后进一步形成的激素分泌结构。 注:卵巢中的黄体数量与排卵数相一致。 3.2 显性致死突变 dominantlethalmutation 发生于生精细胞中,不引起配体的功能异常但引起受精卵或发育中的胚胎死亡的变异。 3.3 受孕率 fertilityrate 孕鼠在交配雌鼠总数中的占比。 3.4 交配间隔 matinginterval 处理组雄性染毒结束到交配之间的时间段。 注:不同间隔可以评估受试物对不同生殖细胞类型的影响。如小鼠交配间隔为1、2、3、4、5、6、7、8周时,分别评估 对精子、浓缩精子细胞、圆形精子细胞、粗线期精母细胞、早期精母细胞、已分化精原细胞、分化中的精原细胞 和干细胞精原细胞的影响。 3.5 着床前丢失 preimplantationloss 着床数与黄体数的差值。 3.6 着床后死亡 postimplantationloss 死胎数与着床数的差值。 1GB/T21610—2025 4 试验基本原则 通过适当的染毒途径使雄性动物接触受试物,然后与未经染毒且未交配过的雌性动物交配。交配 结束后,取出雌性动物。雌性动物于妊娠后半期处死,剖开腹腔,取出子宫和卵巢,检查黄体数、着床数、 死胎数、活胎数,计算受孕率、着床前丢失率、着床后死亡率等参数。雄性动物则于一定间隔时间后再与 另一批未经染毒且未交配过的雌性动物交配。根据不同的试验目标确定具体的染毒期和交配间隔。 5 试验方法 5.1 试验准备 5.1.1 实验动物 优先选择小鼠,其次大鼠。使用其他哺乳动物物种应说明理由。应选用健康的、性成熟的动物。动 物购买后适应性饲养不少于5d,饲养环境应符合GB14925的规定。采用无创或微创方式对实验动物 进行编号,随机分组。初始动物平均体重差异按性别分组不宜超过±20%。所需动物数量应根据动物 的生育能力、试验目标等确定,保证每周每组至少产生400个着床点。 5.1.2 受试物准备 除非有资料表明以溶液(或乳浊液、悬浊液等)保存具有稳定性外,试验中的受试物应现场配制。固 体受试物应溶于或悬浮于适当的溶剂或赋形剂中,或在饲料或饮水中混合。液体受试物可直接使用或 稀释后使用。根据受试物的理化性质(水溶性/脂溶性)确定受试物所用的溶剂或赋形剂。对于吸入暴 露,受试物可根据其物理化学性质,以气体、蒸气或固体/液体气溶胶的状态使用。通常采用水、生理盐 水、甲基纤维素溶液、羧甲基纤维素钠盐溶液、橄榄油和玉米油等作为溶剂或赋形剂。如果不是常用溶 剂或赋形剂,应说明其成分及选择原因。 5.1.3 对照 应设置相应的阳性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阴性对照组除不使用受试物外,其他处理与染毒组一致。 当所使用的溶剂没有文献资料或历史性资料证明其无有害作用或无致突变性作用时,应设空白对照组。 阳性对照组可采用腹腔注射方式染毒。阳性对照物及其使用剂量见表1。 表1 阳性对照物及其使用剂量 阳性物质(CAS号)剂量 mg/kg染毒时间 d 三亚乙基嘧胺(51-18-3) 0.25(小鼠) 1 环磷酰胺(50-18-0) 50~150(小鼠) 5 环磷酰胺(50-18-0) 25~100(大鼠) 1 甲磺酸乙酯(62-50-0) 100~300(小鼠) 5 单体丙烯酰胺(79-06-1) 50(小鼠) 5 苯丁酸氮芥(305-03-3) 25(小鼠) 1 2GB/T21610—2025 5.2 试验步骤 5.2.1 染毒期和交配间隔 雄鼠预先接触受试物,再进行交配。雌鼠不接触受试物。雄鼠一般单次染毒或连续染毒5d,也可 根据实验目的延长染毒时间。雄鼠最后一次接触受试物后的当天,按1∶1或2∶1的雌雄鼠数量比例 进行同笼交配。5d后取出雌鼠另行饲养。雄鼠则于2d后再与同样数量的另一批未交配的雌鼠继续 同笼交配。同笼期间,通过阴道涂片或肉眼观察到阴栓来确定雌鼠的受孕日。若采取重复剂量染毒,则 交配间隔的数量会相应减少,例如小鼠染毒28d后,只有4周的交配期来评估受试物对精子发生不同 阶段的影响。如果试验目标是确定受试物本身是否会诱导显性致死突变,则雄性暴露于精子发生的整 个周期(小鼠染毒7周,每周染毒5次~7次),并在最后交配一次。如果目标是确定显性致死诱导的敏 感生殖细胞类型,那么首选单次或5d的暴露,然后每周交配,小鼠连续8周,大鼠连续10周。 5.2.2 剂量设计 受试物至少设三个剂量组,应先进行预试验以确定最高剂量。最高剂量在受试期间应可耐受,即仅 出现轻微症状如轻微体重降低等,不应影响交配行为,未出现死亡、疼痛、痛苦等应采用人道主义安乐死 的症状。中间剂量应引起较轻的可观察到的毒性效应,低剂量应不出现毒效应。剂量组的剂量间距以 2倍~4倍为宜。对照组中赋形剂的浓度可采用高浓度组的赋形剂用量。受试物毒性较低时,染毒时间 为14d或14d以上的限制剂量(按体重计)为1000mg/(kg·d),染毒时间少于14d的限制剂量(按体 重计)为2000mg/(kg·d)。 5.2.3 染毒方式 根据试验目的或受试物的性质,并考虑预期的人体暴露方式来选择染毒途径。可选择饲料、饮用 水、皮下、静脉、局部、局部吸入、口服(灌胃)或植入等暴露途径,一般不宜采用腹腔注射的途径(阳性对 照组除外)。灌胃或注射染毒的最大液体体积取决于实验动物的大小。受试物溶液一次给予的最大体 积通常不应超过每100g体重1mL的量,水溶液最多可使用每100g体重2mL的量。 5.2.4 临床观察 观察并记录动物的中毒体征,染毒期间每天两次。动物在试验开始时称重,如果染毒时间超过 7d,则每7d称量体重一次,并测量饲料的消耗量;如果受试物是通过饮用水染毒,每周应测量饮用水 的消耗量。 5.2.5 组织收集和处理 雌鼠在妊娠期的后半段安乐死(小鼠受孕第13天,大鼠受孕第14天~第15天),检查子宫和卵 巢,记录黄体数、着床数、活胎数、胎儿重量、死胎数(包括早期死亡胚胎和晚期死亡胚胎)。可见的胎儿 在Bouin’s固定

.pdf文档 GB-T 21610-2025 化学品 啮齿类动物显性致死试验方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GB-T 21610-2025 化学品 啮齿类动物显性致死试验方法 第 1 页 GB-T 21610-2025 化学品 啮齿类动物显性致死试验方法 第 2 页 GB-T 21610-2025 化学品 啮齿类动物显性致死试验方法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10-12 17:28:42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