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25.200
CCSJ3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8683—2025
代替GB/T18683—2002
钢铁件激光表面淬火
Lasersurfacehardeningofironandsteelparts
2025-08-29发布 2026-03-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目 次
前言 Ⅲ …………………………………………………………………………………………………………
1 范围 1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
3 术语和定义 1 ………………………………………………………………………………………………
4 工件材料及原始状态 2 ……………………………………………………………………………………
5 激光淬火设备 3 ……………………………………………………………………………………………
6 激光淬火工艺规范 4 ………………………………………………………………………………………
7 质量检验 5 …………………………………………………………………………………………………
8 安全防护 7 …………………………………………………………………………………………………
9 记录 7 ………………………………………………………………………………………………………
附录A(资料性) 常用激光器及特点 8 ……………………………………………………………………
附录B(资料性) 常用吸光涂料 9 …………………………………………………………………………
参考文献 10 ……………………………………………………………………………………………………
ⅠGB/T18683—2025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GB/T18683—2002《钢铁件激光表面淬火》,与GB/T18683—2002相比,除结构调整
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 增加了术语“搭接率”“表面淬火硬化层深度”“表面淬火总硬化层深度”“表面淬火硬化层宽度”
及其定义(见3.4~3.7);删除了术语“相变硬化区”“热影响区”“表面最低硬度”“硬度极限”“有
效硬化层深度”“有效硬化层宽度”“总硬化层深度”“总硬化层宽度”及其定义(见2002年版的
3.4~3.11);
b) 更改了常用激光淬火工件的材料牌号(见表1,2002年版的附录A);
c) 更改了激光淬火设备的要求(见5.1~5.7,2002年版的5.1、5.1.1~5.1.4);
d) 增加了工艺制定原则要素和工艺参数确定方法,将“搭接系数”更改为“搭接率”,并更改了相应
计算公式(见6.1.2、6.2、6.4、6.5,2002年版的5.3.1、5.3.3、5.3.4);
e) 更改了工件表面预处理方法(见6.3,2002年版的5.2);
f) 更改了质量检验项目及要求(见7.1~7.7,2002年版的6.1、6.3~6.6),删除了对“表面粗糙度”
和“硬度分布”的检验(见2002年版的6.2、6.3.2),删除了“显微硬度测量法”和“显微组织测量
法”(见2002年版的6.5.1、6.5.2、6.6.1、6.6.2);
g) 删除了“仲裁方法”及相关内容(见2002年版的6.7);
h) 更改了“记录”相关内容(见第9章,2002年版的5.4)。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全国热处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75)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浙江工业大学、中国机械总院集团北京机电研究所有限公司、中车工业研究院(青岛)有
限公司、温州大学、中国机械总院集团武汉材料保护研究所有限公司、江苏丰东热处理及表面改性工程
技术研究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南京辉锐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西南交通大学、苏州热工研究院
有限公司、中特泰来模具技术有限公司、湖南南方宇航高精传动有限公司、中交上海航道局有限公司、
济南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四川远方高新装备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天马轴承集团有限公司、江苏神
盾工程机械有限公司、浙江中数激光装备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姚建华、徐跃明、李俏、王聪、陈希章、史有森、张群莉、陈智君、潘邻、李美艳、
齐欢、王文健、董海涛、卢伟炜、邱荣春、尹家春、孟晓宁、张誉川、马伟良、黄李文、张伟丰、张寅林、韩彬、
吴志玮、丁昊昊、陈晨、周枳岍、辛龙、陈懿。
本文件于2002年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ⅢGB/T18683—2025
钢铁件激光表面淬火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激光表面淬火的工件材料及原始状态、激光淬火设备、工艺规范、质量检验、安全防护
和记录。
本文件适用于采用激光对钢铁件表面淬火。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T1958 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 几何公差 检测与验证
GB/T3864 工业氮
GB/T4340.1 金属材料 维氏硬度试验 第1部分:试验方法
GB/T4842 氩
GB/T5617 钢件表面淬火硬化层深度的测定
GB/T7232 金属热处理 术语
GB7247.1 激光产品的安全 第1部分:设备分类和要求
GB/T9443 铸钢铸铁件 渗透检测
GB/T9444 铸钢铸铁件 磁粉检测
GB/T10320 激光设备和设施的电气安全
GB/T10610 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 表面结构 轮廓法 评定表面结构的规则和方法
GB15735 金属热处理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
GB/T38762.1 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 尺寸公差 第1部分:线性尺寸
3 术语和定义
GB/T7232和GB/T5617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激光表面淬火 lasersurfacehardening;laserquenching
以激光为能源,以极快的速度加热工件表面的自冷淬火。
3.2
激光功率密度 laserpowerdensity
作用于工件表面单位面积上的激光束功率。
注:单位为瓦特每平方厘米(W/cm2)。
3.3
扫描速度 scanningspeed
单位时间内激光光斑相对于工件移动的距离。
1GB/T18683—2025
注:单位为毫米每秒(mm/s)。
3.4
搭接率 overlapratio
相邻2道激光光斑的搭接宽度与激光光斑宽度的比值。
3.5
表面淬火硬化层深度 surfacehardeningdepth
在技术要求的区域内从工件表面到规定界限硬度处的最小垂直距离。
注:界限硬度为A×HV(技术要求的最低表面硬度),通常A=0.8。
3.6
表面淬火总硬化层深度 totalsurfacehardeningdepth
在技术要求的区域内从工件表面至与基体具有相同硬度分界处的最小垂直距离。
3.7
表面淬火硬化层宽度 surfacehardeningwidth
与激光扫描方向垂直的工件表面或规定深度处两侧界限硬度间的距离。
4 工件材料及原始状态
4.1 工件材料
常用激光表面淬火材料见表1。
表1 常用激光表面淬火材料
类型 典型牌号 参考文件
碳素结构钢40、45、50、55、60、40Mn、45Mn、50Mn、60Mn、70Mn GB/T699
合金结构钢16Mn、20CrMnTi、40Cr、50Cr、35CrMo、42CrMo、40CrMnMo、50CrNi GB/T3077
碳素工具钢T7、T8、T8Mn、T9、T10、T11、T12、T13
合金工具钢9SiCr、5CrW2SiV、Cr2、9Cr2
模具钢 CrWMn、4Cr5MoSiV1、Cr12MoV、3Cr2W8V、5CrMnMo、5CrNiMoGB/T1299
轴承钢 GCr15、G102Cr18Mo、GCr15SiMnGB/T3086
GB/T18254
弹簧钢65、70、85、65Mn、70Mn、55SiMnVB、56Si2MnCr、50CrV、55CrMn、60Si2Mn GB/T1222
高速钢 W18Cr4V、W6Mo5Cr4V2、W9Mo3Cr4V、W12Cr4V5Co5 GB/T9943
不锈钢20Cr13、30Cr13、40Cr13、32Cr13Mo、14Cr17Ni2、95Cr18、90Cr18MoV GB/T1220
球墨铸铁QT400-15、QT400-18、QT450-10、QT500-7、QT600-3、QT700-2、QT800-2、
QT900-2GB/T1348
灰口铸铁HT200、HT225、HT250、HT275、HT300、HT350 GB/T9439
可锻铸铁KTH300-06、KTH350-10、KTZ450-06、KTZ550-04、KTZ650-02、KTZ700-02 GB/T9440
蠕墨铸铁RuT260、RuT300、RuT350、RuT380、RuT400、RuT450、RuT500 GB/T26655
2GB/T18683—2025
GB-T 18683-2025 钢铁件激光表面淬火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10-12 17:26:24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