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77.150.99
CCSH6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773—2025
代替GB/T1773—2008
片 状 银 粉
Flakesilverpowder
2025-08-29发布 2026-03-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GB/T1773—2008《片状银粉》,与GB/T1773—2008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
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 增加了片状银粉的牌号PAg-S6.0、PAg-S10.0,删除牌号PAg-S8(见4.1,2008年版的3.1);
b) 更改了产品标记(见4.2,2008年版的3.1);
c) 增加了化学成分杂质元素“Ru、Ca、Mn、Cr、Mg、Zn、Co”的限值(见5.1);
d) 增加了PAg-S6.0、PAg-S10.0的粒度分布、比表面积、松装密度、振实密度、烧损率和含水率范
围(见5.2);
e) 更改了含水率试验方法,将“烧损率”改为“含水率”(见6.7,2008年版的4.6);
f) 更改了片状银粉检查和验收(见7.1,2008年版的5.1);
g) 增加了片状银粉测试的取样规定(见7.4);
h) 更改了片状银粉的仲裁取样的方法(见7.5,2008年版的5.1.2);
i) 增加了检验结果的修约,并采用修约值比较法判定(见7.6.1);
j) 更改了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及随行文件内容(见8.3,2008年版的6.2);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43)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贵研电子材料(云南)有限公司、西安宏星电子浆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有研亿金
新材料有限公司、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有研纳微新材料(北京)有限公司、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有色
金属技术经济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云南省贵金属新材料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船黄冈贵金属有限
公司、山东有研国晶辉新材料有限公司、宁夏中色新材料有限公司、东方电气洁能科技成都有限公司、东
方电气精细电子材料(德阳)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燕华、黄富春、李俊鹏、李晨昊、赵莹、关俊卿、马骞、王建伟、郑晶、向磊、
朱武勋、张圣欢、贺昕、刘飞、刘萍、苏绍晶、幸七四、吴高鹏、何金江、石兴旺、彭戴、李治宇、陈学刚、甘俊、
王宁、罗慧、王珂、姚远、张晓杰、李玮、杨博文、莫建国、罗云、刘继松。
本文件于1988年首次发布,1995年第一次修订,2008年第二次修订,本次为第三次修订。
ⅠGB/T1773—2025
片 状 银 粉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片状银粉的分类和标记、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及随
行文件和订货单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电子浆料用片状银粉。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T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1479.3 金属粉末 松装密度的测定 第3部分:振动漏斗法
GB/T1774—2009 超细银粉
GB/T4309 粉末冶金材料分类和牌号表示方法
GB/T5162 金属粉末 振实密度的测定
GB/T8170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T19077 粒度分析 激光衍射法
GB/T19445 贵金属及其合金产品的包装、标志、运输、贮存
GB/T36590—2018 高纯银化学分析方法 痕量杂质元素的测定 辉光放电质谱法
3 术语、定义和符号
3.1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1
片状银粉 flakesilverpowder
颗粒形态为片状的银粉。
3.2 符号
下列符号适用于本文件。
D10:一个样品的累计粒度分布百分数达到10%时所对应的粒径。
D50:一个样品的累计粒度分布百分数达到50%时所对应的粒径。
D90:一个样品的累计粒度分布百分数达到90%时所对应的粒径。
4 分类和标记
4.1 产品分类
按产品平均粒度(D50)的不同,根据其平均粒度(D50)的上限值,分为4个牌号,根据GB/T4309其
1GB/T1773—2025
牌号分别表示为:PAg-S2.0、PAg-S6.0、PAg-S10.0、PAg-S15.0。牌号构成如下所示:
□
片状银粉产品代号P□-
片状银粉名称Ag□
片状银粉形状S□
片状银粉平均粒度(D50)的上限值
4.2 产品标记
片状银粉产品标记以本文件编号、牌号表示。
示例:
符合本文件平均粒度(D50)上限值为2.0μm的片状银粉表示为:GB/T1773-PAg-S2.0。
5 技术要求
5.1 化学成分
片状银粉的化学成分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化学成分
银元素质量分数a/%,不小于 99.95
杂质元素质量分数/%,不大于Pt 0.002
Rh 0.001
Ir 0.001
Au 0.002
Ru 0.02
Ca 0.002
Cu 0.01
Ni 0.005
Fe 0.01
Mn 0.005
Cr 0.005
Mg 0.005
Zn 0.005
Bi 0.002
Pb 0.001
Al 0.005
Co 0.001
Cd 0.001
Pd 0.002
Sb 0.001
杂质元素总质量分数b0.05
a银元素质量分数不直接测定,用差减法得到,其数值为100%减去杂质元素总质量分数的余量。
b杂质元素总质量分数不直接测定,为包括但不限于表中所列杂质元素实测值的和。
2GB/T1773—2025
5.2 比表面积、粒度分布、松装密度、振实密度、烧损率和含水率
产品的比表面积、粒度分布、松装密度、振实密度、烧损率和含水率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 比表面积、粒度分布、松装密度、振实密度、烧损率、含水率
牌号比表面积
m2/g粒度分布
μm
D10 D50 D90松装密度
g/cm3振实密度
g/cm3烧损率
%
538℃含水率
%
110℃
PAg-S2.0 ≥1.5 ≤0.5 ≤2.0 ≤100.5~2.03.0~7.0≤3.0≤1.0
PAg-S6.00.4~4.80.2~3.0>2.0~6.02.0~10.00.3~3.50.5~6.5≤2.0≤0.80
PAg-S10.00.2~2.03.0~8.0>6.0~10.08.0~20.00.3~3.51.5~6.5≤2.0≤0.80
PAg-S15.0 ≤1.0 ≤10.0>10.0~15.0≤40.01.0~5.02.0~5.5≤2.0≤0.80
5.3 外观质量
片状银粉色泽应均匀且无肉眼可见银屑颗粒,呈现银亮色或银灰色。
6 试验方法
6.1 化学成分的分析方法按GB/T36590—2018的规定进行。
6.2 比表面积的测定按GB/T1774—2009中附录A的规定进行。
6.3 粒度分布的测定按GB/T19077的规定进行。
6.4 松装密度的测定按GB/T1479.3的规定进行。
6.5 振实密度的测定按GB/T5162的规定进行。
6.6 烧损率的测定:称取1.00g~2.00g试样,精确至0.001g,置于已恒重的坩埚中,放入管式电阻炉
中,随炉升温至538℃,保温60min,取出后恒重,待重量不再变化后,按式(1)计算烧损率。
ωw1=m1-m2
m1-m0×100% ……………………(1)
式中:
ωw1———片状银粉的烧损率,单位为(%);
m0———坩埚质量,单位为克(g);
m1———灼烧前瓷坩埚和试样的总质量,单位为克(g);
m2———灼烧后瓷坩埚和试样的总质量,单位为克(g)。
计算结果数值修约按GB/T8170的规定进行,测试结果取两位有效数字。
6.7 含水率的测定:称取1.00g~2.00g试样,精确至0.001g,置于已恒重的坩埚中,放入烘箱中,在空
气气氛下升温至110℃,保温60min,取出后恒重,待重量不再变化后,按式(2)计算含水率。
ωw2=m4-m5
m4-m3×100% ……………………(2)
式中:
ωw2———片状银粉的含水率,单位为(%);
m3———坩埚质量,单位为克(g);
m4———加热前瓷坩埚和试样的总质量,单位为克(g);
3GB/T1773—2025
m5———加热后瓷坩埚和试样的总质量,单位为克(g)。
计算结果数值修约按GB/T8170的规定进行,测试结果取两位有效数字。
6.8 外观质量采用目视进行检查。
7 检验规则
7.1 检查和验收
7.1.1 产品由供方或第三方进行检验,保证产品质量符合本文件及订货单的规定。
7.1.2 需方可对收到的产品按本文件的规定进行检验。如检验结果与本文件及订货单的规定不符
时,应以书面形式向供方提出,由供需双方协商解决。属于外观质量的异议,应在收到产品之日起3天
内提出;属于化学成分、比表面积、粒度分布、松装密度、振实密度、烧损率、含水率的异议,应在收到产品
之日起30天内提出。如需仲裁,应由供需双方在需方共同取样或协商确定。
7.2 组批
产品应成批提交验收,每批应由同一批投料、同一牌号生产的产品组成,批重不限。
7.3 检验项目
每批片状银粉产品应进行化学成分、比表面积、粒度分布、松装密度、振实密度、烧损率、含水率和外
观质量的检验。
7.4 取样规定
产品的取样应符合
GB-T 1773-2025 片状银粉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10-12 17:25:40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