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23.020.30
CCSJ7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3591—2025
代替GB/T13591—2009
乙炔气瓶充装规定
Rulesforthefillingofacetylenecylinders
2025-08-29发布 2026-03-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目 次
前言 Ⅲ …………………………………………………………………………………………………………
1 范围 1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
3 术语和定义 1 ………………………………………………………………………………………………
4 符号和缩略语 2 ……………………………………………………………………………………………
5 基本条件 2 …………………………………………………………………………………………………
6 充装过程控制 2 ……………………………………………………………………………………………
7 充装记录 7 …………………………………………………………………………………………………
8 充装质量安全追溯信息系统 7 ……………………………………………………………………………
附录A(规范性) 有溶剂乙炔气瓶中剩余乙炔量的计算 9 ………………………………………………
附录B(资料性) DMF的理化参数 11 ……………………………………………………………………
附录C(资料性) 无溶剂乙炔气瓶的充装 12 ………………………………………………………………
ⅠGB/T13591—2025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GB/T13591—2009《溶解乙炔气瓶充装规定》,与GB/T13591—2009相比,除结构调
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删除了乙炔瓶皮重、最大乙炔量、最大限定压力的术语和定义(见2009年版的第3章);
———更改了符号和缩略语(见第4章,2009年版的第4章);
———增加了“基本条件”(见第5章);
———更改了充装的内容(见第6章,2009年版的第5章~第7章);
———增加了二甲基甲酰胺(DMF)溶剂乙炔气瓶充装要求(见第6章);
———更改了充装记录(见第7章,2009年版的第8章);
———增加了“充装质量安全追溯信息系统”(见第8章)。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全国气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1)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杭州新世纪混合气体有限公司、江苏天海特种装备有限公司、金宏气体股份有限
公司、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杭州三泰气体设备有限责任公司、浙江智安绿碳新材料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蒋宏达、张金波、叶兴、刘志军、李桐、陈琪、韩永强、徐聪。
本文件于1992年首次发布,2009年第一次修订,本次为第二次修订。
ⅢGB/T13591—2025
乙炔气瓶充装规定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乙炔气瓶充装规定的基本条件、充装过程控制、充装记录和充装质量安全追溯信息
系统。
本文件适用于按GB/T11638制造的乙炔气瓶的充装。
本文件不适用于乙炔气瓶集束装置及乙炔混合气体的充装和化工生产过程中盛装乙炔的固定容器
的充装。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T3864 工业氮
GB/T6026 工业用丙酮
GB6819 溶解乙炔
GB/T7144 气瓶颜色标志
GB/T11638 乙炔气瓶
GB/T13005 气瓶术语
GB15258 化学品安全标签编写规定
GB/T16804 气瓶警示标签
HG/T2028 工业用二甲基甲酰胺
TSG07 特种设备生产和充装单位许可规则
TSG23 气瓶安全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GB/T13005和GB/T11638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乙炔气瓶实重 actualweightofacetylenecylinders
在用乙炔气瓶再次充装前或充装后的实际称量值。
3.2
剩余压力 residualpressure
在用乙炔气瓶再次充装前瓶内乙炔的压力。
3.3
静置后压力 settledpressure
乙炔气瓶充以规定溶剂量并充装乙炔,静置后,瓶内气体在当时均匀环境温度下的压力。
1GB/T13591—2025
4 符号和缩略语
4.1 符号
下列符号适用于本文件。
B ———乙炔在溶剂中的质量溶解度,单位为千克每千克(kg/kg);
Gs———乙炔气瓶内剩余乙炔量,单位为千克(kg);
mA1———乙炔气瓶内乙炔充装量,单位为千克(kg);
mA———乙炔气瓶的最大乙炔量,单位为千克(kg);
mF———溶剂补加量,单位为千克(kg);
Qa———丙酮规定充装量,单位为千克(kg);
Qd———DMF规定充装量,单位为千克(kg);
TA1———乙炔气瓶充装前实重,单位为千克(kg);
TA2———乙炔气瓶充装后实重,单位为千克(kg);
Tm———乙炔气瓶皮重,单位为千克(kg);
V———气瓶标明的水容积,单位为升(L);
δ———瓶内多孔填料孔隙率,%;
Δms———溶剂充装量允许偏差,单位为千克(kg)。
4.2 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DMF———N,N-二甲基甲酰胺(N,N-dimethylformamide)
SF———无溶剂的(SolventFree)
5 基本条件
5.1 充装单位应满足TSG07的许可条件。
5.2 充装单位应建立并维护充装质量安全追溯信息系统。
5.3 充装单位应按照TSG23的要求维护已办理使用登记气瓶的电子标签或二维码等电子识读标
志,无法电子识读的气瓶不应充装。电子识读标志应具有加密和防伪功能。
5.4 充装单位应配备经培训合格的作业人员。
5.5 充装单位所用特种设备应符合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并为所充装气瓶建立电子档案,办理使用
登记。
5.6 配备适合工艺要求和充装能力的压力计量、温度计量、重量计量、安全阀、防爆电气、阻火器和监测
装置,并定期检定或校准计量器具、安全附件和监测装置。
5.7 充装单位应配备满足产品质量分析的仪器。
5.8 充装设备应具备超压报警和自动停车功能。
6 充装过程控制
6.1 充装前的检查
6.1.1 乙炔气瓶的检查
6.1.1.1 充装前的气瓶应由专人负责,逐瓶进行检查,检查内容至少应包括:
2GB/T13591—2025
GB-T 13591-2025 乙炔气瓶充装规定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10-12 17:21:23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