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5. 020 LY B 66 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 LY/T1058—2013 代替LY/T1058—1991 日本落叶松速生丰产林 Fast-growing and high-yield plantation for larix kaempferi 2013-03-15发布 2013-07-01实施 国家林业局 发布 LY/T1058—2013 目 次 前言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适生区划分与培育指标 4 5 造林技术 6森林抚育 附录A(资料性附录)日本落叶松适生区划分 附录B(资料性附录)日 日本落叶松各林龄阶段生长量指标 附录C(规范性附录) 日本落叶松主伐年龄与出材量指标 附录D(资料性附录) 日本落叶松立地分类与质量评价 附录E(规范性附录) 日本落叶松人工造林初植密度 附录F(规范性附录) 日本落叶松速生丰产林抚育指标 19 LY/T1058—2013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是对《日本落叶松速生丰产林》(LY/T1058一1991)的修订,与原标准比较,修订内容主 要有: 修改了第Ⅱ区的主要生长指标,包括林龄12年起的生长指标、抚育间伐进程表、大径材轮伐 期、14地位指数的出材量指标,以及海拔、年均温、积温等自然状况指标; 修改了“日本落叶松目标主伐年龄表”, 修改了出材量表述方式; 一将原表8“抚育间伐表”改为“日本落叶松不同培育目标抚育间伐适宜保留密度表”; 一对日本落叶松培育区区划示意图进行了更新; -增加了术语和定义”一章,将原“技术内容”一章分解为“适生区区划与培育指标”、“造林技 术”“森林抚育”三章; 在林地清理中增加了保留珍贵树种的要求; 增加了裁植中施肥的技术要求和容器苗裁植技术要求; 在抚育间伐中增加了隔株(行)间伐,并对下层抚育增加了林木分级方法、间伐木选择方法,增 加了抚育间伐技术要求; 增加了人工整枝,对培育大径材提出修枝要求; 增加了林地利用的限制条件; 一删除了不同材种培育期内用工量表、基地建设的经营主体、丰产林工程建设管理、检查验收等 内容; 更新了培育区区划图。 本标准由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营造林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辽宁省森林经营研究所、河北省塞罕坝林业机械林 场、湖北省宜昌大老岭国有林场、甘肃省小陇山林业科学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唐小平、程小玲、谭学仁、张向忠、徐慎东、马建伟、殷明放、陈晓非、翁国庆、 王倩、陈盂涤、卡菲。 本标准代替LY/T1058一1991《日本落叶松速生丰产林》。 LY/T1058—2013 日本落叶松速生丰产林 1范围 本标准划分了日本落叶松[Larixkaempferi(Lamb.)Carr.]速生丰产林适生区域,规定了各适生区 的培育指标,提出了造林、抚育等主要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我国日本落叶松速生丰产林培育及经营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6000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 GB7908 8林木种子质量分级 GB/T15781森林抚育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林木分化 differentiation tree 在树种、年龄、立地条件相同的林分内,林木在高矮、粗细和生活力方面随着生长发育而表现出来的 差异现象。 3. 2 self thinning 自然稀疏 在一定密度的林分内,随着林龄的增长,出现了林木自然濒死、枯死的现象。 4 适生区划分与培育指标 4.1适生区划分 根据日本落叶松在我国不同引种区域的自然地理要素、生态条件和生长差异,兼顾行政边界走向, 将日本落叶松速生丰产林的适宜发展区划分为3个培育区、9个培育亚区。各适生区概况见附录A,区 划示意图见附录B。 4.2培育指标 4.2.1成活率、保存率 当年造林成活率≥95%、第3年保存率≥85%。 1

.pdf文档 LY-T 1058-2013 日本落叶松速生丰产林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3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3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LY-T 1058-2013 日本落叶松速生丰产林 第 1 页 LY-T 1058-2013 日本落叶松速生丰产林 第 2 页 LY-T 1058-2013 日本落叶松速生丰产林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9-02 00:10:31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