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7.080.10 B 31 NY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 NY/T 2668.9—2018 热带作物品种试验技术规程 第9部分:枇杷 Regulations for the variety tests of tropical crops- Part 9:Loquat 2018-03-15 发布 2018-06-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发布 NY/T 2668. 9—2018 前言 NY/T2668《热带作物品种试验技术规程》拟分为10个部分: 第1部分:橡胶树; 第2部分:香蕉; 一第3部分:荔枝; 第4部分:龙眼; 一第5部分:咖啡; -第6部分:芒果; -第7部分:澳洲坚果; 第8部分:菠萝; 第9部分:枇杷; 第10部分:番木瓜。 本部分为NY/T2668的第9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由农业部农垦局提出。 本部分由农业部热带作物及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郑少泉、蒋际谋、陈明文、陈秀萍、邓朝军、许奇志、胡文舜、姜帆、黄爱萍, 1 NY/T 2668. 9—2018 热带作物品种试验技术规程 第9部分:枇杷 1 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Thunb.)Lindl.]的品种比较试验、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 的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枇杷品种试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 本文件 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T 6195 水果 县、蔬菜维生 GB/T 1245 NY/T 130 农作物种 NY/T 2637 水果和蔬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测定 折射仪法 NY/T 2742 水果 制品可溶性糖的测定 硝基水杨酸比色 3 品种比较试验 3.1试验点的选 试验地点 在适宜利 壤肥力 3.2对照品种确 定 对照品种 是与参证 品种成熟期接 的品种, 地生产上公知公用 的品种,或在育种 目标性状 3.3试验设计与 实 采用随机区 随机设 复数次,同类型参试品种 种作为同一组别, 安排在同一区组内 ,株距 2 m~4 m、行距 m 式验区采用当地大田 生产相同的栽培管理措施;试验年限自正常开花结果起≥2个生产 周期;试 区内各项管理措施要求 一致。 3.4观测记载与鉴定评价 按附录 A的规定执行。 3.5试验总结 对试验品种的质量性状进行描述,对数量性状如果实大小、果实品质、产量、抗性等观测数据进行统 计分析,按照附录B的规定撰写品种试验年度报告,按附录C的规定撰写品种试验总报告。 4品种区域试验 4.1试验点的选择 满足3.1的要求。根据试验品种的适应性,在2个或以上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同生态区域设置≥ 3个试验点。 4.2试验品种确定 1 NY/T 2668. 9—2018 4.2.1对照品种 满足3.2的要求,可根据试验需要增加对照品种。 4.2.2品种数量 试验品种数量≥2个(包括对照品种);当参试品种类型>2个时,应分组设立试验。 4.3试验设计 采用随机区组排列,重复数≥3次,小区内每个品种≥5株;依据土壤肥力、生产条件、品种特性及栽 培要求确定种植密度,株距3m~4 m、行距 3m~5m。同一组别不同试验点的种植密度应一致。试验 年限自正常开花结果起≥3个生产周期。 4.4试验实施 4.4.1种植或高接换种 采用嫁接苗种植或高接换种。在适宜时期种植;高接换种,同一组别的高接时间、基砧品种、中间砧 品种、高接树树龄、株嫁接芽数、嫁接高度应一致。 4.4.2田间管理 种植或高接换种后检查成活率,及时补苗或补接。果园按常规生产技术管理。果实发育期间禁止 使用各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同一试验点的同一组别中,同一项技术措施应在同一天内完成。试验树、 果实等应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使用农药应符合GB 4285的要求。 4.4.3收获和测产 当试验品种达到成熟期,应及时组织收获。每个小区每个品种随机测产≥3株,以收获株数的株产 乘以亩种植株数折算亩产。计算单位面积产量时,缺株应计算在内。 4.5观测记载与鉴定评价 按附录 A的规定执行。 4.6试验总结 对单果重、穗重、株产和单位面积产量等进行统计分析,对品种区域性表现做出综合评价,按附录B 的规定撰写年度报告,按附录C的规定撰写区域试验报告。 5品种生产试验 5.1试验点的选择 满足4.1的要求。 5.2对照品种确定 对照品种应是当地同类型的主要栽培品种,或在申请品种审定目标性状上表现较突出的现有品种, 或品种审定委员会指定的品种。 5.3试验设计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或对比试验,株距 3 m~4 m、行距 3 m~5 m。随机区组设计的重复数≥3次,一 个试验点每个参试品种(系)的种植面积≥3亩,小区内每个品种(系)≥1亩;对比试验的重复数≥3次, 每次重复每个品种(系)的种植面积≥1亩。产量等目标性状观测数据年限≥3年。 5.4试验实施 5.4.1田间管理 田间管理与大田生产相当。 5.4.2收获和测产 按照4.4.3的规定执行。 5.5观测记载与鉴定评价 2 NY/T 2668. 9—2018 按附录A的规定执行。 5. 6试验总结 对单果重、穗重、株产和单位面积产量等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品种表现做出综合评价,按照附 录B的规定撰写品种试验年度报告,按附录C的规定撰写品种试验总报告,并总结生产技术要点。 NY/T 2668.9—2018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枇杷品种试验观测项目与记载标准 A.1基本情况 A.1.1试验地概况 主要包括地理位置、海拔高度、坡度、坡向、土壤pH、土壤养分、基肥及整地等情况。 A.1.2气象资料 主要包括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日照时数、最冷月气温、最低气温、年平均降水量、特殊气候以及灾害 天气等。 A.1.3繁殖情况 A.1.3.1嫁接苗:嫁接时间、嫁接方法、砧木品种、砧木年龄、苗木质量、定植时间等。 A.1.3.2高接换种:高接时间、基砧品种、中间砧品种、高接树树龄、株嫁接芽数、嫁接高度等。 A.1.4栽培管理 包括施肥、灌溉、中耕除草、修剪、疏花、疏果、套袋、病虫草害防治等。 A.2枇杷品种试验观测项目和记载标准 A.2.1观测项目 见表A.1。 表A.1观测项目 内容 记载项目 植物学特征 树势、树姿、冠幅、树高、干周、干高、叶幕层厚、叶片形状、叶片颜色、叶尖形态、叶缘形态、叶面光 泽、叶片长度、叶片宽度、花序长度、花序宽度、果穗长度、果穗宽度、果实着生姿态、果实排列紧密 度、果实整齐度、穗粒数、穗重、果形、果皮颜色、果实纵径、果实横径、果实侧径、果基、果顶、萼片姿 态、萼孔、果肉颜色、种子数、种子重、种皮颜色、种子形状 生物学特性 新梢萌发期、中心枝抽穗率、侧枝抽穗率、初花期、盛花期、末花期、果实成熟期 单果重、剥皮难易、果肉厚度、果肉质地、汁液、果肉化渣程度、果肉石细胞、风味、香味、可食率、 品质特性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滴定酸含量、维生素 C含量 丰产性 株产、亩产 抗性 裂果、果实锈斑病、果实紫斑病、果实日灼及其他主要病害发病情况 A.2.2鉴定方法 A.2.2.1植物学特征 A.2.2.1.1冠幅 每小区选取生长正常的植株进行测量,测量株数≥3株,测量植株树冠东西向、南北向的宽度。单 位为米(m),精确到 0.1 m。 A.2.2. 1.2树高 用A.2.2.1.1的样本,测量植株高度。单位为米(m),精确到0.1m。 A.2.2. 1. 3干周 4 NY/T 2668.9—2018 用A.2.2.1.1的样本,测量植株主干离地20cm处的周长。单位为厘米(cm),精确到0.1cm。 A. 2. 2. 1. 4 干高 用A.2.2.1.1的样本,测量植株主干第一个分枝离地的高度。单位为米(m),精确到0.1m。 A.2.2.1.5叶幕层厚 用A.2.2.1.1的样本,测量植株叶片最低处到植株顶端的厚度。单位为米(m),精确到0.1m。 A.2.2.1.6其他植物学特征 按NY/T1304的规定执行。 A.2.2.2生物学特性 按NY/T1304的规定执行。 A.2.2.3品质特性 A.2.2.3.1可滴定酸含量 按GB/T12456的规定执行。 RD A. 2. 2. 3. 2 维生素 C含量 A. 2. 2. 3. 3 可溶性糖含量 按NY/T 的规定 A. 2. 2. 3. 4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按 NY/ 537的规 执行 A. 2. 2. 3. 5 其 他品质性 按 NY/ 300的# 定执行 A.2. 2. 4 丰产 生 U A. 2. 2. 4. 1 果实成熟时 每小区随机送 称量果穗重量。单 位为千克(kg A. 2. 2. 4. 2 测量株、行距 和亩株数 单位为 精确到0.1kg。 A.2.2.5抗性 G A.2.2.5.1裂果 人 采用田间调查法进行鉴定。果实生长发育后其 期,抽科 株随机选 树冠不同部位果穗≥10 穗。采用目测法观察每个果穗上果粒数和裂果数,计算裂果率。结果以百 率(%)表示,精确到小数点 后1位。 病果率按式(A.1)计算 DR .(A.1) 式中: 病果率,单位为百分率(%); 病果数; n; N 调查总果数。 品种的裂果病抗性依裂果率及下列说明确定: 3 强(DR<5.0) 5 中(5. 0<DR<20. 0) 7 弱(DR≥20.0) 5
NY-T 2668.9-2018 热带作物品种试验技术规程 第9部分 枇杷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8-02 23:28:40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