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7.140.20 B 35 NY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 NY/T 2668.5—2016 热带作物品种试验技术规程 第5部分:咖啡 Regulations for the variety tests of tropical crops- Part 5 :Coffee 2016-11-01 发布 2017-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发布 NY/T 2668.5—2016 前創言 NY/T2668《热带作物品种试验技术规程》分为7个部分: 第1部分:橡胶树; 第2部分:香蕉; 第3部分:荔枝; 第4部分:龙眼; 第5部分:咖啡; 第6部分:芒果; 第7部分:澳洲坚果 本部分是NY/T2668的第5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由农业部农垦局提出。 本部分由农业部热带作物及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云南省德宏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香料饮料研究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周华、白学慧、郭铁英、孙娟、张洪波、李锦红、董云萍、杨积忠、陈明文、闫林、萧 自位、刘金。 NY/T 2668. 5—2016 热带作物品种试验技术规程 第5部分:咖啡 1 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小粒种咖啡(Coffea arabica Linn.)、中粒种咖啡(Coffea canephora Pierre exFroe- hner)品种比较试验、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的技术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小粒种咖啡和中粒种咖啡的品种试验 规范性引用文件 PUBLI 下列文件对于本 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反本(包 有的修 文件 GB 4285 全使用林 GB 5009 食品安全国 国家标准 食品中灰分的测定 GB 5009 国家标准 GB/T 009 GB/T 500 品中蔗糖的测 良 GB/T 500 9. 植物类食品中粗纤维的测 定 GB 5009. 139Y 食品安全国家 家标准 饮料 中咖啡因的测定 GB/T 05 浸出物测定 GB/T 膜觉和肉眼检验 及杂质和年 GB/T CENT 50 #食品中绿原酸 NY/T 咖啡 十种苗 NY/T 咖 NY/T 169 NY/T 30 中质 ISO 4150 立度分 手筛 法 een coffe sieving) K 3 品种比较试验 3.1试验地点 试验地点应能代表所属生态类型区的气候、土壤、栽培条件和生产 产水平 3.2对照品种 对照品种应是已审(认)定的品种,或当地生产上公知公用的品种。 3.3试验设计与实施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或完全随机设计,重复数≥3次。每个小区每个品种(系)≥20株。小粒种咖啡 种植密度按照NY/T922的规定执行;中粒种咖啡株距2.0m~2.5m、行距2.5m。产量等目标性状观 测数据年限≥3年,同一试验的每一项田间操作宜在同一天内完成。 3.4采收与测产 当果实成熟度达到要求,及时采收,每个小区逐株测产,统计单株产量,并折算亩产量 3.5观测记载与鉴定评价 按照附录A的规定执行。 1 NY/T 2668. 5—2016 3.6 6试验总结 对试验品种(系)的质量性状进行描述,对产量等重要数量性状观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撰写品种比 较试验报告。 4品种区域试验 4.1试验点的选择 根据不同品种(系)的适应性,在至少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同生态类型区设置≥3个试验点, 同时满足3.1的要求。 4.2试验品种的确定 4.2.1对照品种 满足3.2的要求,根据试验需要可增加对照品种。 4.2.2品种数量 试验品种数量2个(包括对照品种),当参试品种类型>2个时,应分组设立试验。 4.3试验设计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重复数≥3次。每个小区每个品种(株系)≥20株,小粒种咖啡种植密度按照 NY/T922的规定执行;中粒种咖啡株距2.0m~2.5m、行距2.5m。产量等目标性状观测数据年限≥ 3年,同一试验的每一项田间操作宜在同一天内完成。 4.4试验实施 4.4.1种植 按照NY/T922的规定执行,苗木质量应符合NY/T358的要求。 4.4.2田间管理 土肥水、树体管理按照NY/T922的规定执行,病害防治按照GB4285和NY/T1698的规定 执行。 4.5采收和测产 按3.4的要求执行。 4.6观测记载与鉴定评价 按照附录A的规定执行。主要品质指标由品种审定委员会指定或认可的专业机构进行检测。以 抗锈病为育种目标的参试品种,由专业机构进行抗锈性鉴定。 4.7试验总结 对试验品种(系)的质量性状进行描述,对产量等重要数量性状观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按照附录 B的要求撰写区域性试验报告 5品种生产试验 5.1试验点的选择 满足4.1的要求。 5.2试验品种的确定 满足4.2的要求。 5.3试验设计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或对比试验,小粒种咖啡种植密度按照NY/T922的规定执行;中粒种咖啡株 距2.0m~2.5m、行距2.5m。其中:随机区组设计,重复数≥3次,一个试验点每个参试品种(系)的种 植面积≥3亩,小区内每个品种(系)≥1亩;对比试验,重复数≥3次,每个品种(系)每个重复的种植面 NY/T 2668. 5—2016 积≥1亩。产量等目标性状观测数据年限≥3年。 5.4试验实施 按照4.4的规定执行。 5.5采收和测产 当果实成熟度达到要求,及时采收。每小区随机选取正常植株≥10株,采收全部果实测产,统计株 产,并折算亩产量。 5.6观测记载与鉴定评价 按照4.6的规定执行。 5.7 试验总结 对试验品种的质量性状进行描述,对产量等重要数量性状观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总结生产技术 要点,撰写生产试验报告。 3 NY/T 2668. 5—2016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咖啡品种试验观测项目与记载标准 A.1基本情况 A.1.1试验地概况 主要包括地点、经纬度 A.1.2气象资料 RD 主要包括年均气温 平圳气 热月平 温、极 年降水量、无霜期、日照 时数以及灾害天气等 A.1.3种苗繁殖 种苗类型、定植时 A.1.4田间管理情况 S 主要包括修剪 锄草、灌 溉、施肥、病虫害防治等 A. 2 咖啡品种试骗 R A. 2. 1 观测项目 见表A.1 CE 内容 己载项目 付数 角度)、最长 度节 敏叶颜色、成熟 辛数单 花朵数、节花朵 植物学特征 颜 果脐、纵径、横径、侧 伏、纵径、横径、侧 生物学特性 初飞期、 、末花期 初果树龄、果实生育期、果实盛 期、果 期 理特性(商品豆色泽 形态 气味、粒度、缺陷豆率) 化学特性 非因含量、灰分含量、绿 品质特性 质含 物含量)、杯品质量 丰产性 单株 折亩产量 、出米率 抗逆性 抗锈病 其他 A.2.2鉴定方法 A.2.2.1植物学特征 按照NY/T3004的规定执行。 A.2.2.2生物学特征 按照NY/T3004的规定执行。 A.2.2.3品质特性 A.2.2.3.1商品豆色泽 按照GB/T15033的规定执行。 A.2.2.3.2商品豆形态 4 NY/T 2668. 5—2016 按照GB/T15033的规定执行。 A.2.2.3.3商品豆气味 按照GB/T15033的规定执行。 A.2.2.3.4商品豆粒度 按照ISO4150的规定执行。 A.2.2.3.5缺陷豆率 按照GB/T15033的规定执行。 A.2.2.3.6咖啡因含量 按照GB5009.139的规定执行 A.2.2.3.7灰分含量 按照GB5009 的规 A.2.2.3.8绿原酸含量 按照 GB/ 的是 A. 2. 2.3. 9 按照G 50g9.6 规定执行 A. 2. 2. 3. 蛋白质含 按照 5009.5 的规定执行 A. 2. 2. 3. 11 蔗糖含 按照 GH 9.8 的规定执行。 A. 2. 2. 3 12 粗纤丝 按照 G A. 2. 2. 3. 13 水漫出 按照 183 现定 A. 2. 2. 3. 杯品质量 按照N A. 2. 2. 4 丰 A. 2. 2. 4. 1 电株 当果实达到要 的成熟度 应及时采收,品比试验、区域性试验 需按定 株数每个小区逐株测产,统 计单株果实产量;生 生试验需每小区随机选取正常的植株10株,采收 部果实,统计单株产量。结果 以平均值表示,精确到 A.2.2.4.2折亩产量 根据A.2.2.4.1和3.3,折算亩产量 示,精确到0.1kg。 A.2.2.4.3干鲜比 收获期间称取1kg成熟鲜果,去果皮,脱胶,晒干或烘干制成含水量11%的带壳干豆,再去种壳制 成标准商品豆,称取商品豆重。计算商品豆重与鲜果重的比例,重复3次。结果以平均值表示,精确到 0. 1。 A.2.2.4.4千粒重 用A.2.2.4.3中的带壳干豆样品,随机称取1000粒,重复3次。结果以平均值表示,精确到0.1g。 A.2.2.4.5出米率 用A.2.2.4.3中的带壳干豆样品,随机称取100g,去种壳制成标准商品豆并称重。计算商品豆重 占带壳干豆重的比例,重复3次。结果以平均值表示,精确到0.1%。 5

.pdf文档 NY-T 2668.5-2016 热带作物品种试验技术规程 第5部分 咖啡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3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3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NY-T 2668.5-2016 热带作物品种试验技术规程 第5部分 咖啡 第 1 页 NY-T 2668.5-2016 热带作物品种试验技术规程 第5部分 咖啡 第 2 页 NY-T 2668.5-2016 热带作物品种试验技术规程 第5部分 咖啡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8-02 23:26:00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