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5.020.01 CCS B 05 NY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 NY/T2632—2021 代替NY/T2632—2014 玉米一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规程 Technical code of practice for maize-soybean strip intercropping 2021-05-07发布 2021-1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发布 NY/T2632—2021 全国农业食品标准 会共服务平台 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NY/T2632—2014《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规程》,与NY/T2632—2014相比,除 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 增加了种植区域和适宜模式; b)进一步明确了适宜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的玉米品种还应具有宜机收特性,大豆主茎最低结荚 高度; 整地技术,补充规定了夏玉米-夏大豆带状间作播种对前茬秸秆还田的技术要求; d) 修订了田间配置相关参数; 补充了玉米降高防倒技术; ) 修改了施肥和病虫草害防治技术; g) 修改了不同生产区域适宜的机播机收农机具和收获方式; h) 补充了玉米大豆机播下种量和玉米种肥机施下肥量速查表。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杨文钰、贺娟、吕修涛、雍太文、张哲、王小春、杨峰、乔善宝、张黎骅、常小丽、尚静、 吴雨珊、汤松、王积军、冯宇鹏、梁健、崔阔澍。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NY/T2632—2014。 1 NY/T2632—2021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的术语和定义、区域种植模式、栽培管理、收获与秸秆还田。 本文件适用于玉米、大豆生产区域的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 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 文件。 GB4404.1 粮食 作物利 GB 4404.2 旋耕 GB/T5668 机 GB/T83210 听有 药合理使前准则 NY/T499 耕机作业质量 NY/T500 秆粉碎连 还机作业质量 NY/T50 单粒精密播种机作业质证 NY/T73 大丽联 合收割机 作业质量 NY/T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NY/T135 3术语和定义 3.1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 maize-soybean stripintercropping 采用玉米带与 轮作, 机械化作业、作物 间和谐共生的一季双收和植模武 豆 类型。 力 3. 2 分带轮作thestriprotationcropping 在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中,第一年玉米 大豆按规定行比芬带间作或套种;第二年在上年玉米带茬 口上种大豆,在上年大豆带茬口上种玉米,实现宝米、大豆带间轮作 4区域种植模式 甘肃、陕西、宁夏、内蒙古、山西、云南、贵州、湖南、江西、吉林、辽宁、黑龙江等春播玉米区采用春玉米 春大豆带状间作;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河北等夏播玉米区采用夏玉米-夏大豆带状间作;四川、重庆、广 西、湖南西部、湖北西部、贵州北部、云南南部和陕西南部等春玉米区采用春玉米-夏大豆带状套作。 5栽培管理 5.1种子准备 5.1.1选配品种 根据当地生态条件,选择生育期适宜、紧凑或半紧凑中矮秆高产宜机收玉米品种和耐阴、抗倒、底荚高 度≥12cm的高产宜机收大豆品种, 1 NY/T2632—2021 5.1.2精选种子 玉米种子质量应符合GB4404.1的要求,大豆种子应符合GB4404.2的要求。 5.1.3种子处理 玉米选用高效、低毒、病虫兼防的包衣种子,大豆用种衣剂进行种子包衣或拌种。 5.2整地 无前茬生产区域适时整地,作业机械和作业质量应符合GB/T5668和NY/T499的要求;夏玉米 生产区前茬作物留茬高度≤8cm,秸秆粉碎长度≤10cm、抛撒均匀度≥80%,秸秆还田作业质量符合 NY/T500的要求,或采用灭茬机灭茬后播种。 5.3播种 5.3.1播种期 西北、长江流域、东北等春玉米-春大豆带状间作区在耕层地温稳定通过10℃时适时适摘播种;黄准 海夏玉米-夏大豆带状间作区在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播种,不能晚于6月底;西南春玉米-夏大豆带状套作 区玉米适时早播,夏大豆在6月上旬抢摘播种。 5.3.2播种方式 采用机械直播,机播作业质量应符合NY/T503的规定。玉米-大豆带状间作选择专用2行十4行~6 行玉米-大豆带状间作播种施肥机。玉米-大豆带状套作玉米选用专用2行玉米播种施肥机,大豆选用 2(3)行大豆播种施肥机。玉米穴播单粒,大豆穴播双粒。 5.3.3田间配置 5.3.3.1带行配置 2行小株距密植玉米带与2行~6行大豆带相间复合种植。玉米带2行,行距均为0.40m。长江流 域,生产单元宽度2.0m~2.4m;玉米与大豆间距0.60m~0.65m;大豆带2行~3行,行距0.3m~ 0.4m。黄淮海地区,生产单元宽度2.4m~3.0m;玉米与大豆间距0.60m~0.70m;大豆带4行~ 6行,行距0.25m~0.30m。西北和东北地区,生产单元宽度2.2m~2.4m;玉米与大豆间距0.60m~ 0.65m;大豆带3行~4行,行距0.25m~0.30m。 5.3.3.2密度配置 缩小玉米、大豆株距,确保带状复合种植玉米与净作玉米密度相当,大豆全田密度为当地净作大豆密 度的70%~100%。长江流域,玉米株距10cm~14cm,播种密度每667m²4500粒以上;大豆株距 7cm10cm,播种密度每667m²9500粒以上。黄淮海区域,玉米株距8cm~11cm,播种密度每 667m²5000粒以上;大豆株距7cm~10cm,播种密度每667m12000粒以上。西北和东北,玉米株距 8cm~11cm(单粒),播种密度每667m²5500粒以上;大豆株距7cm~9cm,密度每667m²13000粒以 上。田间配置与密度对应关系见附录A、附录B的规定。 5.4养分管理 5.4.1带状间作 带状间作区玉米选用高氮缓控释复合肥,每667m²施用折合纯N14kg~18kg(如N-P2O5-K²O= 14)。可选用播种施肥一体机同步完成播种施肥作业,肥料与种子间隔10cm~15cm。施肥单体下肥量 见附录C的规定。 5.4.2带状套作 单体下肥量见附录C的规定。大喇叭口期结合机播大豆,距离玉米20cm~25cm处每667m²追施复合 肥折合纯N8kg~10kg(如N-P2Os-KzO=14-15-14),实现玉米大豆肥料共用。 5.5化控技术 5.5.1玉米降高防倒 2 NY/T2632—2021 对植株高于2.5m、株型松散的玉米,8叶~9叶展时,每667m用胺鲜·乙烯利水剂(总有效成分含 量30%,其中胺鲜酯3%、乙烯利27%)22.5mL~25mL,兑水15kg~30kg均匀喷施 5.5.2大豆控制旺长 若分枝期或初花期长势较旺,每667m²用5%的烯效唑可湿性粉剂25g~50g,兑水40kg~50kg 喷施茎叶。 5.6病虫草防治 5.6.1病虫防除 5.6.1.1一具多诱 安装智能LED集成波段太阳能杀虫灯十性诱剂诱芯装置诱杀斜纹夜蛾、玉米、桃柱、金龟科害 虫等。 5.6.1.2一施多治 利用广谱生防菌剂对玉米、大豆共有害虫进行防治;玉米大喇叭口或大豆花荚期病虫害发生较集中 时,根据暴发性害虫种类利用高效低毒农药与增效剂配合采用植保无人机统一飞防。化学防治应按NY/ T1276、GB/T8321的规定执行。 5.6.2杂草防除 5.6.2.1芽前封闭 播后芽前(播后2d之内),每667m²喷施96%精异丙甲草胺乳剂80mL~100mL,兑水30kg~ 40kg进行芽前封闭除草。 5.6.2.2定向喷雾 苗后玉米3叶~5叶时,喷施禾豆兼用型除草剂定向喷雾,如玉米每667m²用75%噻盼磺隆0.7g~ 1g。苗后大豆5片~6片复叶时,每667m喷施25%氟磺胺草醚水剂80g~100g或10%精喹不灵乳剂 20mL混25%氟磺胺草醚20g,兑水30kg~40kg,采用自走式多功能喷雾机进行隔离茎叶定向喷雾。 6收获与秸秆还田 6.1收获时期 粒用玉米、大豆在完熟期收获;青贮玉米、大豆在玉米乳线1/2左右、大豆鼓粒末期同时收获。 6.2收获方式 6.2.1玉米、大豆分别收获 玉米先收:选用机身宽度不大于1.6m的窄型两行自走式玉米联合收获机在大豆带之间先收玉米, 然后用当地大豆收获机实施收获大豆。在大规模种植区,可选用玉米跨行收获机,一次性收两带玉米。大 豆先收:根据玉米带之间距离选择机身宽度为1.4m~2.6m的大豆联合收获机,在玉米带之间先收大 豆,然后用当地玉米收获机收获玉米。玉米机收作业质量符合NY/T1355的要求,大豆机收作业质量符 合NY/T738的要求。 6.2.2玉米、大豆同时收获 若玉米、大豆收获后混合青贮,用自走式青贮饲料收获机同时收获玉米与大豆,然后混合青贮。在地 块面积较大地区,也可选用当地的玉米收获机和大豆收获机,同田一前一后分别收获。 6.3秸秆还田 粒用玉米、大豆利用联合收获机实施秸秆粉碎还田,秸秆还田质量应符合NY/T500的要求。 3 NY/T2632—2021 附录A (资料性) 玉米种植密度、下种量速查表及计算方法 A.1玉米种植密度、下种量速查表 见表A.1。 玉米种植密度、下种量

.pdf文档 NY-T 2632-2021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规程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NY-T 2632-2021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规程 第 1 页 NY-T 2632-2021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规程 第 2 页 NY-T 2632-2021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规程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8-02 22:54:30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