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DB61/T1920—2024 I目  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总体要求...........................................................................2 5资料收集...........................................................................2 6数据处理...........................................................................4 7隐患识别...........................................................................4 8野外核查...........................................................................6 9成果编制...........................................................................7 附录A(规范性)地质灾害隐患综合遥感识别信息表.....................................9 附录B(规范性)地质灾害隐患综合遥感识别野外核查记录表............................10 附录C(资料性)成果报告提纲......................................................11 参考文献.............................................................................12DB61/T1920—2024 II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陕西省自然资源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自然资源陕西省卫星应用技术中心、中煤航测遥感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冶金地质 总局西北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杨帅、付垒、张文龙、杨涛、韩静、陈春华、朱楠男、张锦、赵鹏林、曹江涛、 马煜栋、王子垚、孙舒轻、冯京辉、刘恩泽、张帆、张子鸣。 本文件由自然资源陕西省卫星应用技术中心负责解释。 本文件首次发布。 联系信息如下: 单位:自然资源陕西省卫星应用技术中心 电话:029-87226857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甜水井街66号 邮编:710002DB61/T1920—2024 1地质灾害隐患综合遥感识别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确立了采用综合遥感技术开展地质灾害隐患识别的技术流程,规定了资料收集、数据处理、 隐患识别、野外核查、成果编制等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四类地质灾害隐患的综合遥感识别。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15968遥感影像平面图制作规范 GB/T39612低空数字航摄与数据处理规范 CH/T30191:250001:50000光学遥感测绘卫星影像产品生产技术规范 DZ/T0265遥感影像地图制作规范(1:50000、1:250000) CH/T6006时间序列InSAR地表形变监测数据处理规范 DZ/T0448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精细调查规范 DZ/T0283地面沉降调查与监测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地质灾害隐患potentialgeohazard 通过遥感手段发现的潜在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 注:本文中地质灾害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四类。 [来源: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有修改] 3.2 综合遥感comprehensiveremotesensing 利用星载雷达、光学,机载光学、激光点云等多种遥感手段开展综合探测与分析的技术手段。 注:综合遥感强调对多角度、多平台、多波段遥感监测的融合分析。DB61/T1920—2024 23.3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terferometricsyntheticapertureradar InSAR 对合成孔径雷达在不同空间位置获取同一地区单次或多次观测数据的相位差等信息进行分析处理, 获取三维地形信息的技术。 [来源:CH/T6006,1.3] 3.4 InSAR形变监测deformationmonitoringbasedonInSAR 采用干涉合成孔径雷达技术对地表微小形变开展监测的技术手段。 注:InSAR技术适用于缓慢沉陷式、区域较大的形变监测。 3.5 光学时序形变监测deformationmonitoringbasedonopticaltimeseries 采用同一地区不同时相光学数据对地表进行对比分析来实现形变监测,可发现植被倒伏、裂缝、局 部垮塌等InSAR技术难以捕捉的形变特征。 注:光学时序技术适用于突发性、形变量较大的形变监测。 3.6 相干性degreeofcoherence 雷达后向散射波之间的相关程度,通常用相关系数的幅度(或模)来定量表达,是评价InSAR形变反 演质量的核心指标。 [来源:CH/T6006,3.1.11,有修改] 3.7 承灾体exposure 承受灾害的对象。 [来源:GB/T32572-2016,2.2] 4总体要求 4.1工作流程 地质灾害隐患遥感识别工作流程主要包括资料收集、数据处理、隐患识别、野外核查、成果编制, 具体工作流程如图1所示。 4.2数学基础 满足以下要求: ——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CGCS2000),采用其他坐标系的原始资料,需统一转换后使用; ——地图投影及大比例尺测绘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 ——建议采用2000大地高程基准。 5资料收集DB61/T1920—2024 35.1基础资料 5.1.1成灾背景资料,包括但不限于地质构造、地层岩性、气象水文、地震等资料。 5.1.2地质灾害资料,包括但不限于地质灾害区划、详细调查、风险调查评价。 5.1.3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包括但不限于最新行政区划、公路铁路、河湖水库、居民地及设施、地名 注记。 5.1.4地形数据,包括但不限于DEM、DSM。 注:数据分辨率优于30m为宜,对开展精细化识别的,地形数据精度宜采用优于1:50000的近5年数据成果。 图1地质灾害隐患综合遥感识别工作工程图 5.2光学数据 5.2.1按照遥感识别比例尺精度要求,选择对应精度的星载光学正射影像或机载摄影测量生产的正射 影像。没有明确比例尺要求的,影像分辨率不宜低于5m。 5.2.2光学数据的云、雪、阴影覆盖率不宜大于5%,成果资料应层次丰富、纹理清晰、色调均匀。 峭壁、直立面等要有较完整的观测角度,重要识别对象及周边不应有遮挡、拉花和漏洞。DB61/T1920—2024 45.2.3采用的最新时相星载光学数据与工作时间间隔不应超过1年,时间周期不少于1期/年,观测周 期至少覆盖近两年,且应包含强降雨、地震和重要工程建设等时间点之后的影像;采用的最新时相的机 载光学数据与工作时间间隔不应超过6个月。 5.3SAR数据 5.3.1按照工作区位置选择适宜的雷达数据源。陕北地区宜选用X、C、L波段数据源,以分辨率高为 宜;关中地区宜选用X、C、L波段数据源,需尽可能保证时间频次优于1期/月;陕南地区宜选用L波 段数据源,对无法采用L波段数据的情况,宜采用相干性较好的C波段数据。 5.3.2雷达数据分辨率建议优于20m,对规模较小的隐患建议采用优于10m数据。 5.3.3对时序InSAR数据处理方法而言,雷达数据需满足覆盖一年以上,且至少连续的两个冬天。 5.3.4SAR数据入射角选择遵循SAR视线向与最大位移方向夹角最小为原则,最大程度避免山体阴 影、叠掩、透视收缩等成像畸变引起的无效观测。地形起伏大、高山峡谷地区需结合多源、多入射角、 升降轨联合观测。 6数据处理 6.1光学数据处理与形变提取 6.1.1通过光学数据处理提高影像的可解读性,提供识别对象及周边的基本信息,主要步骤包括几何 校正、辐射校正、融合、镶嵌和裁剪等。星载光学数据处理流程和方法按照CH/T3019相关技术要求执 行,机载光学数据处理流程和方法按照GB/T39612相关技术要求执行。 6.1.2通过高分辨率多期次光学影像比对,目视解译承灾体周边形变特征,如植被破坏、树木倒伏、 坡脚垮塌、后缘裂缝变化等

.pdf文档 DB61-T 1920-2024 地质灾害隐患综合遥感识别技术规程 陕西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61-T 1920-2024 地质灾害隐患综合遥感识别技术规程 陕西省 第 1 页 DB61-T 1920-2024 地质灾害隐患综合遥感识别技术规程 陕西省 第 2 页 DB61-T 1920-2024 地质灾害隐患综合遥感识别技术规程 陕西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6 09:42:07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