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DB61/T1917—2024 I目  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一般要求...........................................................................2 5土壤损毁修复.......................................................................2 6土壤重构...........................................................................2 7土壤改良...........................................................................3 8植被恢复...........................................................................3 9配套工程与后期管护.................................................................3 参考文献..............................................................................5DB61/T1917—2024 II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陕西省自然资源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陕西地建土地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陕西省土地工程建设集团有限责任 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曙光、孙婴婴、刘哲、罗玉虎、卢楠、王娜、张瑞庆、胡延涛、侯宪东、魏 样、李刚、魏君平、李燕、张兆鑫、张宝强。 本文件由陕西地建土地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负责解释。 本文件首次发布。 联系信息如下: 单位:陕西地建土地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29-86625010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浐灞生态区兴泰七街北侧 邮编:710021DB61/T1917—2024 1煤炭型工矿废弃地土壤修复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煤炭型工矿废弃地土壤修复一般要求、土壤损毁修复、土壤重构、土壤改良、植被恢 复、配套工程与后期管护的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煤炭型工矿废弃地土壤损毁修复工程的设计、施工和管护。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50288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 GB15618-2018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GB/T15776造林技术规程 GB/T38360裸露坡面植被恢复技术规范 LY/T1185苗圃建设规范 TD/T1070.1矿山生态修复技术规范第1部分:通则 DB61/T991.5土地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第5部分:田间道路工程 DB61/T1804-2023煤炭型工矿废弃地污损程度调查与评估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煤炭型工矿废弃地coaltypewasteland 因煤炭开采、加工等活动造成土地损毁或污染,较短时间内难以恢复生态的场地。 [来源:DB61/T1804—2023,3.1] 3.2 土壤修复soilremediation 采取物理、化学或生物的方法固定、转移、吸收、降解或转化土壤中的污染物,使其含量降低到可 接受的水平,或将有毒有害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物质的过程。 [来源:HJ25.4—2019,3.1]DB61/T1917—2024 23.3 土壤重构soilreconstruction 指对矿山损毁土地采用工程、物理、化学、生物等改良措施,重新构造土壤基质,形成适宜植被生 长的土壤剖面结构与肥力等条件。 [来源:TD/T1070.1—2022,3.6] 3.4 植被恢复vegetationrestoration 在经土地整理的工矿用地上,进行人工(种)植、培育以木本植物为主体的植物群落的过程。 [来源:LY/T2356—2014,3.7] 3.5 有效土层厚度effectivesoillayerthickness 作物能够利用的母质层以上的土体总厚度;当有障碍层时,为障碍层以上的土层厚度。 [来源:GB/T33469—2016,3.14] 4一般要求 4.1在实施土壤修复前,应按照DB61/T1804的要求开展污损程度调查与评估,确定修复范围、修复 工程量以及修复后土壤的利用方向。 4.2遵循因地制宜原则,废弃地土壤修复优先适宜于耕地和园地,其次为林地和草地。 5土壤损毁修复 5.1设计要求 5.1.1应根据修复单元地形地貌特征因地制宜进行损毁修复,不应进行大规模修整。 5.1.2修复用作耕地,坡度不应超过25°。 5.2挖损修复 相对高差小于20m,宜采用回填方式进行平整;相对高差为20m~50m,宜采用修建陡坎、梯田 的方式进行平整;相对高差大于50m,不宜进行平整,宜自然修建为主。 5.3压占修复 废弃建(构)筑物压占的,宜拆除、清理,并对废弃土地进行场地平整、覆土。 5.4塌陷修复 依据矿区自然条件、地下水位、地质构造、修复方向等,因地制宜选择划方平整、物料回填、裂缝 充填等措施进行修复。 6土壤重构 6.1设计要求DB61/T1917—2024 36.1.1修复后土壤有效土层厚度、土壤质地和砾石含量,应符合TD/T1070.1的要求。 6.1.2土壤环境质量应符合GB15618的要求。 6.1.3修复用作耕地或园地时,土壤容重为1.1g/cm³~1.3g/cm³。修复用作林地或草地时,土壤容重 不超过1.45g/cm³。 6.2施工要求 6.2.1无表土覆盖区域,应按照修复单元覆盖客土。 6.2.2有表土覆盖区域,应按修复单元进行表土剥离、分区堆放,用剥离的表土回覆。 6.2.3若表土存在污染,应综合运用物理、化学、生物以及多种联合修复措施对表土进行修复后再进 行施工。 7土壤改良 7.1设计要求 7.1.1修复用作耕地或者园地,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不应小于0.5%。修复用作林地或草地,土壤中有机 质含量不应小于0.3%。 7.1.2修复后土壤pH6.0~8.5。 7.1.3施工要求 7.1.4农家肥施用量应为15t/hm2~45t/hm2,商品有机肥应按产品推荐量施用,秸秆还田或绿肥种植 应3年~5年实施1次。 7.1.5若pH<6,施用石灰、草木灰等碱性肥料进行多阶段调节。若pH>8.5,施用石膏、微生物菌 剂等进行调控改良。 8植被恢复 8.1结合区域生态系统基本特征,有效配置植物种群不低于70%。 8.2乔、灌、草结合种植,栽培方法应按照GB/T38360、GB/T15776的要求执行。 9配套工程与后期管护 9.1配套工程 9.1.1灌排 灌溉排水工程应按照GB50288的要求执行。灌溉水源优先采用经过处理符合灌溉要求的矿区水, 水质应满足GB5084相关要求。 9.1.2道路 可按照DB61/T991.5的要求执行。 9.1.3苗圃 应按照LY/T1185的要求执行。 9.2后期管护DB61/T1917—2024 49.2.1工矿废弃地土壤修复验收完成后,应对损毁修复工程、土壤重构、土壤改良、植被恢复以及配 套工程进行定期监测、检查、维护,并做好记录。 9.2.2管护周期宜为陕南地区2年~3年,关中地区3年~4年,陕北地区4年~5年。

.pdf文档 DB61-T 1917-2024 煤炭型工矿废弃地土壤修复技术规范 陕西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61-T 1917-2024 煤炭型工矿废弃地土壤修复技术规范 陕西省 第 1 页 DB61-T 1917-2024 煤炭型工矿废弃地土壤修复技术规范 陕西省 第 2 页 DB61-T 1917-2024 煤炭型工矿废弃地土壤修复技术规范 陕西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6 09:41:55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