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5.020.30
CCS B 43
54
西 藏 自 治 区 地 方 标 准
DB54/T 0452—2025
改则牦牛
2025 - 05 - 10发布 2025-06 - 10实施
西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54/T 0452—2025
I目 次
前言..................................................................................II
1 范围................................................................................3
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3 术语和定义..........................................................................3
4 品种特征............................................................................4
5 等级鉴定及评定......................................................................5
附录 A .................................................................................8
附录 B .................................................................................9
附录 C ................................................................................10DB54/T 0452—2025
I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西藏自治区农业农村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阿里地区改则县牦牛选育场。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洛桑顿珠、张强、平措占堆、巴桑旺堆、索朗多吉、巴多、华科加、孙光明、
扎西央宗、次旦央吉、王洪壮、刘洋、姜辉、刘贵芳。DB54/T 0452-2025
1改则牦牛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改则牦牛的品种特征、等级鉴定及评定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改则成年牦牛等级鉴定及评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 适用于本
文件。
NY/T 2766 牦牛生产性能测定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改则牦牛
野牦牛父本与家牦牛母本自然交配的后代,主产于西藏自治区改则县及其辖区内部分乡镇,具有基
本一致的外貌特征、繁殖性能和生产性能。
3.2
成年公牦牛
3.5岁以上达到体成熟的公牛。
3.3
成年母牦牛
3.5岁以上达到体成熟的母牛。
3.4
初配年龄DB54/T 0452-2025
2牦牛初次配种时的年龄(或月龄)。
3.5
产犊率
分娩的母牛数占妊娠母牛数的百分比。
3.6
犊牛成活率
犊牛初生后3个月时的成活数量占犊牛总数的百分比。
3.7
繁殖成活率
本年度内成活的犊牛数占上年度末群体能繁母牛的百分比。
4 品种特征
4.1 原产地
改则牦牛主要分布在阿里地区东部,藏北高原腹地改则县,中心产区位于改则县古姆乡、察布乡、
乌玛乡。全县平均海拔4700m,最低海拔4416m,属高原亚寒带干旱季风气候区;年日照时数达3160h,
年降水量达约189.60mm。年均气温-2℃,最冷季节气温达到-37℃。
4.2 生境
改则县草地类型属于干旱半干旱荒漠草地,植物种类较少、个体矮小、盖度低、牧草产量低;主要
以针茅的优势度最大,洽草、合萼肋柱花、黄花棘豆、藏嵩草、鹅绒委陵菜、铁棒槌和火绒草占次要地
位。
4.3体型外貌
改则公牦牛头形稍狭长,头粗重,颈短厚且深,脸面平直,鼻唇面小,嘴唇薄,采食能力很强,皮
极其坚硬,颈下无垂肉,改则母牦牛头长,眼大而圆,清秀,颈长而薄。改则牦牛头脸、上体和四肢下
部的被毛短而致密,体侧下部、肩部、胸腹部及腿部均被长毛,其长可达40cm,尤其是颈部、胸部和腹
部的毛,几乎下垂到地面,形成一个围帘,可以遮风挡雨,更适于爬冰卧雪。DB54/T 0452-2025
3改则牦牛体躯毛色呈黑色或夹有棕色纤维,背线有银白色条线,嘴唇、眼睑为灰白色。毛色绝大多
数呈通体黑色,仅吻周、嘴唇、脸面及脊背一带显霜状的灰白色,较高年龄的公牦牛的脊背呈微红色,
尾色纯黑,也有个别褐色的个体。改则牦牛体型外貌图具体见附录A。
4.4 生产性能
4.4.1 体尺体重
成年牦牛平均体重体尺见表1,测定方法详见附录B。
表1 改则成年牦牛体尺、体重
4.4.2 产肉性能
在放牧条件下,成年改则牦牛产肉性能见表2,测定方法见附录 C。
表2 改则成年牦牛产肉性能
4.4.3 繁殖性能
改则牦牛母牛一般3.5岁开始配种,可持续到15岁-16岁。配种公母牛比例一般为 1:15,每年9月-11
月发情配种期,10月份为配种旺季。 母牛发情周期一般为21d, 发情持续时间为24h-26h, 妊娠期270d-280d,
次年5月-7月为产犊期,6月-7月份为产犊盛期。母牛一般两年一胎或三年两胎,一年一胎的比例不高,
约占适龄母牛的10%-15%。一般犊牛成活率为85%-95%,繁殖成活率为40%-55%。
5 等级鉴定及评定
5.1 体型外貌性 别 体重/kg 体高/cm 体斜长/cm 胸围/cm 管围/cm
公 329.25±3.75 131.50±19 138.50±9.50 184.50±7.50 18.05±0.50
母 208.15±20.73 116.32±8.54 127.95±6.27 162.26±8.08 15.32±1.05
性别宰前重/kg 胴体重
/kg净肉重/kg 屠宰率
/%净肉率/% 胴体产肉率/
%骨肉比
公299.00±30.50 151.00±1
6.30122.00±12.50 50.40±
0.4940.90±0.88 81.20±1.28 0.33:
4.06
母247.00±10.20 121.00±9
.3197.60±8.71 48.90±
2.2539.40±2.21 80.50±1.26 0.32∶
4.15DB54/T 0452-2025
4体型外貌按表3规定评出总分,再按表4评定体型外貌等级。
表3 体型外貌评分 单位:分
公牛 母牛
评分内容 满分要求
满分 满分
整体结构品种特征明显,体尺达到要求,体质结实,肉用体型明
显, 公牛雄性特征明显,肌肉丰满,毛色合乎品种要求,
皮肤柔软有弹性30 30
前躯 前胸发达,肋骨开张,胸宽深,肩胛宽平,肌肉丰满 15 15
后躯 尻部长宽平,大腿肌肉突出延伸 15 15
生殖器 睾丸达到品种要求,发育正常,精液品质良好 15
乳房 乳房发育正常,乳头分布均匀 15
肢蹄 肢势端正,两肢间距宽,蹄型正,蹄质坚实 15 15
被毛全身被毛丰厚,有光泽,背腰及尻部绒毛厚,体侧及腹
部粗毛密而长;尾毛粗长而密,裙毛覆盖躯体下部10 10
总分 100 100
表4 改则种牛体型外貌等级评分表 单位:分
5.2 体重
改则成年牦牛体重等级评定见表5。
表5 体重等级评定表 单位:kg
性 别 特 级 一 级 二 级 三 级
公牛 ≥400 ≥350 ≥250 ≤250
母牛 ≥300 ≥250 ≥200 ≤200等 级
性 别
特 级 一 级 二 级 三级
公牛 85-100 80-84 70-79 60-69
母牛 80-100 75-79 65-74 55-64DB54/T 0452-2025
55.3 体尺
改则成年牦牛体尺登记评定见表6。
表6 体尺登记评定表 单位:cm
体尺等级评定表
公牛 母牛 等
级 体高 体斜长 胸围 体高 体斜长 胸围
特>140.0 >153.0 >195.0 >120.0 >140.0 >175.0
一126.0-139.0 136.0-152.0 176.0-194.0 115.0-119.0 131.0-139.0 165.0-147.0
二116.0-125.0 126.0-135.0 168.0-175.0 106.0-114.0 124.0-130.0 146.0-164.0
三<115.00 <125.00 <167.00 <105.00 <123.00 <145.00
5.4 综合等级评定
综合等级评定根据体型外貌、体重、体尺指标确定等级评定。两项为特级,一项为一级则总评定为
特级;其中两项为特级,一项为二级则总评等级为一级,以此类推。具体见表7。
表7 等级评定表
DB54-T 0452-2025 改则牦牛 西藏自治区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6 09:37:03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