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65.020.30 CCSB 4154 西 藏 自 治 区 地 方 标 准 DB54/T 0397—2024 牦牛出血性败血症防治技术规范 2024-09-15发布 2024-10-15实施 西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54/T 0397—2024 I目 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诊断................................................................................1 5 预防................................................................................3 6 治疗................................................................................4 7 无害化处理..........................................................................4DB54/T 0397—2024 II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西藏农牧学院提出。 本文件由西藏自治区农业农村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西藏农牧学院、西藏自治区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西藏自治区农牧科 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西藏山南市乃东区农牧综合服务中心、华南农业大学。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常振宇、李通、吴庆侠、曾江勇、王明琼、孙建春、王雅静、董海龙、白玛普 加、邹雨婷、廖吕、李善政。DB54/T 0397—2024 1牦牛出血性败血症防治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牦牛出血性败血症的诊断、治疗、预防和无害化处理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牦牛饲养企业、养殖区、养殖户、养殖场和动物诊疗单位对牦牛出血性败血症的诊断 和防治。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13078 饲料卫生标准 GB 16548 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生物安全处理规程 GB/T 27530 牛出血性败血病诊断技术 NY 5027 无公害食品 畜禽饮用水水质 NY 5030 无公害食品 畜禽饲养兽药使用准则 《消毒剂使用指南》 国卫办监督函(2020)147号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牦牛出血性败血症Haemorrhagic septicaemia in Yak 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牦牛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以高热、肺炎、急性胃肠炎及内脏器官广 泛出血为特征,又称牦牛巴氏杆菌病(Pasteurellosis in Yak),简称牦牛出败。临床上分为败血型、 水肿型和肺炎型三种。 4 诊断 4.1 临床综合诊断 4.1.1 发病年龄 各种年龄阶段的牦牛均易感,以1岁以上牦牛发病较多。 4.1.2 传染源DB54/T 0397—2024 2病牛排泄物、分泌物和带菌牛为传染源,包括健康带菌牛和病愈后带菌牛。 4.1.3 传播途径 多杀性巴氏杆菌大量寄生在牛的上呼吸道和消化道黏膜上,各种诱因使牛机体抵抗力降低时,侵入 体内,经淋巴液流入血流,发生内源性感染,然后病牛排出大量毒力增强了的病菌使其他健康牛感染。 外源性感染多经消化道,其次为呼吸道,偶尔可经皮肤黏膜的损伤或吸血昆虫的叮咬而传播。不良因素 也可诱发本病,如饲养管理不良、气候突变、长途运输、饥饿、寒冷等。 4.1.4 流行特点 新疫区为暴发流行,老疫区多为散发性或局部地方流行。该病致死率高,无明显的季节性,以气候 骤变、冷热交替、多雨暴雪、闷热潮湿时多发。体温失调,抵抗力降低是本病主要的发病诱因之一;长 途运输或频繁迁移,过度疲劳,饲料突变,营养缺乏,寄生虫等也可诱发此病。 4.2 临床症状 4.2.1 败血型 病牛体温升高至41℃~42℃,精神沉郁,结膜潮红,鼻镜干燥,食欲减退或废绝,泌乳和反刍停止 ; 腹痛,粪便呈粥样或水样,混有粘液或血液,恶臭,多伴有鼻孔出血和尿血。随着病情的发展,腹泻开 始,且往往无法及时进行治疗而发生死亡,病程多为12h~24h。 4.2.2 水肿型 病牛症状严重时, 出现明显的全身症状, 水肿会随着胸腔扩散至前胸甚至舌下周围组织, 致使头部、 咽喉、颈部及胸前部皮下结缔组织出现炎性水肿。由于咽、舌与周围组织高度肿胀,病牛舌伸出口外, 呈暗红色,呼吸高度困难,皮肤和黏膜发绀,往往因窒息而死,病程多为12h~36h。 4.2.3 肺炎型 病牛表现为急性纤维素性胸膜肺炎症状,体温达39.5℃~41.0℃;病牛呼吸高度困难,痛性干咳, 流泡沫样鼻液;胸部叩诊有浊音区并有痛感,听诊有湿啰音、有时出现摩擦音;病牛初期便秘,后期下 痢并带有黏液或血液,有恶臭;病程较长,一般为3d~7d,常因衰竭而死亡。 4.3 病理变化 4.3.1 败血型 呈败血症变化,全身黏膜、浆膜以及肺、舌、皮下组织、肌肉和脂肪组织都有出血点;内脏器官充 血,肝脏和肾脏发生实质变性;脾脏无变化或有小出血点;淋巴结充血、水肿;胸腔内有大量渗出液。 4.3.2 水肿型 患牛颈部、下颌、面部、咽喉、胸前等处呈胶冻样水肿,切开水肿部有黄色透明液体流出,并伴有 出血;局部淋巴结高度肿胀;死后可见肿胀部位呈现出血性胶样浸润。DB54/T 0397—2024 34.3.3 肺炎型 本型最为常见,其病变形式主要为纤维素性胸膜炎,胸腔内有大量浆液性纤维素性渗出液,肺与胸 膜、心包粘连;整个肺脏有不同肝变期变化,肺切面呈大理石状,散在有坏死灶;病程较长者可见肺充 血、水肿。 4.4 实验室诊断 4.4.1 病料采集 对败血型病牛,无菌采集心脏、脾脏、肺脏、肝脏、胸水、腹水等。对水肿型和肺炎型的病牛,无 菌采集局部水肿液、渗出物、脓汁、肿胀的淋巴结或其他病变组织等。 4.4.2 病原鉴定 对所采集样本进行病原的分离培养、涂片、瑞氏染色及显微镜观察,具体操作按照GB/T 27530执 行。 5 预防 5.1 饲养管理 规模饲养场、生产、经营等场所应符合《动物防疫条件审核管理办法》规定的动物防疫条件并加强 饲养管理,增强牛群的抵抗力,保持圈舍及环境卫生,定期进行消毒。饮水的水质应符合NY 5027的要 求。饲料应符合GB 13078的要求,营养水平满足饲养标准要求。 5.2 免疫接种 5.2.1 疫苗选择 应符合兽药管理条例规定,具有生产许可证和批准文号,并且是针对本地区菌株生产的牦牛多杀性 巴氏杆菌病灭活疫苗。 5.2.2 免疫时间及程序 散发地区一年免疫一次;多发地区每年免疫两次,具体免疫时间根据各地区流行情况而定。 5.2.3 免疫方法 免疫方法应按照疫苗使用说明书使用。 5.3 隔离和消毒 发现疫情及时上报,对发病牛群进行隔离、治疗,对病牛的圈舍、器具以及可能污染的场地进行严 格消毒。消毒药物的使用和消毒方法应按照《消毒剂使用指南》规定执行。DB54/T 0397—2024 46 治疗 6.1 抗菌消炎疗法 早期可以选择200万~300万IU青霉素进行肌肉注射,每日2次,连用3d~4d,或200万IU链霉 素进行肌肉注射,每日2次,连用2d~3d,以及新上市的有关抗菌药物进行治疗,兽药的使用应符合NY 5030的规定。选用药敏试验敏感的药物进行治疗更好,晚期和重症病例疗效不佳。禁止使用国家违禁 药物。 6.2 对症辅助疗法 在应用抗菌消炎疗法的同时,根据病牛临诊表现,采用解热、镇痛、强心、补液、解毒等对症支持 疗法,同时加强饲养管理。体温升高的患病牛可以选择30%安乃近进行肌肉注射,剂量为10 mg/kg·bw;水肿症状严重并带有呼吸障碍的患病牛可以选择5%碳酸氢钠注射液进行静脉注射,剂量为 250mL,直至呼吸频率恢复到正常为止;肺水肿可静脉给予作用快而强的利尿剂,加入10%葡萄糖静脉 注射;咽喉部和颈部水肿引起呼吸困难时,可给予输氧,以减轻症状。 6.3 中药疗法 大黄60g、薄荷60g、玄参60g、柴胡60g、桔梗60g、连翘60g、荆芥60g、板蓝根60g、酒黄芩 30g、甘草30g、马勃30g、牛蒡子30g、青黛30g、陈皮30g、滑石120g、酒黄连25g、升麻20g。加水 1000mL文

.pdf文档 DB54-T 0397-2024 牦牛出血性败血症防治技术规范 西藏自治区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54-T 0397-2024 牦牛出血性败血症防治技术规范 西藏自治区 第 1 页 DB54-T 0397-2024 牦牛出血性败血症防治技术规范 西藏自治区 第 2 页 DB54-T 0397-2024 牦牛出血性败血症防治技术规范 西藏自治区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6 09:33:56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