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文库搜索
切换导航
文件分类
频道
文件分类
批量下载
ICS65.020.01 CCSB 6554 西 藏 自 治 区 地 方 标 准 DB54/T 0333—2024 猕猴监测技术规程 2024-04-09发布 2024-05-09实施 西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54/T 0333—2024 I目 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1 4 监测技术 ............................................................................2 4.1 种群及栖息地监测................................................................2 4.2 家域............................................................................3 4.3 栖息地利用......................................................................4 4.4 食物组成........................................................................5 4.5 食物资源的可获得性..............................................................6 4.6 日活动时间分配..................................................................6 附录A(资料性) 猕猴种群分布的访问调查表..............................................8 附录B(资料性) 猕猴栖息地记录表.....................................................10 附录C(资料性) 猕猴种群结构记录表...................................................11 附录D(资料性) 猕猴及其栖息地受威胁因素及影响程度监测表.............................12 附录E(资料性) 猕猴保护现状评估表...................................................13 附录F(资料性) 猕猴栖息地周边社会经济评估表.........................................14 附录G(资料性) 猕猴栖息地植物样方监测表.............................................16 附录H(资料性) 猕猴栖息地植物物候监测记录表.........................................18 附录I(资料性) 猕猴行为取样记录表...................................................19DB54/T 0333—2024 II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西藏自治区农业农村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 : 西华师范大学、华电西藏能源有限公司、华电西藏能源有限公司大古水电分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 : 黎大勇、申剑、白玛普加、夏万才、费汉榄、邹书珍、石维彬、彭松涛、唐赟、 晏国顺、朱蒙恩、潘炳锟、李磊。DB54/T 0333—2024 1猕猴监测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猕猴种群、栖息地、家域、食物、日活动时间分配等监测技术。 本文件适用于猕猴种群常规监测和评估工作,其他灵长类动物相关调查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14529 自然保护区类型与级别划分原则 GB/T 20399 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技术规程 GB/T 20416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规划技术规程 GB/T 39738 国家公园监测规范 LY/T 1725 自然保护区土地覆被类型划分 LY/T 1726 自然保护区有效管理评价技术规范 LY/T 1764 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技术规程 LY/T 1813 自然保护区自然生态质量评价技术规程 HJ/T 129 自然保护区管护基础设施建设技术规范 HJ 710.3 生物多样性观测技术导则 陆生哺乳动物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栖息地 动物维持其生存所必须条件的具体区域。 3.2 样线法 动物种群监测的常用方法,通常样线长度2km-3km。 3.3 家域DB54/T 0333—2024 2保证动物生活需要,动物在该空间中进行日常活动的区域。 3.4 最大熵模型 开展动物栖息地适宜性评价的模型。 3.5 物候 植物一年四季各种生命现象季节性变化。 3.6 日活动分配 动物根据自己的需要把全天时间合理分配到各种活动中的现象。 4 监测技术 4.1 种群及栖息地监测 4.1.1 抽样方法及强度 根据监测区域猕猴历史分布在地图上标出猕猴的活动位点, 结合猕猴集群活动和季节性的迁移规律, 猕猴家域面积(一个数量为100只的猕猴家域达5km2),栖息地利用偏好等特点,拟定重点监测区域。 4.1.2 动物分布摸底调查 通过访问调查,填写《猕猴种群分布的访问调查表》(见附录A中表A.1)。结合访问调查、查阅 文献资料及林业和草原局部门提供的相关信息,确定猕猴潜在分布点并在地图上标示。 4.1.3 栖息地监测 4.1.3.1 栖息地数据记录 在监测区域内,海拔每上升100m设置一条长度为2km-3km监测样线,填写一张《猕猴栖息地记录 表》(见附录B中表B.1)。 4.1.3.2 栖息地质量评价及分类 结合猕猴生态学研究对其适宜栖息地的定义,选择逻辑斯蒂格式输出最大熵模型的预测结果。根据 20次重复后最大熵输出的平均栖息地适宜度指数对监测区域猕猴的栖息地质量进行评价。在地理信息DB54/T 0333—2024 3系统软件中以最大约登指数和平衡阈值对模型预测分布图进行重分类,将栖息地分为不适宜栖息地、次 适宜栖息地和适宜栖息地三类。 4.1.3.3 栖息地面积计算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计算监测区域及各类自然保护地猕猴各等级栖息地的面积。 4.1.4 种群数量监测 4.1.4.1 监测时间及频率 在食物相对丰富的5月-7月和食物匮乏的11月至次年2月开展2次猕猴种群监测,结合2次监测 的数据,分析猕猴的种群动态。每个监测区域连续开展2年监测。 4.1.4.2 监测方法 根据西藏地区地形复杂、猕猴密度低的特点,在地形较为平缓的地区,设置10条的监测样线,每 条样线长度为2km-3km,样线间隔100m; 而在地形复杂的分布点,选择样线和样点结合的方法,样点选 择可视距离超过200m的突出大树、山脊和悬崖作为监测样点,在监测区域内设置样点10个,样点相互 间隔200m。 4.1.4.3 猴群的计数 通过监测过程中发现的猴群活动痕迹(脚印、粪便、食痕、折断树枝)来判断猴群有无;如果发现 猴群,采用多人对不同年龄/性别组个体直接计数和拍摄视频后回放分析计数的方式,对猴群直接计数, 并填写《猕猴种群结构记录表》(见附录C中表C.1)。 4.1.5 动物受威胁状况监测方法 根据监测过程中发现的人为活动痕迹、自然灾害以及森林病虫害等,填写《猕猴及其栖息地受威胁 因素及影响程度监测表》(见附录D中表D.1),结合访问调查和资料查阅,依据强、中、弱三个等级 对猕猴及其栖息地的受威胁和干扰状况进行评估。 4.1.6 保护现状评估 4.1.6.1 保护现状判断 通过猴群对监测人员的反应、监测人员接近猴群的最近距离、猴群活动范围与村庄的最近距离、以 及徒步监测过程中发现猎杀野生动物的套索多少来判断猴群的保护状态。 4.1.6.2 猴群间联系的判断 通过2个自然种群之间裸露地猕猴留下的活动痕迹(脚印、粪便)来判断猴群之间的联系。 4.1.6.3 数据记录DB54/T 0333—2024 4
DB54-T 0333-2024 猕猴监测技术规程 西藏自治区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2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赞助2元下载(无需注册)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2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赞助2元下载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6 09:32:20
上传分享
举报
下载
原文档
(306.5 KB)
分享
友情链接
ISO 5763 1989 Photography — Electronic flash equipment — Automatic control of exposure.pdf
ISO 54 1996 Cylindrical gears for general engineering and for heavy engineering — Modu.pdf
ISO 20424 2019 Fatty acid methyl esters (FAME) Determination of sulfur content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optical emission spectrometry (ICP-OES) method.pdf
ISO 23221 2020 Pipeline corrosion control engineering life cycle — General requirements.pdf
ISO 5952 2019 Steel sheet, hot-rolled, of structural quality with improved atmospheric corrosion resistance.pdf
ISO 23412 2020 Indirect, temperature-controlled refrigerated delivery services — Land transport of parcels with intermediate transfer.pdf
ISO 7727-1984Joints in building. Principles for jointing of building components. Accommodation of di.pdf
ISO-TS 15926-4 2024 Industrial automation systems and integration Integration of life-cycle data for process plants including oil and gas production facilities Part 4 Core reference data.pdf
ISO 23218-1 2022 Industrial automation systems and integration — Numerical control systems for machine tools — Part 1 Requirements for numerical control systems.pdf
ISO 26868 2009 Space data and information transfer systems — Image data compression.pdf
GB-T 2927-1994 电影影片画幅放大或缩小光学印片比率技术要求.pdf
GB-T 27914-2023 风险管理 法律风险管理指南.pdf
GB-T 17045-2020 电击防护 装置和设备的通用部分.pdf
GB-T 9770-2013 普通用途钢丝绳芯输送带.pdf
GB-T 15467-1995 印刷技术 单张纸印刷机 尺寸系列.pdf
GB-T 15121.3-1996 信息技术 计算机图形 存储和传送图片描述信息的元文卷 第三部分 二进制编码.pdf
GB-T 37426-2019 塑料 试样.pdf
GB-T 12177-2008 工业自动化系统 机床数值控制 NC处理器输出 文件结构和语言格式.pdf
GB-T 21019-2007 金属切削刀具 铣刀术语.pdf
GB 9656-2003 汽车安全玻璃.pdf
1
/
3
20
评价文档
赞助2元 点击下载(306.5 KB)
回到顶部
×
微信扫码支付
2
元 自动下载
官方客服微信:siduwenku
支付 完成后 如未跳转 点击这里 下载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
微信(点击查看客服)
,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