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65.020.20 CCSB 0554 西 藏 自 治 区 地 方 标 准 DB54/T 0051.2—2024 天麻半野生生产技术规程 第2部分 蜜环菌菌材生产 2024-09-15发布 2024-10-15实施 西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54/T 0051.2—2024 I目 次 前 言............................................................................II 引 言...........................................................................I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菌材制作..............................................................................1 5 蜜环菌菌材培育........................................................................2 6 生产档案..............................................................................2 附 录A ...........................................................................3DB54/T 0051.2—2024 II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DB54/T 0051.2-2011《西藏天麻半野生生产技术规程 第2部分 蜜环菌菌材生产》,与 DB54/T 0051.2-2011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修改了培育方法(见5.1),2011版的4.8培育方法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西藏自治区农业农村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西藏波密高原藏天麻产业开发有限公司、西藏自治区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 中心、林芝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西藏波密县农技推广服务站、广东省平远县农业科学研究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 : 李通、白玛普加、夏小龙、仇全雷、米玛次仁、董斌、席永士、冯志强、廖吕、 刘海金、索朗曲珍、次仁旺珍、白玛旺扎、白正华、赖美芳、巴桑杰布、贡觉次仁、达瓦扎西、黄鹏程、 孙建春、桑琼拉姆、邹雨婷、李芳、杨太强。 本文件2011年4月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DB54/T 0051.2—2024 III引 言 天麻,作为一种珍贵的中药材,因其独特的药理价值和广泛的应用前景,在中医药领域占据重要地 位。随着市场对天麻需求的不断增长,传统的野生天麻资源已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因此,天麻的半野生 生产技术应运而生,成为保障天麻可持续供应的重要途径。在西藏这一独特的高原生态环境中,天麻的 半野生生产更是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和优势。 本文件《天麻半野生生产技术规程》的第2部分,即“蜜环菌菌材生产”,是天麻半野生生产体系 中的关键环节。蜜环菌作为天麻共生的重要真菌,其菌材的制备与培育直接关系到天麻的产量与品质。 因此, 科学、 规范地制定蜜环菌菌材生产技术规程, 对于推动天麻半野生生产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部分规程详细规定了蜜环菌菌材制作的各个环节,包括菌材的选用、制作、培育方法以及生产档 案的管理等,旨在确保菌材的质量与生产过程的可追溯性。通过遵循本规程,可以在西藏海拔1000 m~ 3000 m的适宜林区内,高效、环保地生产出优质的蜜环菌菌材,为天麻的半野生栽培提供坚实的物质基 础。 此外,本文件还引用了相关的国家标准,如《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农田灌溉水质 标准》(GB 5084)和《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15618) ,以确保 蜜环菌菌材生产过程中的环境安全与生态友好。 本部分规程的制定与实施, 对于促进天麻半野生生产的规范化、 标准化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将为天麻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DB54/T 0051.2—2024 天麻半野生生产技术规程 第2部分 蜜环菌菌材生产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用于西藏天麻生产中的菌材制作、蜜环菌菌材培育、生产档案等技术措施。 本文件适用于西藏海拔1000 m~3000 m的林区。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蜜环菌 蜜环菌属真菌 (Armillaria spp.) 属于真菌界、担子菌门、伞菌纲、小皮伞科的真菌,腐生为主, 以菌丝形式分解阔叶枯木营养物质,以菌索形式运输营养物质,供给天麻生长发育。 3.2  菌材 无病虫害的阔叶树新鲜木材,其能被蜜环菌菌丝或菌索侵染,用来培养蜜环菌后栽培天麻。如青冈 树、杨树、桦树、柳树、桃树、樱桃树等木材。直径1 cm~4 cm叫菌枝,直径4 cm~10 cm叫菌棒。 4 菌材制作 4.1 培育时间 在春、秋两季进行培养,春季3月~5月,秋季8月~10月。 4.2 场地选择 海拔在1000 m~3000 m的针叶林、阔叶林均可培养,要求森林郁闭度为0.3-0.6,坡度不大于25°, 水源充足,环境无杂菌污染。DB54/T 0051.2—2024 4.3 土质选择 以疏松的沙土、林间腐质土为宜,也可用40%沙土、40%泥土、20%杂木锯末混合均匀。 4.4 菌材选用 除松、杉、柏、樟等含有高油脂类的针叶类树木外,其他阔叶类树木均可做菌材,如杨树、柳树、 桦树等。 4.5 挖坑、摆放菌材 挖坑,宽1 m、深20 cm,长度不限。采用并列式排列摆放菌材,菌材间隔1 cm~1.5 cm。 4.6 菌材规格 按种植1 m2面积计,用直径4 cm~10 cm、长30 cm 的鲜段材32节;1 cm~4 cm粗、长3 cm~9 cm的鲜 阔叶树枝条15 kg~20 kg。 4.7 菌材处理 砍鱼鳞口。在整好的木材上用刀每隔6 cm~8 cm斜砍一刀口,深入到木质部2 mm~3 mm,在木材相 对两侧各砍一行,具体参见附录A.1蜜环菌菌材鱼鳞口处理示意图。 5 蜜环菌菌材培育 5.1 培育方法 取处理后的菌材, 单排或双排摆放到坑中, 再将分成拇指大小的块状或颗粒状的菌种放在鱼鳞口处。 同时在每根菌材端头各放置一块菌种,覆土15 cm~18 cm厚,具体参见附录A.2蜜环菌菌材培育方法示意 图。最后适量浇水,使坑内湿润。 5.2 管理方法 在培养蜜环菌材的坑面,须覆遮盖物,或搭荫棚,遮荫保湿。视坑内墒情可适当浇水。 6 生产档案 建立生产档案,对蜜环菌菌材制作和管理等措施进行详细记录。生产档案保留2年以上。DB54/T 0051.2—2024 附 录A (资料性) A.1 蜜环菌菌材鱼鳞口处理示意图 DB54/T 0051.2—2024 A.2 蜜环菌菌材培育方法示意图 -

.pdf文档 DB54-T 0051.2-2024 天麻半野生生产技术规程 第二部分 蜜环菌菌材生产 西藏自治区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54-T 0051.2-2024 天麻半野生生产技术规程 第二部分  蜜环菌菌材生产 西藏自治区 第 1 页 DB54-T 0051.2-2024 天麻半野生生产技术规程 第二部分  蜜环菌菌材生产 西藏自治区 第 2 页 DB54-T 0051.2-2024 天麻半野生生产技术规程 第二部分  蜜环菌菌材生产 西藏自治区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6 09:31:21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