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大理白族自治州地方标准 DB5329/T117.3—2024 凤蚕豆十八号生产技术规程 第3部分:原种及良种繁殖技术 2024-12-27发布 2025-01-27实施 大理白族自治州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ICS65.020.20 CCSB05 5329DB5329/T117.3—2024 I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草。 DB5329/T117《凤蚕豆十八号生产技术规程》分为3个部分: ——第1部分:品种性状 ——第2部分:栽培技术 ——第3部分:原种及良种繁殖技术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 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大理白族自治州农业科学推广研究院提出。 本文件由大理白族自治州农业农村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大理白族自治州农业科学推广研究院、洱源县种子管理工作站。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尹雪芬、段银妹、陈国琛、李江、宋余笑、罗清云、李灿玫、杨献清、杨沛全、 王艳、杨福善、赵永泽、李秀年、李燚。DB5329/T117.3—2024 1凤蚕豆十八号生产技术规程第3部分:原种及良种繁殖技术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凤蚕豆十八号原种及良种生产的产地环境、隔离条件、土壤条件及整地、播种、田间 管理、去杂去劣、收获、种子检验标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4404.2粮食作物种子第2部分:豆类 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7414主要农作物种子包装 GB/T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所有部分) 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原种 具有本品种初育成时的典型性和生产力的优良种子。包括育成品种开始推广时,由原选育种单位提 供繁殖的原始种子,以及已推广应用的良种再经提纯复壮获得的高纯度、高质量的种子。 注:原种标准:纯度≥99.9 %,净度≥99.0 %,发芽率≥90.0 %,水分≤12.0 %。 3.2 良种 用常规原种繁殖的第一代至第三代和杂交种达到良种质量标准的种子。是供大田生产使用、种子市 场交易及主要商品化的种子。 注:良种标准:纯度≥97.0 %,净度≥99.0 %,发芽率≥90.0 %,水分≤12.0 %。 4产地环境 空气环境质量、灌溉水质量和土壤环境质量符合GB3095、GB5084和GB15618标准的规定。 5隔离条件DB5329/T117.3—2024 2 5.1间隔距离 凤蚕豆十八号繁殖田四周应保留10 m以上的空间隔离带。 5.2防止混杂 在一块种子田或一个隔离区繁殖一个蚕豆品种。 6土壤条件及整地 6.1土壤条件 土质疏松、耕层深厚、排灌通畅的中上等地力的平整田块。 6.2整地 前作水稻的田块,采用免耕或旋耕开墒种植;前作烤烟、玉米的田块采用耕耙或旋耕开墒种植。 7播种 7.1种子选择 种子质量符合GB4404.2的规定。 7.2种子处理 播前晒种2 d~3 d。 7.3播期 播种期控制在10月5日~10月25日。 7.4播种方式 7.4.1原种圃 将上一年决选的株系混合种子进行开墒稀植条播。墒宽2.0 m,株距15 cm,行距30 cm,播5 行, 沟宽50 cm作去杂人行走道,播种做到行距均匀,落籽均匀,覆土均匀,深浅一致。 7.4.2良种田 将上一年原种圃生产的原种进行开墒条播。墒宽2.0 m,沟宽50 cm作去杂人行走道,覆土均匀, 深浅一致。 8田间管理 8.1施肥 施肥原则、施肥量及施肥方法按照《凤蚕豆十八号生产技术规程第2部分:栽培技术》7.4执行。DB5329/T117.3—2024 38.2灌水 按照《凤蚕豆十八号生产技术规程第2部分:栽培技术》7.5执行。 8.3病虫草害防治 8.3.1药剂防治应严格执行GB/T8321、NY/T1276的相关规定。 8.3.2病虫草害的防治原则、防治方法等按照《凤蚕豆十八号生产技术规程第2部分:栽培技术》7.6 和7.7执行。 9去杂去劣 9.1幼苗期 根据幼苗生长习性,以幼苗的叶型、叶色、长势为形态指标拔除杂株。 9.2结荚期 根据品种株型、叶片颜色、叶片姿势、株高、荚形等主要性状,拔除与原品种标准不一致的杂株。 9.3成熟期 根据荚姿、荚色、着荚角度等性状,对照本品种固有的特征拔除非典型株、异品种植株、劣株及发 病株。 9.4拔除杂草及异作物 繁殖田常有油菜、野燕麦、野碗豆等异作物及杂草,要多次进行整株拔除。 10收获 10.1时间 干籽粒以80 %以上豆荚变黄,少数呈褐色,下部叶片枯死,上部叶片呈黄色为收获时期。 10.2方法 采用人工收获,防止机械混杂或人工操作混杂。收获后尽快脱粒晾晒或采用机械烘干,当籽粒含水 量≤13.0 %时,及时进行精选,用机械或人工除去原料中杂质和不饱满籽粒,包装入库,妥善贮藏保 管,确保种子质量。种子入库后要进行质量检验,按要求堆放。种子包装标识参照GB/T7414的规定执 行。 11种子检验 11.1隔离条件检验 从播种到收获严格检验与异品种间隔距离是否符合要求。 11.2田间检验DB5329/T117.3—2024 4 从结荚到灌浆期间,根据品种特征特性包括株高、株型、叶色、叶形、荚特征等进行纯度检验。 11.3室内检验 在种子收获脱粒后,到现场或仓库中扦取样品进行检验,以种子水分、净度、纯度、发芽率等确定 种子等级。

.pdf文档 DB5329-T 117.3-2024 凤蚕豆十八号生产技术规程 第3部分 原种及良种繁殖技术 大理白族自治州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5329-T 117.3-2024 凤蚕豆十八号生产技术规程 第3部分 原种及良种繁殖技术 大理白族自治州 第 1 页 DB5329-T 117.3-2024 凤蚕豆十八号生产技术规程 第3部分 原种及良种繁殖技术 大理白族自治州 第 2 页 DB5329-T 117.3-2024 凤蚕豆十八号生产技术规程 第3部分 原种及良种繁殖技术 大理白族自治州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6 09:27:28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