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65.020 CCSB20 5323 楚雄州地方标准 DB5323/T113-2024 云大麦14号栽培技术规程 2024-08-01发布 2024-10-01实施 楚雄州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DB5323/T113-2024 I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楚雄州供销社农业生产资料有限公司提出。 本文件由楚雄州农业农村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楚雄州供销社农业生产资料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志龙、王强国、于亚雄、杨春德、李玲、王志伟、李晓彬、程加省、乔祥梅、 刘列、杨芳、黄廷芝。DB5323/T113-2024 II引言 大麦是楚雄州小春主要作物之一,云大麦14号是啤酒大麦,属中矮秆,分蘖力强,有效穗多,高 抗倒伏,耐高水肥,产量高,适合在楚雄州秋播大麦种植区域种植,能得到较高的产量,可有效解决两 季作物茬口矛盾,促进啤酒产业的发展。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和楚雄州供销社农业生产资 料有限公司通过多年多点的试验、示范,制定楚雄州云大麦14号栽培技术规程,便于科技人员与农户 学习和掌握,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推动楚雄州啤酒业高质量发展,特制定本文件。DB5323/T113-2024 1 云大麦14号栽培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云大麦14号的术语和定义、播前准备及播种、田间管理、收获与贮藏等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楚雄州海拔900m~2400m的大麦种植区域。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4404.1粮食作物种子第1部分禾谷类 GB/T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所有部分) GB/T15671农作物薄膜包衣种子技术条件 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NY/T525有机肥料 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大麦 大麦是禾本科大麦属的一种禾谷类作物,是皮大麦和裸大麦的总称。根据用途分为饲用大麦、啤用 大麦和青稞。 3.2 云大麦14号 云大麦14号是由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用07YD-4为母本、云大麦2号为父本进行杂交 选育而成,于2020年4月通过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编号:GPD大麦(青 稞)(2020)530023。 4播种前准备及播种 4.1种子质量 种子质量应符合GB4404.1的规定要求。种子纯度≥99.0%,净度≥99.0%,发芽率≥85%,水分 ≤13.0%。DB5323/T113-2024 24.2种子处理 4.2.1晒种 播种前,利用晴天晒种1d~2d。 4.2.2拌种 选用包衣种子或药剂拌种,包衣种应符合GB15671的规定。在白粉病、条纹病和黑穗病发生较重 的地块,选用6%戊唑醇悬浮种衣剂200倍液拌种。 4.3整地 4.3.1清洁田园 前茬收获后及时去除秸秆,开沟排水,并去除田埂上的杂草。 4.3.2整地 深耕、深松土壤,耕深达到20cm以上,精细整地,田平土细。 4.3.3整墒 拉线开墒,墒面宽2m~2.5m,墒不积水。 4.4播种 4.4.1播种量 高肥力田块按每667m2播种8kg;中等肥力田块按每667m2播种8kg~10kg:低肥力田块按每667m2 播种10kg~12kg。 4.4.2播种期 播种期宜选在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 4.4.3播种方式 4.4.3.1撒播:撒种均匀,撒种后及时覆土。 4.4.3.2条播:播种均匀,播深3cm~5cm,行距25cm~30cm,播种后及时覆土。 5田间管理 5.1施肥 肥料和有机肥的选择和使用应符合NY/T496、NY/T525的规定,增施有机肥,施足基肥,合理或 适时适量追肥。 5.1.1基肥 每667m2施用腐熟农家肥1.0t~1.5t,三元复合肥(N-P2O5-K2O=10-10-10)10kg~30kg。 5.1.2追肥DB5323/T113-2024 3 结合灌水进行追肥,灌溉撤水后及时施肥。 5.1.2.1分蘖肥 出苗后30d~40d每667m2追施尿素10kg~15kg。 5.1.2.2拔节肥 视苗情每667m2追施尿素5kg~15kg。 5.2除草 播种后40d,在田间杂草2叶~3叶期,灌水后3d~4d进行化学除草。阔叶类杂草每667㎡使用40%唑草 酮1.6g~2g水分散粒剂兑水50L喷雾防治;禾本科杂草每667㎡用5%唑啉草酯乳油500倍液喷雾防治,或 采用人工拔除。 5.3灌溉 整个生育期需灌溉出苗水、分蘖水、拔节水、孕穗水、灌浆水。灌溉一般以墒面潮湿为宜,及时排 水。 5.4病虫害防治 农药使用应符合NY/T1276和GB/T8321的规定。 在扬花期至灌浆期,以防治条纹病、白粉病、黑穗病和蚜虫为重点,兼治其它病虫害,防早衰、增 粒重,可选用杀菌剂、杀虫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综合使用。全生育期注意蚜虫和白粉病的发生和防治。 5.4.1病害防治 5.4.1.1条纹病防治 5.4.1.1.1农业防治:实行轮作制度;建立无病留种田,繁育无病种子;施足有机肥,增加种肥量; 大麦抽穗前及时拔除病株。 5.4.1.1.2药剂防治:播种前每100kg种子用2%立克秀湿拌剂100g拌种;发病初期每667m2用65% 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00g~120g,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g~60g兑水50L喷雾防治。 5.4.1.2白粉病防治 5.4.1.2.1农业防治:在播种前,铲除田间、路边、沟边的自生麦苗;增施磷、钾肥,做好氮、磷、 钾合理搭配,增强大麦的抗病力。 5.4.1.2.2药剂防治:发病初期每667㎡可用32.5%苯甲嘧菌酯悬浮剂20mL,或用12.5%烯唑醇可湿 性粉剂10g~20g兑水45L喷雾防治;发现中心病株及时用药,间隔7d~10d,连续喷2次~3次,喷药时 避开雨天和大风天气。 5.4.1.3黑穗病防治 5.4.1.3.1农业防治:选用不带菌的种子;种植实行轮作制度;建立无病留种田,繁育无病种子;大 麦抽穗时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将其病穗集中处理。DB5323/T113-2024 45.4.1.3.2药剂防治:采用药剂拌种和土壤消毒处理。药剂拌种:每50kg种子用15%的粉锈宁或立克 秀湿拌剂20g~30g拌种;土壤消毒:每667㎡用粉锈宁或立克秀50g~70g拌沙土10kg~15kg进行土壤 处理。 5.4.2虫害防治 5.4.2.1蚜虫防治 5.4.2.1.1农业防治:进行适期冬灌和早春划锄,减少冬春季蚜虫的繁殖基数;保护和利用天敌。 5.4.2.1.2药剂防治:田间出现蚜虫时,每667㎡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g,或50%噻虫胺悬浮 剂20g,加水50L及时均匀喷雾防治。 5.4.2.2红蜘蛛防治 5.4.2.2.1农业防治:实行轮作倒茬;浇灌时振动植株或搅拌流水口;大麦收割后进行深耕灭茬,及 时机耕。 5.4.2.2.2药剂防治:每667m2可用43%联苯肼酯悬浮剂30mL或5%唑螨酯悬浮剂30mL兑水50L喷雾 防治。 5.5抗逆技术 5.5.1防冻害 适时播种,在孕穗开花期避开倒春寒。培育壮苗,提高抗寒力。受冻害后及时灌水,每667m2追施 尿素5kg~10kg。 6收获与贮藏 6.1收割 在蜡熟末期或完熟期选择晴天适时收割。 6.2晾晒 收割后及时晾晒,选择当阳、通风、无污染、宽敞的场地进行晾晒。 6.3贮藏 入仓大麦籽粒含水量≤13%,温度控制在15℃左右。贮藏采用干燥密闭或地面堆积的储藏方法,选 择干燥、阴凉、通风的地方,储藏时禁用有毒、有害的包装物,同时要防虫、防止霉变。 ━━━━━━━━━━━

.pdf文档 DB5323-T 113-2024 云大麦14号栽培技术规程 楚雄彝族自治州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5323-T 113-2024 云大麦14号栽培技术规程 楚雄彝族自治州 第 1 页 DB5323-T 113-2024 云大麦14号栽培技术规程 楚雄彝族自治州 第 2 页 DB5323-T 113-2024 云大麦14号栽培技术规程 楚雄彝族自治州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6 09:22:04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