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65.020 CCSB15 5323 楚雄州地方标准 DB5323/T109-2024 洋葱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2024-05-30发布 2024-07-30实施 楚雄州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DB5323/T109-2024 I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云南省农业科学院提出。 本文件由楚雄彝族自治州农业农村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区生态农业研究所、云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云南省植 保植检站、元谋县植保植检站、元谋齐丰种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元谋县聚群农业开发农民专业合作社。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杨子祥、苏银玲、包玲凤、方海东、王扬、木万福、史亮涛、付文、戴剑鸿、 李文波、何天祥。DB5323/T109-2024 1 洋葱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洋葱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的术语和定义、防治原则、防控对象、防控措施。 本文件适用于楚雄州洋葱生产中主要病虫害的绿色防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所有部分) GB/Z26589-2011洋葱生产技术规范 NY/T393-2020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 NY/T1276-2007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防治原则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以农业防治为基础,优先选用理化诱控和生物防治措施, 科学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运用各种措施进行综合防治。 5主要病、虫及发生特点 5.1病害 霜霉病、紫斑病、灰霉病、锈病等。 5.2害虫 蓟马、蚜虫、斑潜蝇等。 5.3危害症状及发生特点 洋葱主要病虫危害症状及发生特点,参见附录A。 6防治措施 6.1农业防治DB5323/T109-2024 26.1.1品种选择 根据不同的栽培类型,选择抗病虫、商品性好、高产、耐贮运,适合当地种植的洋葱品种。种子质 量要求符合GB/Z26589-2011规定。 6.1.2合理轮作 每1年~2年与非百合科作物轮作1次。 6.1.3种子选择与处理 选择色泽光鲜、饱满、发芽率高的新种子。未经药剂拌种的洋葱种子,播种前用55℃恒温水浸种 30min,待种子冷却后晾干播种。 6.1.4合理密植 根据不同品种的特性进行合理密植。一般株行距为(15cm~20cm)×(15cm~20cm)。 6.1.5膜下滴灌 宜选择滴头间距为15cm~20cm滴灌带沿垄面铺设,后全膜覆盖。 6.1.6适时采收 2/3以上的植株出现假鳞茎松软,地上部倒伏,下部1片~2片叶枯黄,鳞茎外层鳞片呈革质时即可 采收。收获和贮藏过程中要避免损伤葱头,采收符合GB/Z26589规定。 6.1.7清洁田园 育苗期及时清除病株。定植后在发病初期及时摘除病叶,拔除病株;及时捏杀虫卵、摘除虫叶等, 减少菌源、虫源。收获后彻底清除田里的病残组织、杂物等,集中进行无害化处理。 6.1.8深耕翻土 当洋葱收获后及时进行深耕翻土,确保落到地表的虫蛹能被埋入土中,避免其羽化。 6.2理化诱控 6.2.1色板诱杀 移栽后至收获前,在田间设置20cm×25cm或25cm×30cm黄色粘虫板诱杀蚜虫,蓝色粘虫板诱杀蓟 马、斑潜蝇等。按25块/667m2~30块/667m2,棋盘状放置黄色粘虫板或蓝色粘虫板。黄色粘虫板悬挂 于洋葱植株顶部10cm~20cm,蓝色粘虫板放置于洋葱植株基部近地表处。 6.2.2灯光诱杀 田间安装灯管功率为15W的频振式杀虫灯,每26680m2安装1盏。安装高度以接虫口离地面1m~1.5 m为宜,每隔2d~3d清理1次接虫袋。 6.2.3银灰膜趋避 墒面铺设银灰色地膜,植株顶部20cm处悬挂宽为10cm~15cm银灰膜条。 6.3生物防治DB5323/T109-2024 3 田间初见害虫时释放天敌昆虫,使用食蚜蝇防治蚜虫、小花蝽防治蓟马。利用申嗪霉素、菇类蛋白 多糖、苦参碱、鱼藤酮、小檗碱等生物制剂防治病虫害,使用方法参见附录B。 6.4化学防治 根据病虫发生情况,及时精准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进行防控。农药使用应符合GB/T8321、 NY/T1276和NY/T393的规定。在配制农药药液时应使用二次稀释法,推荐药剂及使用方法,参见附 录B。DB5323/T109-2024 4附录A (资料性) 洋葱主要病虫危害症状及发生特点 表A.1给出了洋葱主要病虫危害症状及发生特点。 表A.1洋葱主要病虫危害症状及发生特点 主要病、虫名称 危害症状及发生特点 霜霉病主要为害叶和花薹。叶染病初病斑为黄白色或乳黄色,纺锤形或椭圆形,边缘不明显,上有 白霉,后变为淡黄色或暗紫色。严重时中部以上叶片逐渐干枯并下垂枯死,病斑呈倒“V”形。花梗 染病与叶部症状相同,易折断枯死。假茎染病多破裂,弯曲。鳞茎染病后变软,外部鳞片表面粗 糙或皱缩,植株矮缩,叶畸形或扭曲。 病原菌以卵孢子在残体或土壤中越夏或越冬,亦可以菌丝体潜伏在种球鳞茎内。带菌鳞茎、 土壤中病残体在适宜条件下成为初侵染源。病原菌借风雨、农事操作或昆虫传播蔓延,从气孔侵 入致病。病害在温度15℃~20℃,空气相对湿度高于80%时发生严重。连茬种植和种植过百合科 类作物地块病情指数较高。田间管理粗放、低洼积水地块发病也比较严重。种植密度高,发病偏 重。洋葱抽薹开花时,大风造成的花薹倒折损伤等均易诱发病害。 紫斑病主要危害叶和花薹。叶受害,初期呈稍凹陷的白色小斑点,中央微紫色,病斑扩大后变为黄 褐色,纺锤形或椭圆形,多具同心轮纹,周围有黄色晕圈,湿度高时,病部有黑色霉状物。病斑 可相互愈合成长条状大斑,常使叶由下向上变黄枯死或折断。花梗发病,病斑环绕一周时花薹从 病部软化折断。 病原菌以菌丝或分生孢子潜伏于鳞茎或土壤中越冬,借气流、雨水传播。发病最适温度为 25℃~27℃,高温、多雨、昼夜温差大病害易发生和流行。土壤贫瘠,生长势弱,虫害严重的地 块发病严重。连作或与葱、韭类植物轮作,易造成病害严重发生。田间管理粗放,低洼积水的田 块发病比较严重。受葱蓟马危害或农事操作产生伤口的植株利于病害侵染而感病。种植密度过大, 植株长势弱,易引发病害发生。 灰霉病主要为害叶鞘、花薹及鳞茎颈部。发病初叶花薹或小花上产生椭圆或近圆形白色斑点,病斑 不断扩大,逐渐连成片,使叶卷曲枯死。湿度大时,病部产生灰色霉层,后期产生黑褐色小菌核。 贮藏期发病,鳞茎颈或肩部出现凹陷的病斑,而后腐烂、发臭。 病原菌以菌丝体、分生孢子或菌核在病残体和土壤中越冬。病原菌随气流、雨水、灌溉水传 播,从伤口侵入。低温、高湿发病重;地势低洼,土质黏重,雨后易积水,种植密度过大,偏施 氮肥,植株徒长或旺长,均能引起发病。 锈病主要危害叶和花薹。初期表皮上产出圆形稍隆起的橙黄色疱斑,后表皮破裂向外翻,散出橙 黄色粉末。严重时疱斑连结成片,叶片发黄,整株叶片枯死,花薹矮瘦或不能抽薹。 病原菌主要以夏孢子在葱蒜韭菜等寄主上辗转为害,孢子随气流传播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 低温多雨时期容易发病,肥力不足、生长不良的植株发病较重。 蓟马成虫和若虫以锉吸式口器吸取心叶、嫩芽汁液,被危害叶形成许多细密而长形的灰白色斑纹, 导致叶尖枯黄,叶片萎蔫扭曲使叶子下垂,严重时变黄枯。 成虫、若虫于收获末期在洋葱的叶鞘内、残株间、杂草或附近的土壤里越冬。成虫善飞能跳, 又能借风力传播。有趋蓝性,怕光,白天多在叶背或叶腋处,阴天和夜里到叶面上活动孵若虫群 集为害,稍大后分散。温暖干燥的条件下害虫发生较重,相对湿度40%~70%,35℃以上,虫 口则明显下降。 蚜虫主要为害叶,严重时布满叶片和花内,刺吸汁液,使叶片变黄、皱缩、向下卷曲,造成植株 矮小或萎蔫。同时还能传播多种病毒病。 蚜虫繁殖的适温为16℃~22℃。干旱、小雨、阴天或气温不高对种群繁殖均有利,种群数量 迅速增多,暴风雨常使种群数量锐减。密度大或当营养条件恶化时,产生大量有翅蚜并迁飞扩散。 葱斑潜蝇主要危害叶,以幼虫在叶片组织中潜食叶肉,形成迂回曲折的蛇形潜道,叶片表皮灰白色, 影响光合作用。严重时,幼虫蛀食心叶及纵深蛀食茎心组织,造成膨大期植株烂心。 1年最多发生6代~7代,最少发生3代~4代。可危害圆葱至生育期。成虫常于植株间或栖息 在叶筒端部,交配产卵,虫卵散产于叶片组织内,4d~5d后孵化出幼虫,可在叶筒内外迁移为害 部位,幼虫老熟后在隧道中化蛹。害虫体形微小、生活周期短、繁殖力强、隐蔽取食,世代重叠 严重,早期不易被发现,能在较短期内形成严重危害。

.pdf文档 DB5323-T 109-2024 洋葱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楚雄彝族自治州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5323-T 109-2024 洋葱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楚雄彝族自治州 第 1 页 DB5323-T 109-2024 洋葱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楚雄彝族自治州 第 2 页 DB5323-T 109-2024 洋葱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楚雄彝族自治州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6 09:21:44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