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65.020 CCSB38DB5305 保山市地方标准 DB5305/T226—2025 食用天麻设施化无性栽培技术规程 2025-06-15发布 2025-09-16实施 保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DB5305/T226—2025 I前  言 本文件按照《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腾冲市人民政府提出。 本文件由保山市林业和草原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腾冲秋实科贸有限公司、腾冲市国有林场管理站、腾冲市森林资源管理站、腾冲 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保山市林草种子管理站、腾冲市古永国有林场。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黄维金、杨绍兴、李立屯、柯文斌、彭翠松、张定刘、李松辉、冯怀斯、张彦 昌、黄生延、周坤昌、陈继珍、番助艳、唐丹、王秋颖。DB5305/T226—2025 1 食用天麻设施化无性栽培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食用天麻设施化无性栽培技术的术语和定义、生产环境、设施要求、材料准备、栽培 技术、栽培管理、采收、生产材料回收利用等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食用天麻设施化无性栽培。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12728食用菌术语 GB/T4455农业用聚乙烯吹塑棚膜 NY/T391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 NY/T528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 DB5305/T125腾冲天麻仿野生生产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GB/T12728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设施化栽培 指通过人工手段创造一定的环境条件,为植物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并优化其生长过程的一种农业生 产设施与技术。 3.2 白头麻 指具有生产顶锥的天麻块茎。 3.3 无性栽培 指使用白头麻培育天麻的过程。 3.4 蜜环菌 指天麻生长繁殖必须依靠的蜜环菌属Armillaria(Fr.:Fr.)Staude的一类药食两用真菌。DB5305/T226—2025 23.5 菌包 在塑料菌袋中装入木段(粮食)并接种蜜环菌栽培种,作为天麻栽培的直接菌材。 3.6 菌床 指用于栽培天麻而设置的厢或框。 4生产环境 4.1环境条件 环境条件应符合NY/T391的规定。 4.2气候条件 海拔1500m~2100m,年平均气温9℃~15.6℃。 4.3场地选择 选择地势平坦、交通便利、水电均通、背风向阳的场地。 5设施要求 ——设施可新建或选择满足人工调节温度和湿度条件的闲置大棚、厂房、仓库、庭院等。 ——设施场地地面需平整压实,并具备通风及排水灌溉条件。 ——设施场地的设施顶盖离地高度应≥2.5m,设施场地宽度2m~8m。 ——设施顶盖也可采用符合GB/T4455要求的塑料薄膜进行覆盖。 ——设施场地周围设置相应的遮荫物,使设施场地达到70%~80%的遮荫度。 6材料准备 6.1白头麻选择 选择健壮、发育完好、外表无损伤、无病虫害且单个重量为5g~20g的白头麻。 6.2菌包选择 选择培育好的菌包,要求菌索红棕色、生长旺盛、顶端有白色生长点,木段(粮食)皮层无腐朽变 黑现象。菌种质量要求应符合NY/T528的规定。 6.3基质及覆盖物材料准备 准备发酵过的阔叶树锯末(木屑)、腐殖土及阔叶树叶、松针、干草等。 6.4基质选择DB5305/T226—2025 3 基质可选择腐殖土或选择将阔叶树锯末(木屑)与腐殖土进行配制,阔叶树锯末(木屑)的质量占 比不超过60%。当所使用的基质材料是干料时,在播种前使用常温清水浸泡12h~24h后捞出沥干水分 备用。 7栽培技术 7.1栽培时间 2月下旬至5月上旬。 7.2菌床要求 在平整、压实的设施场地地面做与设施场地平行的菌床,菌床宽1.2m、高20cm~25cm、长度根 据设施场地因地制宜而定,应≥4m,不宜超过40m。四周围上20cm~25cm高的挡板,并对挡板进行 固定,步道沟宽25cm~30cm。 7.3菌包用量 每1m2排放18个菌包。 7.4白头麻用量 每个菌包栽4~6个白头麻。 7.5栽培方法 7.5.1菌床底铺4cm~6cm厚的基质后摆放菌包;摆放菌包时需脱掉菌包袋或将菌包袋两头和四周划 开,在菌包两端各打2个白头麻放置孔,中间视菌包大小打1~2个孔。 7.5.2菌包两端间距按照10cm~20cm进行摆放,菌包两侧间距按照4cm~6cm分3排,每排摆放 6个菌包。 7.5.3菌包与步道沟平行排列,在打孔处放置白头麻,白头麻底部放置在孔内,茎芽斜向上,菌包间 填满基质,菌包与基质间不留空隙。 7.5.4摆放完成后菌包上面覆盖7cm~9cm厚的基质,最后覆盖阔叶树叶、松针或干草5cm~15cm 厚。 8栽培管理 8.1温度 整个栽培期间,基质温度<15℃时需增温;基质温度>25℃时需降温,使基质温度保持在15℃~25℃ 范围内。 8.2湿度 8.2.12月至5月基质保持在40%~50%的湿度。 8.2.26月至9月基质保持在50%~60%的湿度。 8.2.310月至采收基质保持在30%~40%的湿度。 8.3通风DB5305/T226—2025 4当日平均气温≥20℃时或遇阴雨、绵雨季节,应及时调整设施场地通风措施。 8.4除草及病虫害防治 8.4.1除草 人工适时除草。 8.4.2病虫害防治 按DB5305/T125的规定执行。 9采收、生产物资回收利用 9.1采收 按DB5305/T125的规定执行。 9.2生产材料回收利用 天麻收获后,将用过的基质、菌包等材料及时清理出场地,粉碎干燥后可作为其他作物的栽培基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df文档 DB5305-T 226-2025 食用天麻设施化无性栽培技术规程 保山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5305-T 226-2025 食用天麻设施化无性栽培技术规程 保山市 第 1 页 DB5305-T 226-2025 食用天麻设施化无性栽培技术规程 保山市 第 2 页 DB5305-T 226-2025 食用天麻设施化无性栽培技术规程 保山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6 09:17:16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