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65.020 CCSB47DB5305 保山市地方标准 DB5305/T223—2025 高品位生丝雄蚕茧生产技术规程 2025-06-15发布 2025-09-16实施 保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DB5305/T223—2025 I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保山市隆阳区农业农村局提出。 本文件由保山市农业农村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保山市隆阳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保山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隆阳区永盛街道综合 保障和技术服务中心、隆阳区瓦房彝族苗族乡综合保障和技术服务中心、保山凯喜雅丝绸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蒋碧婷、范国明、胡友华、番成砖、杨艳兰、杨丽莎、吴新庄、董竹、刘金兰、 杨旭、邰杰、常瑞珊、郭会丽、余祖光、魏义艳。DB5305/T223—2025 1 高品位生丝雄蚕茧生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适用于保山市高品位生丝雄蚕茧生产的术语和定义、养蚕准备、小蚕饲养、大蚕饲养、上蔟、 采茧售茧等。 本文件适用于保山区域内高品位生丝雄蚕茧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1797生丝 DB53/T955桑蚕雄蚕茧生产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高品位生丝 质量上乘,性能优异,达到GB/T1797规定的5A、6A级别的桑蚕茧生丝产品。其中6A级为最高等级, 纤度适中,纤度偏差小,强力高,洁净度高;5A级生丝品质优良,仅次于6A。 3.2 雄蚕品种 以优良亲本和平衡致死系亲本采用单交形式培育的一代杂交种,用于生产雄蚕茧,这类品种结合了 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系与常规品种的优点,具有茧丝质量优异,性别单一,生长发育整齐等优点。推广 雄蚕品种,是提升蚕茧和生丝质量的重要途径。 3.3 补催青 将催青过的雄蚕种,集中放置在控温控湿的共育室,使其发育整齐的操作过程。 3.4 除沙 清除蚕座上蚕粪、残桑和其他污物的操作过程。 3.5DB5305/T223—2025 2蚁蚕 刚刚孵化出来的幼蚕,体形很小,颜色乌黑,很像蚂蚁,故名。 3.6 收蚁 将孵化的蚁蚕收集在蚕箔上饲养的操作过程。 3.7 疏毛期 收蚁后的24h时间段。 3.8 饷食 家蚕眠起后的喂第1餐桑叶,在蜕皮以后头部成淡褐色时进行。 3.9 提青 利用蚕网将少部分迟眠蚕从蚕座上分离出来的操作过程。 3.10 熟蚕 蚕正常生长发育到五龄末期,食欲减退,体躯缩短,胸部透明,身体发软,排出绿色软粪,头胸昂 举左右摆动,寻找吐丝营茧位置的蚕。 4养蚕准备 4.1物资准备 4.1.1养蚕用具 蚕箔、小蚕网、打孔聚乙烯薄膜或防干纸、干湿温度计、蚕筷、鹅毛、收蚁袋、切桑机、纸板方格 蔟等。 4.1.2消毒药品 漂白粉、复合次氯酸钙粉、复合三氯异氰脲酸粉、聚甲醛消毒粉、二氧化氯消毒粉、新鲜石灰、三 氯异氰尿酸烟熏剂等。 4.1.3养蚕设施 包括小蚕室、大蚕室、蚕台等,建设应符合DB53/T955的规定。 4.2消毒 4.2.1消毒时间 养蚕前7d对蚕室、蚕具和养蚕周围环境进行消毒,杀灭病原,切断传染源。DB5305/T223—2025 3 4.2.2药品使用 药液消毒主要采用氯制剂,如配制含有效氯0.3%的复合次氯酸钙粉溶液,或浓度为0.5%的复合三氯 异氰脲酸粉溶液;熏蒸消毒采用三氯异氰尿酸烟熏剂密闭消毒,用量为5g/m3;室外消毒用10%~20%石 灰浆。消毒药品及使用方法详见附录A。 4.2.3消毒步骤 打扫清洗→药液消毒→熏蒸消毒→晾干。 4.3品种选择 选择“秋华×平30”、“浙凤3号”等雄蚕一代杂交种,雄蚕品种性状详见附录B。 4.4蚕期安排 雄蚕饲养安排在4月上旬至5月中旬的春蚕期,如果饲养条件较好,也可安排在9月份晚秋蚕期。 5小蚕饲养 5.1装袋 将催青后的雄蚕种领回后,及时装入收蚁袋。先打开收蚁袋的装种口,剪开蚕种盒,将蚕卵倒入收 蚁袋,反复摇动,使蚕种均匀粘在收蚁袋胶条上,至听不到响声,再加入收蚁袋专用消毒沙,反复摇匀, 用手压紧收蚁袋口胶条,严封袋口。每个收蚁袋装蚕种3.3~3.4万粒。领种后及时装袋,再将收蚁袋平 放在蚕箔上,温度逐渐升达25.5℃~26℃,干湿差1℃~1.5℃。 5.2补催青 5.2.1补催青方法 将装好雄蚕种的收蚁袋黑面朝上平放在蚕箔上,盖上专用黑布,逐渐升温,最后温度保持在26.5℃, 湿度保持86%,干湿差1.5℃~2℃,严格保持黑暗,确需照明也只能用红灯泡,持续补催青2d~3d。 5.2.2注意事项 补催青期间,每天21:00换气,换气时间20min~30min;每隔3h左右检查一次温湿度,标准化小 蚕共育的要做好停电预案,防止突然断电。 5.3收蚁 5.3.1收蚁时间 收蚁当天,清晨5:00左右将收蚁袋白面翻朝上,开灯持续感光,采用白色节能灯,功率30W~50W, 斜视距离1m~2m,时间2h~3h,蚕卵孵化48%以上即可收蚁,春蚕期8:00左右开始收蚁,夏秋蚕期7: 00左右开始收蚁。收蚁操作应当在2h内完成。 5.3.2收蚁用叶 叶色黄绿色,叶位为最大叶上1叶,收蚁叶的切叶规格为0.8cm×0.8cm。 5.3.3收蚁方法DB5305/T223—2025 4采用专用收蚁袋,不伤蚕体;撕开收蚁袋,有蚕的一面朝上平铺在垫有打孔塑料薄膜蚕箔中,用小 蚕聚甲醛消毒粉撒在蚁蚕上进行消毒,隔5min~10min后喂桑叶,每张蚕喂叶25g,蚕座长宽30cm ×40cm。精心准备,确保一日孵化并一次性收齐。 5.4一龄蚕 5.4.1疏毛期管理 收蚁结束,及时提高温度并进行补湿,雄蚕疏毛期温度比普通蚕品种提高1℃,稳定在29℃,相对 湿度为90%~95%,光线均匀偏暗。用叶为黄中带绿,叶位为最大光合叶上一叶,精心选采桑叶,有雨水 要用消毒毛巾揩干,切叶规格为1.3cm×1.3cm。 5.4.2疏毛期后管理 一龄期第二天到入眠以前保持29℃,湿度保持90%~95%,称量给桑。每次给桑前要扩座,向蚕座四 周扩大5cm~10cm,用蚕筷和鹅毛进行匀座,再进行蚕体蚕座撒新鲜石灰粉消毒;到第三天上午,蚕 座面积扩大到0.8m2。第三天下午,止桑后至眠蚕期,将温度降到26℃~27℃,相对湿度降到86%,用 叶为绿中带黄,叶位为最大光合叶和下一叶。 5.5二龄蚕 5.5.1温湿度 二龄饷食后温度提高到27℃~28℃,湿度90%;就眠以后调低为温度26℃、湿度86%。 5.5.2桑叶管理 适宜桑叶为4叶或5叶,叶色嫩绿色;采叶前,用18%二氧化氯消毒粉600倍液喷洒叶面,消毒后即可 采叶;或者采叶后用18%二氧化氯消毒粉800倍液药液浸渍消毒;切叶规格为蚕体长1.5倍。 5.5.3蚕座管理 结合饷食加分箔网,除沙并撒小蚕聚甲醛消毒粉对蚕体蚕座进行消毒;每次给桑前,扩座、匀座并 进行石灰粉消毒;二龄期第三天张蚕的蚕座面积扩大到最大,每张两箔,接近满箔。 5.6三龄蚕 5.6.1温湿度 三龄饷食后温度提高到27℃,湿度85%;就眠以后调低为温度25℃~26℃、湿度86%。 5.6.2桑叶管理。 适宜桑叶为第5叶或6叶,叶色为正绿色;采叶后用18%二氧化氯消毒粉800倍液药液浸渍消毒;三龄 饷食叶粗切成方块或三角形,正餐以后不再切叶。 5.6.3蚕座管理 三龄饷食后,小蚕即从小蚕共育中心发到各养蚕户,农户取回后及时加分箔网,除沙并撒小蚕聚甲 醛消毒粉对蚕体蚕座进行消毒;每次给桑前,扩座、匀座并撒石灰粉消毒;三龄期第三天每张蚕的蚕座 面积扩大到最大,每张6箔,蚕座面积4.5m2~5m2。一般在第三天上午加网除沙,待蚕群大部分就眠以

.pdf文档 DB5305-T 223-2025 高品位生丝雄蚕茧生产技术规程 保山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3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3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5305-T 223-2025 高品位生丝雄蚕茧生产技术规程 保山市 第 1 页 DB5305-T 223-2025 高品位生丝雄蚕茧生产技术规程 保山市 第 2 页 DB5305-T 223-2025 高品位生丝雄蚕茧生产技术规程 保山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6 09:17:12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