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65.020 CCSB16DB5305 保山市地方标准 DB5305/T222—2025 玉米一点缀螟测报及防控技术规范 2025-06-15发布 2025-09-16实施 保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DB5305/T222—2025 I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保山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保山市土壤肥料与植保植检站、保山市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站、施甸县农业技术 推广中心、昌宁县农业环境保护监测与植保植检站、腾冲市农业环境监测与植保工作站、龙陵县种子植 保土肥工作站、隆阳区丙麻乡综合保障和技术服务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赵国安、谢显彪、陈星建、孟继枝、杨丽萍、朱富仙、邵宗刚、段琳、杞建生、 赵玉虎、杨园耘、余世旺、王定石、鲁凤书、聂根万、周祺、朱丽梅、杨荣。DB5305/T222—2025 1 玉米一点缀螟测报及防控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玉米一点缀螟测报及防控技术的术语和定义、虫情调查、成虫监测、越冬调查、预测 预报及防控技术。 本文件适用于玉米一点缀螟测报及防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24689.1植物保护机械虫情测报灯 GB/T24689.2植物保护机械杀虫灯 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一点缀螟 一点缀螟,属鳞翅目螟蛾科缀螟属,主要蛀食为害玉米果穗和籽粒,并诱发玉米穗腐病的发生,也 蛀食雌穗至雄穗之间的茎秆,引起顶部茎秆的干枯与易折,对玉米生产造成严重影响。一点缀螟的分类 地位、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生活习性见本文件附录A。 3.2 系统调查 采用定点、定时、定内容的方法进行的连续调查。 3.3 大田普查 在较大范围内进行的不定期、不定点的大面积多点调查。 3.4 越冬调查 对冬季一点缀螟的为害及越冬情况的调查活动,包括冬前、冬中和冬后虫口数量调查。 3.5DB5305/T222—2025 2智能虫情自动测报仪 一种集温度、光、电、数控技术、无线传输技术、物联网技术于一体的害虫生态监测及预警自动化 功能的常规测报工具。 4虫情调查 4.1系统调查 4.1.1监测点选定 选择夏玉米大面积连片种植区作为系统监测点。 4.1.2监测调查时间 于7至10月,在夏玉米抽雄初期至成熟收获期间,每7d调查一次。 4.1.3调查方法 a)监测调查田块面积不少于667m2,且不施用杀虫剂; b)对角线5点取样; c)每个取样点定株调查20株。 4.1.4调查及计算内容 4.1.4.1调查每株玉米植株和每个果穗的受害情况,包括受害株数、受害果穗数、每株虫量、每果穗 虫量。 4.1.4.2调查数据记入本文件附录B的表格,并计算受害株率、受害穗率、百株虫量、百穗虫量。 4.2大田普查 4.2.1调查时间 于7至10月,在夏玉米抽雄初期至成熟收获期间。 4.2.2调查方法 a)调查夏玉米大面积连片种植区; b)在每片种植区随机调查3块田; c)每块田按对角线5点取样; d)每个取样点调查植株20株; e)每次大田普查田块数量不少于10片30块田。 4.2.3调查及计算内容 同4.1.4。 5成虫监测 5.1监测点选定 选择玉米主产区的大面积连片种植区域作为成虫监测点。DB5305/T222—2025 3 5.2智能虫情自动测报仪监测 在监测点安装固定的智能虫情自动测报仪,周年监测成虫。智能虫情自动测报仪须符合GB/T 24689.1的规定。 6越冬调查 6.1调查时间 a)冬前越冬虫口数量调查时间:立冬前(11月8日左右前); b)冬中越冬虫口数量调查时间:1月上旬; c)冬后越冬虫口数量调查时间:翌年立春后(2月4日左右后); 6.2调查对象 冬季玉米田的生育期为抽雄初期至成熟收获期的生长植株、抛荒冬闲田的前作田间残留玉米秸秆、 农户仓储玉米果穗。 6.3调查方法 6.3.1冬季玉米田与抛荒冬闲田上的调查方法 a)在上述类型田集中的各片区域,该类型田的抽查田块数量均为不少于5块田; b)每块田按对角线5点取样; c)每个取样点调查植株20株。 6.3.2仓储玉米果穗上的调查方法 a)每片玉米大面积集中种植区域随机调查10户农民的仓库; b)每仓库随机调查20个玉米果穗; c)每片玉米大面积集中种植区域合计调查10户200个果穗。 6.4调查及计算内容 调查玉米上越冬的老熟幼虫数量,计算百株虫量、百穗虫量。 7预测预报 7.1发生期预报 利用智能虫情自动测报仪监测到的成虫发生高峰期,及田间调查观测到的幼虫发生高峰期,采用历 期法推算出成虫产卵高峰期、卵孵高峰期、下代幼虫高峰期以及下代成虫羽化高峰期。一点缀螟的卵历 期、幼虫历期、蛹历期见本文件附录A.3中的表2。 7.2发生区域预报 根据田间虫情调查、成虫监测、越冬调查、玉米生产布局、播种生长情况,结合气象资料,参考历 史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作出发生区域预测。 8防控技术DB5305/T222—2025 48.1防控原则 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工作方针,树立“绿色植保、公共植保、科学植保”理念。以 监测为基础,因地制宜采取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综合措施,提倡统防统治和联 防联控,最大限度减少危害损失。 8.2农业防治 8.2.1及时处理已收获的玉米秸秆和果穗。 8.2.2合理密植、施肥与灌溉,增强其抗虫力。 8.3物理防治 在成虫发生期,在田间按每2hm2~4hm2设置1盏频振式或风吸式太阳能杀虫灯诱杀成虫。杀虫灯应 符合GB/T24689.2的规定。 8.4生物防治 8.4.1保护天敌昆虫 在田埂或四周种植大豆、芝麻、苜蓿等蜜源植物,为天敌昆虫提供蜜源、栖息场所、避难场所。 8.4.2释放天敌昆虫 a)成虫始盛期至产卵初期,释放赤眼蜂、黑卵蜂。将蜂卡均匀悬挂在植株上,每次每667m2悬 挂10个蜂卡,释放2~3次,每次间隔20d。 b)幼虫发生初期,释放躅蝽、叉角厉蝽。将高龄若虫或成虫进行均匀投放,每次每667m2投放 高龄若虫或成虫500头,释放2次,每次间隔20d。 8.4.3生物农药防治 在低龄幼虫(1~3龄)发生高峰期且虫口密度较低时,优先选用生物农药进行防治。药剂选用种类 和用量用法见本文件附录C.1。 8.5化学防治 8.5.1在高龄幼虫(4~5龄)发生高峰期或虫口密度较大时,须选用化学农药进行防治。农药使用应 符合NY/T1276之规定,禁止使用国家禁限用农药,鲜食玉米则按蔬菜的禁限用农药规定执行。药剂选 用种类和用量用法见本文件附录C.2。 8.5.2农药包装废弃物须及时回收处理,禁止随意丢弃。

.pdf文档 DB5305-T 222-2025 玉米一点缀螟测报及防控技术规范 保山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5305-T 222-2025 玉米一点缀螟测报及防控技术规范 保山市 第 1 页 DB5305-T 222-2025 玉米一点缀螟测报及防控技术规范 保山市 第 2 页 DB5305-T 222-2025 玉米一点缀螟测报及防控技术规范 保山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6 09:17:07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