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65.020 CCSB64DB5305 保山市地方标准 DB5305/T216—2025 粗梗稠李栽培技术规程 2025-04-22发布 2025-08-01实施 保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DB5305/T216—2025 I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保山市林业和草原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保山市林业和草原资源管理站、保山市农业环境保护监测与农村能源工作站、龙 陵县林业和草原种子管理站、龙陵县林草产业和生态修复管理站、龙陵县林业和草原资源管理站、云南 咳哩佬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龙陵县象达子源生态产业基地。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行、杨学娇、赵霁云、郭兴、张子国、苏联军、刘昆鹏、张敏、杨会贤、赵 红琨、尹晓青、钱丹、杨家科、张玉娇、赵国奇。DB5305/T216—2025 1 粗梗稠李栽培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粗梗稠李栽培的术语和定义、园地选择、苗木培育、栽培技术、抚育管理、整形修剪、 病虫害防治等。 本文件适用于粗梗稠李的栽培。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NY/T393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 DB53/T249林木育苗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粗梗稠李 粗梗稠李(Prunsnapaulensis)为蔷薇科李属植物,俗名“胭脂果”,落叶乔木,树高5m~15m, 自然分布于海拔1200m~2500m的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中,为优良的观赏及果用树种。 4园地选择 4.1气候 年均气温13℃~18℃;年降雨量≥700㎜;日照时数≥1800h。 4.2海拔 1500m~2000m。 4.3土壤 黄壤、红壤或砖红壤,土质疏松、湿润,土层厚度≥60cm。 4.4立地条件 交通便利、水源充足、具备良好的排灌条件,阳坡,坡度小于25°。DB5305/T216—2025 25苗木培育 5.1种子采集 挑选生长健壮、丰产性好且抗性强的植株作为采种母树。 5.2采集时间 9~10月,果实颜色呈紫红色采集。 5.3采集方法 使用高枝剪、采种钩等工具,小心摘取果实,避免损伤母树。 5.4种子调制 5.4.1初步处理 采集后的果实通过揉搓、水浸冲洗等方式去除果肉,用清水冲洗干净,然后将果核置于通风阴凉处 晾干,注意避免阳光直射。 5.4.2筛选 晾干后的果核需去除破损粒及其他杂质,以保证种子的纯净度。 5.4.3消毒处理 用0.5%高锰酸钾溶液浸泡种子0.5h~1h,捞出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5.5贮藏保存 若不立即播种,采用湿沙层积贮藏,将种子与湿沙按1:3的比例混合均匀后放入容器,再在上面覆 盖5cm~10cm厚的湿沙。贮藏期间要定期检查,防止种子发霉。 5.6育苗 按DB53/T249的规定执行。 5.7嫁接 2~3月,采用切接或腹接的方法进行嫁接。要求砧木地径≥0.5cm,接穗应选择本地丰产、质优、 抗逆性强的优株或经审(认)定优良品种的母树当年生枝条,嫁接后将苗木移至育苗容器中,加强肥水 管理和病虫害防控,适时除草。 6栽培技术 6.1苗木选择 选用2~3年生的嫁接容器苗,要求苗木顶芽完整、根系发达、枝条健壮。 6.2整地 4~5月进行带状整地,带宽3m~4m。DB5305/T216—2025 3 6.3挖穴 按株行距3m×3m或3m×4m的要求挖穴,穴规格为40cm×40cm×40cm,表土和底土分开堆放。 6.4种植 6~7月,于阴天、阴雨天或雨后种植。先回表土后回底土,全部回填后形成谷堆状,在穴中心挖一 个和容器苗大小相近的种植穴,去掉育苗容器,剪除苗木的破损根和过长主根,然后将苗木垂直放入定 植穴内。用细土回填,回填过程中向上轻提苗木,使根系舒展,边回填边压实,直至回填至苗木根茎部 位置,随后浇透定根水,覆盖地膜并设立支柱固定苗木。 6.5补植 冬季进行成活率检查,若发现有植株死亡,应及时用相同品种和树龄的嫁接苗进行补植。 7抚育管理 7.1中耕除草 种植后1~2年,每年3月、5月、11月分别中耕除草1次;3年后每年5月、11月中耕除草1次。 7.2施肥 7.2.1幼树 种植后1~5年,结合中耕除草,每年3月采用环状沟方式施肥株施尿素0.2kg~0.5kg,施肥后浇 水并进行树盘覆盖。 7.2.2结果树 结合中耕除草,3月采用环状沟方式株施尿素0.5kg~1.0kg,施肥后浇水并进行树盘覆盖;5~6 月,采用撒施方式株施硫酸钾型复合肥(15:15:15)1.5kg~3.0kg;10~11月,采用环状沟或条状沟 方式,株施商品有机肥10kg、钙镁磷肥1kg。 8整形修剪 8.1整形 8.1.1树形 自然开心形。 8.1.2定干 种植后1~2年开始,定干高度为100cm~120cm。定干后,选留分布均匀、间距合适的3~5个分枝 作为主枝,将其余多余枝条全部剪除。 8.2修剪 8.2.1幼树DB5305/T216—2025 4遵循“轻剪、长放”的原则,夏季以摘心、扭枝、拉枝、拿枝为主;冬季以疏枝、拉枝为主,拉 枝角度与中心主干呈45°。修剪时注意疏强留弱,保留短果枝和花束状短果枝。 8.2.2结果树修剪 每年10~11月采果后进行修剪,以疏剪为主,缓放和轻短剪、回缩修剪为辅。疏除徒长枝、密生枝、 纤弱枝、病虫枝、折裂枝、交叉枝,改善内膛光照。对于树冠外围和上层的强壮枝,采取疏密留稀、去 旺留壮的方法;对延长枝进行中度短截,以继续扩大树冠并维持树势;及时更新衰弱的结果枝和花束状 结果枝。 8.2.3衰老树 以疏除或回缩衰老骨干枝、衰弱结果枝为主。利用新发枝、徒长枝培养骨干枝和结果枝组,促进树 体更新复壮。 9病虫害防治 9.1防治原则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方法,若必须使用化学药剂 防治,农药的使用应符合NY/T393的规定。 9.2农业防治 加强栽后管理,定期对植株周边土壤进行松土,增强树势,改善通风透光条件。 9.3物理防治 设置黑光灯诱杀蛾类等害虫;在6月末蚜虫盛发前期,设置粘虫板进行防治。 9.4化学防治 粗梗稠李主要病虫害种类及防治方法见附录A。

.pdf文档 DB5305-T 216-2025 粗梗稠李栽培技术规程 保山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5305-T 216-2025 粗梗稠李栽培技术规程 保山市 第 1 页 DB5305-T 216-2025 粗梗稠李栽培技术规程 保山市 第 2 页 DB5305-T 216-2025 粗梗稠李栽培技术规程 保山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6 09:16:51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