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65.020 CCSB30DB5305 保山市地方标准 DB5305/T2.3—2025 代替DB5305/T2.5-2019、DB5305/T2.7-2019 茶叶标准化生产技术 第3部分:茶树种植管理 2025-04-22发布 2025-08-01实施 保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DB5305/T2.3—2025 I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是DB5305/T2《茶叶标准化生产技术》的第3部分。DB5305/T2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 ——第1部分:产地环境及种植区划; ——第2部分:主要种植品种及苗木繁育; ——第3部分:茶树种植管理; ——第4部分:茶树病虫害防控; ——第5部分:茶叶加工。 本文件代替DB5305/T2.5—2019《保山市茶叶标准化生产综合技术规范第5部分:生产管理》、 DB5305/T2.7—2019《保山市茶叶标准化生产综合技术规范第7部分:低产茶园改造》,与DB5305/T2.5 —2019、DB5305/T2.7—2019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增加了“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见前言,2019版的前言); b)更改了范围(见第1章,2019版的第1章); c)删除了规范性引用文件DB5305/T2.4保山市茶叶标准化生产综合技术规范第4部分:苗 木培育、DB5305/T2.6保山市茶叶标准化生产综合技术规范第6部分:有害生物控制(见 第2章,2019版第2章); d)增加了NY/T394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见第2章); e)增加了术语和定义“轻修剪”、“深修剪”、“重修剪”、“台刈”、“低产茶园”(见第3 章); f)更改了整地(见4.1.2,2019版第5部分的3.1.3、3.2); g)更改了种植密度(见4.2.2,2019版第5部分的3.4); h)增加了挖种植穴(见4.2.3); i)增加了定植(见4.2.4); j)删除了苗木要求(见2019版第5部分的3.5); k)更改了幼龄茶园管理耕作时间、方法(见5.1,2019版第5部分的4.1.1.1.1、4.1.1.1.2); l)更改了根外追肥(见5.3.4,2019版第5部分的4.1.2.4); m)删除了其它要求(见2019版的4.1.2.5); n)更改了绿肥选择(见5.4.1,2019版第5部分的4.1.3.1); o)删除了堆肥或沤肥(见2019版第5部分的4.1.3.3.2); p)更改了定型修剪(见5.5,2019版第5部分的4.1.4.1); q)更改了投产茶园管理耕作时间、方法(见6.1,2019版第5部分的4.2.1.1.1、4.2.1.1.2); r)更改了基肥(见6.3.2,2019版第5部分的4.2.2.2)DB5305/T2.3—2025 IIs)更改了追肥(见6.3.3,2019版第5部分的4.2.2.3); t)删除了附录A(见2019版第5部分附录A); u)删除了轻修剪、深修剪、重修剪、台刈(见2019版第7部分的2.2.1.1.1、2.2.1.1.2、2.2.1.1.3、 2.2.1.1.4); v)删除了抽槽换土(见2019版第7部分的2.2.2.5); w)更改了换植(见7.2.3.2,2019版第7部分的2.2.3.1.2); x)增加了嫁接(见7.2.3.3); y)更改了修剪养蓬(见7.3.2,2019版第7部分的3.2); z)更改了合理采摘(见7.3.3,2019版第7部分的3.3);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保山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保山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云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陈晓明、成雅容、李跃琼、段学良、杨旭、番成砖、杨润、彭丽娜、觉春东、 杨豆豆。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10年首次发布为DB5305/T2.5—2010、DB5305/T2.7—2010; ——2019年第1次修订为DB5305/T2.5—2019、DB5305/T2.7—2019; ——本次为第2次修订。DB5305/T2.3—2025 1 茶叶标准化生产技术 第3部分:茶树种植管理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茶树种植管理的术语和定义、种植、幼龄茶园管理、投产茶园管理、低产茶园改造等 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茶树种植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NY/T394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 DB5305/T2.1茶叶标准化生产技术第1部分:产地环境及种植区划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本文件。 3.1 轻修剪 主要用于抑制茶树枝干顶端生长势和更新树冠上出现的细弱枝。树冠高度≤80cm,剪去鸡爪枝、 枯枝、徒长枝。 3.2 深修剪 剪除冠面10cm~15cm衰老的生长枝,使茶树重新抽发新枝,提高茶树发芽能力,延长茶树高产稳 产年限。 3.3 重修剪 主要用于一些树龄不大,树矮小的半衰老和未老先衰的茶树。在离地45cm~60cm处剪去衰老的枝 条,保持树型基本骨架。 3.4 台刈 主要用于已严重衰老的茶树。离地面15cm~20cm处剪去主干。 3.5DB5305/T2.3—2025 2低产茶园 树龄较长、树体衰败、覆盖度低、产量低的茶园。 4种植 4.1建园 4.1.1园地选择 应符合DB5305/T2.1的规定。 4.1.2开挖种植沟 开挖前,清除待开地块的树木、杂草、石块。沿等高线开沟,沟深70cm,沟宽80cm,行距1.5m~ 2m。 4.1.3回填 将表土回填,每667m2施150kg普通过磷酸钙,再回填生土。 4.2种植 4.2.1种植时间 于每年6月下旬至7月中旬移栽。 4.2.2种植密度 a)单行种植,每667m2种植1500株左右。 b)双行种植,每667m2种植1700株左右。 4.2.3挖种植穴 穴深以茶苗根系能自然舒展为宜。 4.2.4定植 在穴中央垒一个小土丘,将茶苗根系披散在土丘上,使根系舒展,然后填土,填土至一半时,轻轻 提苗,使根系与土壤充分接触,再继续填土并分层踏实,填土应略高于茶苗泥门部位。 5幼龄茶园管理 5.1中耕 每年的3月中下旬、7~8月、10~11月各浅锄1次,5月中下旬中耕1次。 5.2行间覆盖 旱季来临前,选用鲜杂草、稻草、绿肥、锯木灰、落叶等,均匀铺在茶树行间,厚度≥5cm。 5.3施肥 5.3.1施肥原则

.pdf文档 DB5305-T 2.3-2025 茶叶标准化生产技术 第3部分 茶树种植管理 保山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5305-T 2.3-2025 茶叶标准化生产技术 第3部分 茶树种植管理 保山市 第 1 页 DB5305-T 2.3-2025 茶叶标准化生产技术 第3部分 茶树种植管理 保山市 第 2 页 DB5305-T 2.3-2025 茶叶标准化生产技术 第3部分 茶树种植管理 保山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6 09:16:07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