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65.020
CCSB16DB5305
保山市地方标准
DB5305/T192—2024
外来入侵植物综合防治技术规程苋属
2024-09-10发布 2024-12-10实施
保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DB5305/T192—2024
I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保山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保山市农业环境保护监测站、隆阳区农业环境保护监测工作站、腾冲市农业环境
保护监测与农村能源站、龙陵县农业环境保护监测站、昌宁县农业环境保护监测站。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邵革贤、段修安、黄碧芬、李佳蓉、杨磊、许薇、于卓立、杨桂芳、杨春玲、
龙济芝、杜绍菊、尹晓青、邓琳、普雁国、杨庆秀。DB5305/T192—2024
1
外来入侵植物综合防治技术规程苋属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外来入侵苋属植物综合防治的术语和定义、调查监测、防治措施、防治效果检查。
本文件适用于苋科苋属植物凹头苋、刺苋、反枝苋、绿穗苋、皱果苋、繁穗苋、尾穗苋、长芒苋、
千穗谷的防治。苋属外来其他植物的防治可参考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所有部分)
NY/T393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
NY/T2688外来入侵植物监测技术规程长芒苋
HJ/T80有机食品技术规范
LY/T2422薇甘菊防治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苋属
苋属是被子植物门苋科下的一个属,该属物种均为茎直立或伏卧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叶为全互生有
柄叶;花单性,雌雄同株或异株,成无梗花簇,腋生再集合成单一或圆锥状穗状花序;果实为胞果球形
或卵形,侧扁具有膜质,伴有盖裂或不规则开裂。保山市常见苋属植物的形态特征见附录A。
3.2
盖度
指样方中苋属植物垂直投影的面积占样方面积的比率。
3.3
频度
指样线法苋属植物出现的几率(存在苋属植物的样点数占总样点数的比例)。
4危害特性DB5305/T192—2024
24.1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不高,在旷地、荒地、耕地、路旁、河边、沟渠等多种生境都可以生长。
4.2种子繁殖力强、繁殖能力快、种源量大、细小传播远。
4.3生长迅速,植株高大,侵入农田,与作物争夺光照、养分和生存空间等资源,引起作物减产。
4.4对其它作物有化感作用,明显抑制其它植物生长,破坏生物多样性。
4.5危害麦类、玉米、果树等作物,同时侵入牧场、草坪、苗圃造成危害。
5调查监测
5.1内容
按照NY/T2688的规定调查苋属植物发生面积、发生动态、分布扩散趋势、生态影响、经济危害等。掌握
苋属植物发生动态,防范传入或扩散,为防治提供决策依据。
5.2等级划分
根据苋属植物的盖度(样方法)或频度(样线法),将苋属植物危害分为3个等级:
——1级:轻度发生,盖度或频度<5%。
——2级:中度发生,盖度或频度5%~20%。
——3级:重度发生,盖度或频度>20%。
5.3成灾等级划分
发生程度为重度发生的,划定为成灾等级。
6防治措施
6.1防治原则
6.1.1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测。加强监测预警,防止苋属植物向未发生区传播扩散。
6.1.2轻度发生时,以物理防治为主;中度发生时,以化学防治为主;重度发生时以机械防治结合化
学防治。
6.1.3综合运用各种防治技术,将苋属植物种群控制在经济损失允许的水平以下,并避免或力求减少
对经济和环境的危害,以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6.1.4农田实施苋属植物防治,应选用在对应种植的作物上登记的药剂,药剂选择应符合GB/T8321
的规定。
6.2农业防治
6.2.1成熟的种子,需要人工剪除花序部分,装入密封袋,进行灭活处理。
6.2.2农作物种子在播种前要严格精选,清除苋属植物种子。
6.2.3深翻耕25cm以上。
6.3物理防治
在苋属植物植株营养生长期结束前,对零星发生的,采用人工拔除或锄除等物理方法进行处置,防
止其结籽后扩散蔓延;对成片发生的,主要采用人工或机械拔除的方法进行防除。
6.4化学防治DB5305/T192—2024
3
6.4.1农田防治
6.4.1.1播种后出苗前
每667m2可选用96%精异丙甲草胺乳油60mL~90mL,或40%砜吡草唑悬浮剂25mL~30mL,兑水30
L~50L,进行土壤喷雾。
6.4.1.2出苗后
每667m2可选用10%硝磺草酮悬浮剂80mL~100mL,或25%灭草松水剂200mL~300mL,对水30
L~40L,或30%苯唑草酮悬浮剂5mL~6mL,兑水20L~30L进行茎叶喷雾。
6.4.2果园防治
6.4.2.1翻耕栽种前
每667m2使用70%苯嘧磺草胺水分散粒剂5g~7.5g,兑水30L~50L,进行土壤喷雾。
6.4.2.2栽种后
每667m2选用草铵膦300g~500g进行茎叶喷雾。
6.4.3园林绿地
苗期667m2选用10%乙羧氟草醚乳油30mL~40mL,或16%双氟·氯氟吡悬乳剂30mL~40mL,兑水
20L~30L,进行茎叶喷雾。
6.4.4沟河边、路边、荒地
生长期选用草甘膦铵盐、钾盐或丙胺盐,按农药标签的推荐用量进行茎叶喷雾。
6.5有机农产品和绿色食品产地防治
有机农产品和绿色食品产地实施苋属植物防治,应遵照NY/T393、HJ/T80等的规定,根据允许使
用的农药种类、剂量、时间、使用方式等规定进行控制。不得使用农药的应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的
方法进行控制。
7防治效果检查
防治效果检查按LY/T2422执行。DB5305/T192—2024
4AA
附录A
(资料性)
苋属植物形态特征
A.1苋科植物
一年或多年生草本,少数攀援藤本或灌木。叶互生或对生,全缘,少数有微齿,无托叶。花小,
两性或单性同株或异株,或杂性,有时退化成不育花,花簇生在叶腋内,成疏散或密集的穗状花序、头
状花序、总状花序或圆锥花序;苞片1及小苞片2,干膜质,绿色或着色;花被片3~5,干膜质,覆瓦状
排列,常和果实同脱落,少有宿存;雄蕊常和花被片等数且对生,偶较少,花丝分离,或基部合生成杯
状或管状,花药2室或1室;有或无退化雄蕊;子房上位,1室,具基生胎座,胚珠1个或多数,珠柄
短或伸长,花柱1~3,宿存,柱头头状或2裂~3裂。果实为胞果或小坚果,少数为浆果,果皮薄膜质,
不裂、不规则开裂或顶端盖裂。种子1个或多数,凸镜状或近肾形,光滑或有小疣点,胚环状,胚乳粉
质。
A.2苋属植物
一年生草本,茎直立或伏卧。叶互生,全缘,有叶柄。花单性,雌雄同株或异株,或杂性,成无
梗花簇,腋生,或腋生及顶生,再集合成单一或圆锥状穗状花序;每花有1苞片及2小苞片,干膜质;
花被片5,少数1~4,大小相等或近似,绿色,薄膜质,直立或倾斜开展,在果期直立,间或在花期后
变硬或基部加厚;雄蕊5,少数1~4,花丝钻状或丝状,基部离生,花药2室;无退化雄蕊;子房具1
直生胚珠,花柱极短或缺,柱头2~3,钻状或条形,宿存,内面有细齿或微硬毛。胞果球形或卵形,侧
扁,膜质,盖裂或不规则开裂,常为花被片包裹,或不裂,则和花被片同落。种子球形,凸镜状,侧
扁,黑色或褐色,光亮,平滑,边缘锐或钝。
A.3凹头苋
一年生草本,高10cm~30cm,全体无毛;茎伏卧而上升,从基部分枝,淡绿色或紫红色。叶片
卵形或菱状卵形,长1.5cm~4.5cm,宽1cm~3cm,顶端凹缺,有1芒尖,或微小不显,基部宽楔
形,全缘或稍呈波状;叶柄长1cm~3.5cm。花成腋生花簇,直至下部叶的腋部,生在茎端和枝端者
成直立穗状花序或圆锥花序;苞片及小苞片矩圆形,长不及1mm;花被片矩圆形或披针形,长1.2mm~
1.5mm,淡绿色,顶端急尖,边缘内曲,背部有1隆起中脉;雄蕊比花被片稍短;柱头3或2,果熟时
脱落。胞果扁卵形,长3mm,不裂,微皱缩而近平滑,超出宿存花被片。种子环形,直径约1.2mm,
黑色至黑褐色,边缘具环状边。花期7~8月,果期8~9月。
A.4刺苋
一年生草本,高30cm~100cm;茎直立,圆柱形或钝棱形,多分枝,有纵条纹,绿色或带紫色,
无毛或稍有柔毛。叶片菱状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3cm~12cm,宽1cm~5.5cm,顶端圆钝,具微凸
头,基部楔形,全缘,无毛或幼时沿叶脉稍有柔毛;叶柄长1cm~8cm,无毛,在其旁有2刺,刺长5
mm~10mm。圆锥花序腋生及顶生,长3cm~25cm,下部顶生花穗常全部为雄花;苞片在腋生花簇及
DB5305-T 192-2024 外来入侵植物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苋属 保山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6 09:15:47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