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65.020 CCSB38 5305 保山市地方标准 DB5305/T179—2024 红大戟种苗培育技术规程 2024-09-10发布 2024-12-10实施 保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DB5305/T179—2024 I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保山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保山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保山嵘润中药材种植有限公司、保山市药品检验检测 研究院、保山市植保植检站、保山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芳、杨楠、王硕、张满常、杨楠(女)、张丽纯、李姗姗、杨丽萍、尹姜焘、 杨和团、刘猛道、武福溶、范洁、杨深应、刘家宝。DB5305/T179—2024 1 红大戟种苗培育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红大戟种苗培育的术语和定义、育苗地选择、品种选择和种子质量、露地育苗、穴盘 育苗、出圃、包装运输、育苗档案。 本文件适用于红大戟种苗培育。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NY/T2118蔬菜育苗基质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红大戟 红大戟(Knoxiaroxburghii(Spreng.)M.A.Rau)为茜草科红芽大戟属植物。 4育苗地选择 4.1地块选择 选择背风、向阳,中上等肥力,地势平缓,排灌方便的地块,土壤以疏松红壤土为宜。 4.2气候条件 海拔1300m~1700m,年平均气温≥14℃,年日照时数≥1700h,无霜期≥250d,年降雨量≥ 1200㎜。 4.3环境质量 空气质量应符合GB3095的规定,土壤质量应符合GB15618的规定,灌溉水质量应符合GB5084的规 定。 5品种选择和种子质量DB5305/T179—2024 25.1品种选择 选择通过审(认)定的红大戟品种,如滇戟2号、滇戟3号等。 5.2种子质量 选择储存时间不超过6个月,净度≥90%、发芽率≥30%、千粒重≥0.45g的种子。 6露地育苗 6.1苗床整理 播种前深翻育苗地块,深耕20㎝~30㎝,每667㎡施充分腐熟农家肥1000kg~1500kg或商品 有机肥500kg~1000kg,耙细起墒,墒面宽80cm~100cm,墒高15cm~20cm,沟宽30cm~40cm, 长度因地制宜。 6.2种子处理 播种前每100g种子用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90g和生根粉30g混匀拌种。 6.3播种 1~3月,采用撒播方式,每667m2播种700g。用细土混匀种子(细土:种子=15:1)后均匀播撒于 墒面,播种后覆2cm~3cm细土,并覆盖松针,松针厚度以盖严墒面为宜,及时浇透水。 6.4遮阴棚搭建 以竹竿作为棚架,遮光度70%遮阳网为覆盖,搭建高1m~1.2m的遮阴棚。 6.5苗床管理 6.5.1浇灌 适时浇水,始终保持育苗地湿润。干旱时每天早上或傍晚进行浇水,雨水过多及时排水,育苗地不 可积水。 6.5.2通风 气温较高时,中午将遮阴棚四周的遮阳网拉高离地面0.8m~1m,通风3h~5h。 6.5.3除草 当80%以上种子出苗时,除去松针,视杂草情况及时除杂草,拔草时避免带出幼苗,保持育苗地清 洁。 6.5.4施肥 3~4叶期开始施苗肥,每次间隔15d~20d,每667㎡用磷酸二氢钾2kg和尿素0.5kg兑水750kg 喷施2次,每667㎡用复合肥(15-15-15)3kg兑水900kg喷施1~2次。 6.6病虫害防治 6.6.1根腐病DB5305/T179—2024 3 用0.5%的石灰水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喷施苗床。 6.6.2地老虎 用5.7%氟氯氰菊酯乳油1000~1500倍液倍液或5%溴氰菊酯乳油2000~2500倍液喷施。 7穴盘育苗 7.1苗床准备 平整压实苗床地,待摆放育苗穴盘。 7.2遮阴棚搭建 同6.4。 7.3育苗设备 采用深10cm,上口径6cm,底部口径2cm的50孔或72孔穴盘。 7.4育苗基质 采用商品育苗基质,质量应符合NY/T2118的规定。 7.5装盘及摆盘 育苗基质充分拌匀后铺满育苗穴盘,整齐成排平放于苗床上,2个穴盘摆放成一排,每排间留30cm 通道。 7.6种子处理 同6.2。 7.7播种 1~3月采用点播方式播种,每穴播10~15粒。 7.8播后管理 7.8.1盖种 播种后盖0.5cm~1cm基质,并浇透水。 7.8.2水分管理 育苗期间,适时浇水,基质湿度保持在60%~70%。 7.8.3通风 同6.5.2。 7.8.4间苗补苗 2~3片叶时间苗补苗,每穴留苗1株。DB5305/T179—2024 47.8.5除草 及时除草,保证苗床清洁。 7.8.6施肥 同6.5.4。 7.9病虫害防治 同6.6。 8出圃 8.1标准 苗高≥10cm,叶片≥4片,苗重≥5g,苗粗≥0.5cm,适时出圃。 8.2出圃时间 由移栽时间而定,5~7月出圃。 8.3起苗方法 8.3.1露地育苗 起苗前1d将育苗地浇透水以利起苗,用铲或锄顺序从墒面带土起苗,避免损害种苗根系和茎叶。 8.3.2穴盘育苗 不单独起苗,移栽时直接托住育苗盘底部将苗向上轻提,随栽随起。 9包装运输 9.1露地育苗 起苗后对种苗进行分级包装,每50株捆成一把,采用纸箱或竹筐装框、集中运输。 9.2穴盘育苗 直接以穴盘进行运输,穴盘要摆放平整,避免重物压损伤苗。 10育苗档案 建立完善的育苗生产记录档案,生产记录档案应保存2年以上,育苗档案按附录A执行。DB5305/T179—2024 5 AA 附录A (资料性) 红大戟育苗档案记录表 一、基础信息 1.生产者(或企业): ,负责人: ,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 2.育苗地点:____________县(市)____________乡(镇)___________村(社区) 3.地理位置:北纬___________东经___________海拔(m)___________ 二、育苗记录 种子来源:_____________________,品种(良种)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育苗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三、育苗管理记录 表A.1育苗管理记录表 项目时间 施肥情况 肥料名称 用量kg/㎡ 除草情况 灌水情况

.pdf文档 DB5305-T 179-2024 红大戟种苗培育技术规程 保山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5305-T 179-2024 红大戟种苗培育技术规程 保山市 第 1 页 DB5305-T 179-2024 红大戟种苗培育技术规程 保山市 第 2 页 DB5305-T 179-2024 红大戟种苗培育技术规程 保山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6 09:15:19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