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65.020 CCSB21DB5305 保山市地方标准 DB5305/T144—2024 大麦良种繁殖技术规程 2024-06-10发布 2024-09-11实施 保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DB5305/T144—2024 I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保山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保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隆阳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腾冲市芒棒镇农业综合服务 中心、蒲缥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施甸县种业创新发展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赵加涛、刘猛道、付正波、字尚永、杨晓茗、杨高、龙帅宏、董诗铝、孙利娟、 寸稳、鲁秀丽、林萍、赵绍雪。DB5305/T144—2024 1 大麦良种繁殖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大麦良种繁殖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隔离条件、良种繁殖技术、种子质量检验、 包装与贮藏、生产档案等技术。 本文件适用于保山市大麦良种繁殖。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3543.3农作物种子检验程序净度分析 GB/T3543.4农作物种子检验程序发芽试验 GB/T3543.5农作物种子检验程序真实性和品种纯度鉴定 GB/T3543.6农作物种子检验程序水分测定 GB4404.1粮食作物种子第1部分:禾谷类 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7414主要农作物种子包装 GB/T7415农作物种子贮藏 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DB5305/T81保山市大麦田病虫草害防治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原种 用育种家种子繁殖的达到原种质量标准的种子。 3.2 良种 用原种繁殖生产出的达到良种质量标准的种子。 3.3 良种繁殖DB5305/T144—2024 2将良种扩大繁殖用于大田生产用种的过程。 4产地环境 4.1适宜区域 适宜在保山市海拔1400m~1700m,年均温14.5℃~156.5℃,年降雨量1050㎜~1400㎜, 无霜期≥300d的区域种植。 4.2产地环境 选择交通便利,地势平坦,土壤肥力中等以上地块。土壤环境质量应符合GB15618的规定。灌溉水 质量应符合GB5084的规定。 5隔离条件 在一块良种繁殖田(区)只繁殖一个大麦品种,良种繁殖田周围50m以内不种植其他大麦品种。 6良种繁殖技术 6.1播前准备 6.1.1原种选择 选用粒大饱满的原种,原种质量应符合GB4404.1的规定。 6.1.2种子处理 播种前晒种1d~2d,采用30%噻虫嗪悬浮种衣剂20~25倍液拌种,晾干后播种。 6.1.3整地 前作收获后,及时清除秸秆及杂草等,每667㎡施腐熟农家肥1000㎏~1500㎏,耙透耙平后整 墒,墒宽170㎝~200㎝,沟宽30㎝、深5㎝~15㎝。 6.2播种 6.2.1播种量 多棱品种,每667m2播种量6㎏~8㎏;二棱品种,每667m2播种量8㎏~10㎏ 6.2.2播种期 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播种。 6.2.3播种方法 ——条播:按行距20㎝~25㎝均匀播种,播后起沟土盖种,厚度2㎝~3㎝。 ——撒播:将种子均匀撒播在墒面,采用旋耕机浅旋镇压盖种,深度2㎝~3㎝。 6.3施肥DB5305/T144—2024 3 6.3.1基本要求 肥料使用应符合NY/T496的规定。 6.3.2施肥量 每667㎡施氮肥(N)13.8㎏~18.4㎏,磷肥(P2O5)3.6㎏~4.8㎏,钾肥(K2O)3㎏~4㎏, 若前作是烤烟可适当减少施肥量,每667㎡施氮肥(N)11.5㎏~16.1㎏、磷肥(P2O5)3㎏~3.6㎏、 钾肥(K2O)1.5㎏~2.5㎏。 6.3.3施肥方法 氮肥的60%以及磷、钾肥播种前一次性作基肥施用,氮肥的40%作分蘖肥于分蘖期结合灌水撒施,长 势弱的田块拔节期适当补施氮肥。 6.4灌水 在出苗期、分蘖期、拔节期、抽穗扬花期、灌浆期据旱情适时灌水。板墒麦必灌出苗水,增加田间 出苗率;灌浆期、成熟期及时灌水,防止高温逼熟,增加千粒重。要求大水灌入、淹近墒面、表潮里湿、 速灌速排。 6.5病虫草害防治 病虫草害防治方法按DB5305/T81的规定执行。 6.6去杂去劣 6.6.1苗期 根据幼苗习性、叶型、叶色、最低位叶鞘花青甙颜色等形态指标拔除杂株和病株。 6.6.2抽穗期至齐穗期 根据抽穗期、叶耳颜色、穗姿、穗色、芒色、芒型、芒长、棱型等性状进行去杂,同时拔除感条纹 病和黑穗病的病株,拔除的植株需全部带出地块统一处理。 6.6.3蜡熟期 根据株高、穗形、穗长、棱型、粒色、粒形等性状进行去杂,拔除的植株需全部带出地块统一处理。 6.6.4拔除杂草及异作物 繁殖田常有油菜、野燕麦、野豌豆等异作物及杂草,要多次进行整株拔除。 6.7收获及晾晒 蜡熟末期及时收获,收获前清理干净收获机械和运输机械,严防混杂。籽粒收获后及时晾晒或烘烤 至含水量低于13%。 7种子质量检验 7.1种子净度DB5305/T144—2024 4按照GB/T3543.3规定的方法检验种子净度。 7.2发芽率 按照GB/T3543.4规定的方法检验种子发芽率。 7.3纯度 按照GB/T3543.5规定的方法检验种子纯度。 7.4水分 按照GB/T3543.6规定的方法检验种子水分。 8种子包装与贮藏 种子包装应符合GB/T7414的规定,贮藏应符合GB/T7415的规定。 9生产档案 9.1档案记录 应建立生产档案,内容包括:品种名称、产地环境、隔离、播种、田间管理、收获、种子质量、包 装与贮藏环节。按附录A执行。 9.2档案管理 档案保存期限不少于5年,做到信息可追溯。A

.pdf文档 DB5305-T 144-2024 大麦良种繁殖技术规程 保山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5305-T 144-2024 大麦良种繁殖技术规程 保山市 第 1 页 DB5305-T 144-2024 大麦良种繁殖技术规程 保山市 第 2 页 DB5305-T 144-2024 大麦良种繁殖技术规程 保山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6 09:13:45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