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5.020.20 CCS B20/29 5304 玉溪市 地方 标准 DB 5304/T 079—2024 玉麦6号栽培技术规范 2024 - 07 - 28发布 2024 - 09 - 27实施 玉溪市市场监督管理 发布 DB 5304/T 079 —2024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 玉溪市农业科学院 提出。 本文件由玉溪市农业农村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玉溪市农业科学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 刘佳、张艳军、张翠萍、胡选江、张钟、李怀红、张军云、李成春、张玉荣、 杨淑艳、沈祥宏、胡新洲、林姣姣、蔡述江、瞿观、罗斌、李灶福、羊顺波、饶敏、鲁黎。 DB 5304/T 079 —2024 1 玉麦6号栽培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小麦玉麦 6号栽培的产量指标与产量结构、群体与个体指标、种植技术、管理措施、 施肥技术、病虫鸟害防治、收获等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玉溪市田麦种植区。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4404.1 粮食作物种子 第1部分:禾谷类 GB/T 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 496 肥料合理标准通则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 总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玉麦6号 玉麦6号由玉溪市农业科学院选育出的小麦新品种, 2020年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审定编号为:滇审小麦 2020003号。该品种生育期适中、产量高、抗逆性好,田间综合性状表现良好。 3.2 田麦 指小麦生育期中,具有灌溉条件的农田种植的小麦。 4 产量指标与产量结构 4.1 产量指标 玉麦6号栽培技术产量指标:田麦每亩达 450kg以上。 DB 5304/T 079 —2024 2 4.2 产量结构 产量结构为:每亩有效穗数 25万穗~30万穗,穗粒数 45粒~50粒,千粒重 40g~45g。 5 群体与个体指标 5.1 苗期 每亩基本苗 14万苗~18万苗。 5.2 分蘖期 主茎叶龄 4叶~6叶,单株分蘖 3个~4个,每亩最高茎蘖数 45万个~70万个。 5.3 拔节期 主茎叶龄 7叶~8叶,单株茎蘖 3个~4个。 5.4 孕穗期 主茎叶龄 9叶~10叶,单茎绿叶数 5片~6片,每亩有效穗 25万穗~30万穗。 5.5 成熟期 单穗重1.7g~2.1g。 6 种植技术 6.1 栽培区域 玉溪市海拔 800m~1850m田麦生产区。 6.2 种子处理 种子质量需符合 GB 4404.1 标准。选用粒大饱满、发芽势和生活力强的种子,播种前晾晒 1d~2d。 6.3 整地 6.3.1 深耕 前茬收获后,及时灭茬、清除杂草,深耕深翻土壤,深度不低于 30cm。 6.3.2 理墒 DB 5304/T 079 —2024 3 理墒时做到三沟配套, 2m~3m开墒,应使中沟深于墒沟,边沟深于中沟,达到雨停沟干,墒不积水 的标准。 6.4 播种 6.4.1 播种期 10月20日~11月5日播种,最佳播种期 10月25日~10月30日。 6.4.2 播种量 依据种子发芽率,按每亩基本苗 14万苗~18万苗,计算播种量。 6.4.3 播种方式 采用条播,行距 23cmcm~25cm,播种沟深度 3cm~5cm,播后覆土 1cm~2cm,做到下籽均匀,深浅一 致。 7 管理措施 7.1 苗期管理 出苗后对漏播或出苗不齐的田块及时补种。 7.2 除草 小麦在2叶1心至3叶1心时,每亩用 25%绿麦隆可湿性粉剂 200倍液~250倍液喷施防治杂草。 7.3 水分管理 在出苗期、分蘖期、拔节期、孕穗期、灌浆期,根据墒情合理灌水及排水。 8 施肥技术 8.1 肥料使用原则 应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品种需肥特性、产量目标和当地气候特点科学掌握,以“有机肥为主、无机 肥为辅”,所选用的肥料种类应符合 NY/T 496 的规定。 8.2 基肥 DB 5304/T 079 —2024 4 结合深耕,每亩施腐熟有机肥 1500kg~2000kg,过磷酸钙 20kg~30kg,整地时撒施 后翻犁均匀。 8.3 种肥 播种时,每亩用尿素 5kg~8kg施入播种沟内。 8.4 分蘖肥 小麦2叶1心时,根据小麦植株长势施肥,苗稀少、弱小则多施,苗浓绿、粗壮则少施。结合灌水或 下雨,每亩用尿素 15kg~20kg进行撒施。 8.5 拔节肥 小麦7叶1心时,根据小麦植株长势施肥,结合灌水或下雨,每亩用尿素 15kg~20kg和硫酸钾 10kg 进行撒施。 9 病虫鸟害防治 9.1 防治原则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采取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等措施,化学防治 应符合GB 8321和NY/T 1276的规定。 9.2 虫害防治 生育期间, 每亩可用 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 3000倍液~4000倍液或50%啶虫脒水分散粒剂 6500倍液~ 8500倍液喷雾防治蚜虫。 10.3 鸟害防治 采用放置智能电子驱鸟器、悬挂反光驱鸟彩带和悬挂驱鸟剂等方式进行预防。 10.4 病害防治 玉麦6号对条锈病、白粉病和叶锈病均具较好的抗病性 。若出现白粉病或叶锈病,病叶率达 10%时, 每亩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 650倍液~85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 500倍液~650倍液进行喷 雾防治;若出现条锈病,病叶率达 1%时,每亩用 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 3000倍液~4000倍液或25%丙环 唑乳油1500倍液~20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 11 收获 DB 5304/T 079 —2024 5 人工收获以蜡熟中期为宜,该时期籽粒较为坚硬;机械收割以蜡熟后期为宜,该时期籽粒坚硬有光 泽。收获时间宜在晴天上午进行,脱粒、去杂后籽粒应在晴天阳光下晒 3d~5d,籽粒水分含量 小于13% 时入库,干燥贮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df文档 DB5304-T 079-2024 玉麦6号栽培技术规范 玉溪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5304-T 079-2024 玉麦6号栽培技术规范 玉溪市 第 1 页 DB5304-T 079-2024 玉麦6号栽培技术规范 玉溪市 第 2 页 DB5304-T 079-2024 玉麦6号栽培技术规范 玉溪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6 09:11:59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