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5.020.20 CCS B 23 5301 昆明市地方 标准 DB5301/T 113—2024 马铃薯脱毒原种生产技术规程 2024 - 09 - 15发布 2024 - 10 - 15实施 昆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5301/T 113— 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昆明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昆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云南师范大学 薯类作物研究所 。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朱维贤、储丽章、谷春熠、邹万君、蒋瑜、杨春利、张丽芳、张力、李灿辉、 曾国浩、汪忠明、杨永东、刘平江、杜春永、张天芝。 I DB5301/T 113— 2024 马铃薯脱毒原种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马铃薯脱毒原种生产技术的术语和定义,播前准备、播种及中耕管理、病虫害防治、 收获、质量检验、收获分装、贮藏、包装及档案管理等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马铃薯脱毒原种的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 8321 (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 15618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GB 18133 马铃薯种薯 GB 20464 农作物种子标签通则 GB/T 29378 -2012 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原原种(G1) pre -elite 用脱毒苗在容器内生产的试管薯或在防虫网室、温室等隔离条件下生产的符合相应质量标准的种 薯。 [来源:GB/T 29378- 2012,3.3] 原种(G2) elite 用原原种( G1)作种薯,在良好隔离条件下生产的符合相应质量标准的种薯。 [来源:GB/T 29378- 2012,3.4] 缺陷薯 defective tuber 有畸形、次生、串薯、龟裂、虫害、冻伤、黑心、空心、失水萎蔫、机械损伤等缺陷的马铃薯块茎。 [来源:GB/T 29378- 2012,3.6] 4 播前准备 繁种地选择 4.1.1 宜选择在海拔 2 300 m以上,气候冷凉、天然隔离条件好、地势相对平缓、通风向阳、土地平 1 DB5301/T 113— 2024 整连片的区域,周围 1 000 m无茄科作物。 4.1.2 选择检测未发生有甲虫、环腐病等检疫性病虫害的地块。 4.1.3 5年以上未发生过青枯病、黑胫病等病害的地块。 4.1.4 不与茄科作物连作种植的地块。 4.1.5 土壤质量应符合 GB 15618 要求,水源能满足生产灌概要求,水质应符合 GB 5084要求。 整地理墒 前茬收获后,及时清除地块前茬的植株残枝枯叶,播前深耕晒垡,深度 30 cm左右,精细整地,并 根据当地栽培条件开沟理墒或作垄。 种薯选择 4.3.1 选择种薯质量达到 GB 18133 要求的原原种。 4.3.2 通过休眠的种薯提前 7 d出库,出库后放于有散射光的地方 3 d~5 d进行壮芽。 4.3.3 未通过休眠的种薯,将薯块放置于 23 ℃≤T<35 ℃,湿度为 85%左右的大棚内,用通风透气遮 光的材料覆盖于表面或将种薯埋入沙池进行物理催芽 7 d~15 d,催芽后将薯块放置于有散射光的地方 3 d~5 d 进行壮芽。 5 播种及中耕管理 时间 2月初~3月底播种。 密度 根据品种、种薯大小等确定播种密度,适宜密度为每667 m24 000粒~6 000粒,株行距为( 18~28) cm×60 cm 。 底肥 根据土壤肥力确定底肥施肥方案,宜根据N 、P、K配方施肥增施农家肥。推荐每 667 m2施腐熟农家 肥1 500 kg~ 2 000 kg,或者商品有机肥 500 kg~800 kg ,普通过磷酸钙 50 kg,复合肥 (N-P-K:15- 15-15)60 kg,尿素8 kg ~10 kg作为底肥。(忌施含氯化肥、人畜尿) 水分管理 5.4.1 播种后,结合土壤湿度及降雨量情况进行水分管理,保持土壤湿度,保证出苗整齐。 5.4.2 出苗后,根据土壤湿度及降雨情况适时灌水,土壤含水量宜保持在 60%~80%;降雨较多时,应 及时清沟排出积水。 追肥 5.5.1 齐苗后,株高 10 cm~15 cm 时,结合第一次中耕除草,浅培土,宜根据测土配方进行精准施 肥,按每 667 ㎡追施尿素 6 kg~8 kg。 5.5.2 到现蕾期封行前,结合除草去杂进行第二次高培土,按每 667 ㎡追施尿素 6 kg~8 kg。 5.5.3 到盛花期或结薯期,结合病虫害防治,采用叶面肥按 0.2%喷施磷酸二氢钾、 0.1%喷施 氯化钙3 次~5次。 2 DB5301/T 113— 2024 去病去杂 全生育期经常检查, 根据品种特征去除杂株,及时拔除病株,并清除生产基地内外杂草。 田间植株检验 按照GB 18133的相关要求执行。 6 病虫害防治 按照GB/T 29378 、GB/T 8321的相关要求执行。病虫害防治宜参考附录 A给出的防治指标、防治时期 及推荐防治药剂。 7 收获 待植株下部叶片枯黄时进行杀秧,7 d ~10 d后,选择晴天收获。收获时避免机械损伤、 品种混杂 及种薯级别混杂,同时剔除烂薯、病薯及杂物等。 8 质量检验 原种种薯质量要求及检测方法、检测时间均应按照GB 18133的相关要求执行,种薯级别以同时 满足 田间检查和收获后检测达到的最低要求为批次定级标准,达不到最低级别种薯质量指标的不能认定为 种薯。 9 收获分装、贮藏、包装 新收获的原种应在避风处散射光下摊晾,至薯皮干燥、木栓化后分级。 分级时应剔除缺陷薯、植株残根、枯叶等杂质。 将摊晾后的原种按大小规格分级后分别装入尼龙袋、布袋及其他透气容器中(不宜装满,应小于 3/4袋或筐)。单薯重按 10 g~75 g 、75 g~150 g、150 g ~250 g 及250 g以上四个级别分装, 内外 分别拴挂或加贴标签,标签制作及拴挂应符合 GB 20464 相关要求。 分级装袋 /筐后,选择晴朗天气,用 2.5%溴氰菊酯乳油 1 000倍溶液和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1 000倍浸泡种薯,预防马铃薯种薯在贮藏期发生病虫害,浸泡时间 10 min,并晾干。 种薯入库前对仓库内外环境采用广谱性杀菌剂和杀虫剂进行灭菌杀虫。 原种入库后 ,逐渐降低贮藏库温度至 2 ℃~4 ℃,保持相对湿度 80%~85%,并定期检查。 10 档案管理 生产者应建立详细生产档案, 记录播种、 施肥、 病虫草害发生和防治情况、 收获和生产检验等信息。 所有档案记录应真实、准确、规范,并具有可追溯性,生产档案应有专人专柜保管,生产记录至少应保存5年。 3 DB5301/T 113— 2024 附录 A (资料性) 主要病虫害防治 马铃薯脱毒原种生产主要病虫害防治指标、防治时期及推荐防治药剂见表A.1。 表A.1 马铃薯脱毒原种生产主要病虫害防治指标、防治时期及推荐防治药剂 病虫害 种类 防治时期 防治推荐药剂 使用方法及次数 备注 晚疫病 齐苗后株高10 cm~ 20 cm左右时, 未出现中心病株前使用保护性杀菌 剂;出现中心病株或出现病斑后使 用治疗性杀菌剂。 保护性杀菌剂:75%代森锰锌、 60%吡唑醚菌酯•代森联、 68.75% 氟菌•霜霉威 治疗性杀菌剂:68.75%氟菌•霜 霉威、20%氰霜唑、 52.5%噁 酮·霜脲氰、31%噁酮·氟噻 唑、40%噁酮·吡唑酯、 40%霜 脲·氰霜唑、24% 霜脲·氰霜 唑、70%烯酰·霜脲氰、 72%霜脲 锰锌、23.4%双炔酰菌。 每7 d~10 d进行一次喷 雾预防,不同药剂交替 使用,连续防治4 次~6 次。剂量的使用按使用 说明。 选择晴天喷施, 若喷施2 h内下 雨,则需重 施。 早疫病 每天观察马铃薯植株底部叶片,当出现早疫病病斑时,开始采用药剂 防治。 75%代森锰锌、 68.75%氟菌•霜霉 威、52.5%噁 酮·霜脲氰。 每7 d~10 d进行一次喷 雾防治,不同药剂交替 使用,连续防治4 次~6 次。剂量的使用按使用 说明。 选择晴天喷施, 若喷施2 h内下 雨,则需重 施, 且施药时需要与 喷施叶片肥同时 进行。 卷叶病 属于病毒病,病毒病的病源为种薯 带病和毒源蚜虫传播,齐苗后,每 天观察植株,防治以蚜虫防治为 主。若长时间的干旱高温,可采用 喷灌的方式,提高马铃薯生长的空气、土壤湿度,形成适宜马铃薯生长发的小环境,可降低卷叶病的发 生。 参照蚜虫防治。 — — 花叶病 属于病毒病,病毒病的病源为种薯带病和毒源蚜虫传播。所以防治以 蚜虫防治为主。 参照蚜虫防治。 — — 蛴螬 马铃薯播种时拌制毒土进行防治,到苗期发现蛴螬,采

.pdf文档 DB5301-T 113-2024 马铃薯脱毒原种生产技术规程 昆明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5301-T 113-2024 马铃薯脱毒原种生产技术规程 昆明市 第 1 页 DB5301-T 113-2024 马铃薯脱毒原种生产技术规程 昆明市 第 2 页 DB5301-T 113-2024 马铃薯脱毒原种生产技术规程 昆明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6 09:11:13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