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5. 020. 20 CCS B 21 DB53 云南省地 标准 DB53/T 1357—2025 小麦双单倍体诱导技术规程 小麦玉米杂交法 2025 -01 -08 发布 2025-04-08实施 云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53/T 1357—2025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云南省农业科学院提出。 本文件由云南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YNTCO7)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宏生、杨忠慧、杨木军、李绍祥、刘琨、尹健、唐雄、丁明亮、唐耀。 I DB53/T1357—2025 小麦双单倍体诱导技术规程小麦玉米杂交法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小麦双单倍体诱导的材料准备、小麦玉米杂交、杂交麦穗室内培养、单倍体胚预检测、 单倍体胚培养、单倍体植株加倍、加倍单倍体种植、双单倍体种子收获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小麦玉米杂交诱导小麦双单倍体。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小麦玉米杂交 wheatXmaize 以小麦为母本、玉米为父本进行杂交。 3. 2 颖果 caryopsis 小麦与玉米杂交后小麦所结的果实。 3. 3 单倍体胚 haploid embryo 无胚乳颖果中染色体数为小麦配子体染色体数的胚为单倍体胚。 3. 4 单倍体植株 haploid plant 单倍体幼胚培养长成的植株。 3.5 双单倍体植株 doubled haploid plant 单倍体植株的染色体加倍后发育所得的植株。 3. 6 得胚率 embryo formation frequency 单倍体胚数与颖果数的百分比。 3. 7 成苗率 seedling formation frequency 单倍体植株数与单倍体胚数的百分比。 3.8 染色体加倍率 chromosome doubling rate 双单倍体植株数与单倍体植株数的百分比。 4材料准备 1 DB53/T 1357—2025 4.1种植条件 4月~8月,自然条件下小麦、玉米可同季种植并实现花期相遇,应注意日平均温度≥15℃时种植 玉米。 4.2小麦 4. 2. 1 春性小麦 5月底,将小麦种子条播,行长1m,行距30 cm,每行均匀点播约30粒种子。 4. 2.2 冬性小麦 4.2.2.1自然春化 小麦材料于2月中旬条播,行长1 行均匀点播约30粒种子,田间自然春化处理。 管 4. 2. 2. 2 室内春化 按以下要求室内春化: a)4月底使用盛有基质的苗盘进行播种, 基质符合附录 A的要求 b) 将苗盘置于3℃~5℃冷 c) 半冬性材料春化处理 冬性材 科春化处理/40 (P 春化完成后,移栽大田,行长1m, 行距30cm 4.3玉米 4.3.1 选用诱导小麦单倍体胚得胚率较高的玉米品种 4.3.2根据小麦材料的种植时间,玉米较小去 后每隔10d播种一期,每1期 小麦 4期玉米,种植与管理同大田。 4.3.3小麦与玉米按10:1 的数量比进行种植。 4.4小麦去雄 小麦生长到开花前,去除麦穗雄蕊后套袋 并做好标识。 南 5小麦玉米杂交 5.1玉米花粉收集 11:00一13:00用吸水能力较强的纸张(或其它材料)收集玉米花粉,去掉玉米花药,花粉备用。 5.2杂交授粉 去雄麦穗柱头完全散开后,放在收集的玉米花粉中抖动或滚动2次~3次,完成小麦玉米杂交授粉。 6杂交麦穗室内培养 6.1杂交授粉后第2天从植株基部剪下完成授粉的所有麦穗,统一拿到室内,剔除基部枯、黄叶片, 将 100 mg/L 的 2,4-D 溶液雾状喷于穗部。 2 DB53/T 1357—2025 6.2喷穗完成后,将麦穗放于塑料桶中,塑料桶尺寸为底部直径8cm~14cm、桶口直径14cm~19 cm、 桶高12cm~19cm,塑料桶内倒入3cm深的穗培养液,培养液配方见附录B。 6.3将装有麦穗的塑料桶放入人工气候室内,光照14h/黑暗10 h,光照强度80001x,温度23℃, 相对湿度85%。 6.4每隔 3d 更换1 次麦穗培养液,更换培养液时剪掉植株基部 2 cm~3 cm氧化变黑的部分。 6.5至第14天结束培养。 7 单倍体胚预检测 取出结束培养的麦穗并剥取籽粒(应避免破坏种皮), 参照附录C进行单倍体胚预检测。 部 8单倍体胚培养 8.1在无菌环境下,将含有单倍体胚的颖果用 70%酒精浸泡 30 进行表面消毒,滤除酒精。 8.2加入10%的次氯酸钠溶液振荡消毒30min,然后利用无菌双蒸水漂洗2次~3次。 8.3将消毒后的颖果放入无菌培养血中,剥开颖果,将胚接种于无菌培养基(1/2MS 培养基+蔗糖30 g/L+ 琼脂7g/L)中,1/2MS 培养基成分见附录 D。 8.4将接种后的培养瓶放入2 23℃黑暗环境中培养7d~10d,胚萌发后在15℃下光照12h/黑暗12h, 方 9单倍体植株加倍 准 10加倍单倍体种植 10.1单倍体植株加倍处理后种植于基质中, 基质配方以及移栽和管理方法见附录A。 10.2加倍处理后的植株在基质中长出2 移栽大田。 株行距为10cm×25cm,常规田 间管理。 10.3加倍处理后的植株开花期前, 单株套袋隔岛处理。 11双单倍体种子收获 双单倍体植株种子成熟后,以株为单位收获。

.pdf文档 DB53-T 1357-2025 小麦双单倍体诱导技术规程 小麦玉米杂交法 云南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4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4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53-T 1357-2025 小麦双单倍体诱导技术规程 小麦玉米杂交法 云南省 第 1 页 DB53-T 1357-2025 小麦双单倍体诱导技术规程 小麦玉米杂交法 云南省 第 2 页 DB53-T 1357-2025 小麦双单倍体诱导技术规程 小麦玉米杂交法 云南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6 08:55:58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