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5. 020 CCSB 66 853 云南國省國地國方 标准 DB53/T 1341—2025 滇皂荚栽培技术规程 2025 - 01 - 08 发布 2025 - 04 - 08 实施 云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 DB53/T 1341—2025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云南省林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YNTCO2)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德宏州林草种苗管理和质量监督检验站、梁河县林业和草原局、德宏州野生动物 收容救护中心、德宏州森林和草原资源监测监管总站、梁河县林云苗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尹加笔、饶方邦、高苹、杨恩菊、罗本福、沈德周、杨建荣、都三旺团、朱绍 波、梁晓碧、蔺应礼、眼玉响宝、寸德山、吴小魏、康昌良、岳元福、杨发余、杨丽梅、沈建康、杨帆、 朱绍志、赵加林。 I DB53/T 1341—2025 滇皂荚栽培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滇皂荚(Gleditsia japonica var.delavayi)种子采集与调制、育苗、造林、栽培 管理、果实采收、果实初加工等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滇皂荚裁培。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DB53/062主要造林树种苗木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 1 滇皂英米 Gleditsia japonica rice 经干燥后的滇皂荚外胚乳。 4种子采集与调制 4.1荚果采收 9月下旬~10月上旬,果荚由绿色变为黄绿色或者由紫色变为紫褐色采收,以人工采摘为主。 4.2脱荚 荚果采收后 7 d 内脱荚。 4.3种子调制 去除杂质,空、癌、病虫、纵径<1.5 cm 或者横径<1.0 cm 的种子后,随采随播或者将种子经摊 晾风干,含水量降至8%~12%,做防虫处理后置于低温、干燥、通风的室内贮藏备用。 5育苗 5.1砧木苗培育 5. 1.1禾 种子催芽 1 DB53/T 1341—2025 当年采收新鲜种子,随采随播。贮藏种子播种前用 60℃~70℃水浸种,水温保持1h,8h后将 吸水膨胀的种子捡出,置于阴凉处,并保持种子表皮湿润,未吸水种子继续用相同方法处理,直到全部 种子吸足水分后即可用于播种。 5.1.2 种子消毒 播种前用50%多菌灵粉剂拌种杀菌,用药量10 g/kg~15 g/kg,用 70%噻虫嗪粉剂拌种杀虫,用药 量4 g/kg~5 g/kg。 5.1.3苗圃地选择 选择交通方便,水源、电力充足, 地势平坦、 排水良好、 土壤肥沃、土层深厚的地块。 郎 5.1.4整地作床 清除育苗地石块、杂草;按50kg/667㎡²撒施复合肥(N:P:K=15:15:15);整地深度15cm~20 cm, 将土壤耙细,使肥料与土壤充分混匀。苗床宽 0.8 m~1.0 m、高 10 cm~ 12cm,长度依地形而定,床 面平整。按20 g/m²~35 g/m²用生石灰、6%四聚乙醛颗粒剂 480 g/667 m²~660 g/667 m²对苗床和步 地 道进行杀菌、防虫。 5.1.5播种 当年10月或者翌年2月播种,按株行距5 cm×5cm点播, 播种后覆土,厚度4 cm~5 cm,覆土 后用花洒浇透水。 化 标 5.1.6幼苗管理 每 kg/667m²撒施尿素,施肥后浇 水;待幼苗高 10 cm时,每15 d喷施98%磷酸 氢钾1000倍液次, 连续喷施3次。幼苗期主要受 5.1.7砧木苗出圃 砧木苗出圃规格见表1。 砧木苗出圃规格 苗木等级 I级苗 IⅡI级苗 苗龄 地径 苗高 综合控制指标 地径 苗高 cm cm cm cm > > 0.3-0 0. 30 15 0. 25 ~0. 30 10~15 叶色正常,生长健壮,无 0.3-0. 9 0. 40 30 0. 30 ~0. 40 20~30 病虫危害 0. 3-1. 2 0. 60 50 0. 40 ~ 0. 60 30~50 5.2 嫁接苗培育 5.2.1穗条 2 DB53/T 1341—2025 于1月中旬~3月上旬,选择国家和省级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认)定的滇皂荚品种。采集树冠 外围圆滑通直、芽眼饱满的一年生穗条,随采随接。穗条规格见表2。 表 2 穗条规格 穗条中间直径 每条正常芽数量 穗条芽间距 质量等级 综合控制指标 (cm) (个) (cm) I级 6~10 0. 40~1. 20 3~6 无病虫害和机械损伤。 II级 3~5 盛部 5.2.2嫁接 1月中旬~3月上旬,采用劈接方法按以步骤嫁接 削砧,苗龄0.3 a 的砧木苗白根部以上6 cm处将其剪断, 用嫁接刀沿中轴从剪口处向下纵切 2.5 cm~3.0 cm;苗龄 1.2 a 1.5'a 的砧木苗自根部以上20 cm~25c cm 处将其剪断,在剪口处光滑面 略带木质部向下纵切2.5 cm 削穗,在接穗芽下方0.5处, 用嫁接刀将接穗削成“楔形” ,接穗削面长2.7cm~3.0cm。 嵌芽,将接穗插入砧木切口, 嵌芽时, 确保接穗和砧禾形成层至少一边对齐且无空隙。 包扎,用宽2.5cml 长/25cm n的塑料薄膜密封包扎嫁接口。 5. 2.3± 基质及苗床 育苗基质按生土85%、 将基质装入直径10 cm² 1 cm 的容器并摆放成苗床,按床宽4袋~6袋、长依 地形而定进行整齐摆放。 5.2.4移植 将嫁接苗植于苗床容器内, 5.2.5 覆盖遮阳网 苗床上离地面 45 cm~50 cm处 用塑料薄膜搭建小拱棚覆盖嫁接苗,并在离地面 1.8m~2㎡处覆 盖遮光率75%~85%的遮阳网。 5.3嫁接苗管理 5.3.1 日常管理 适时除草、除萌、浇水,保持基质湿润。 5.3.2 病虫害 幼苗期主要受到根腐病、蚜虫和蓟马危害,防治方法见附录 A。 5.3.3炼苗 平均苗高≥15cm时,傍晚揭开小拱棚两端棚膜,次日清晨再次覆盖。7d 后,傍晚将棚膜全部打 开,次日在苗木萎焉前覆盖,直至苗木不出现萎蕉后,拆除棚膜并逐步移除遮阳网。

.pdf文档 DB53-T 1341-2025 滇皂荚栽培技术规程 云南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53-T 1341-2025 滇皂荚栽培技术规程 云南省 第 1 页 DB53-T 1341-2025 滇皂荚栽培技术规程 云南省 第 2 页 DB53-T 1341-2025 滇皂荚栽培技术规程 云南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6 08:39:45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